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关键词:甲午战争  失败原因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力量对比看,日本及其支持者实力强大,清朝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弱于日本。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各方面日渐强大,已是现代化国家,清朝中国还停留在农业社会,各方面还比较落后。这是中国失败的客观原因,但这不是最主要的。
第二,清政府对可能发生的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甚至轻视日本,这是导致中国战败的认识原因。
侵略并企图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清政府对于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极不到位,对可能出现的日本侵略中国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祯,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对国防负重要责任的李鸿章也认为“倭人为远患而非近忧”。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
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这场战争,中国无备,日本有备,清朝中国对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缺乏预见性而放松了警惕,造成其在战争中举措失当,这是甲午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也是需要认真汲取的深刻教训。
第三,当时清政府主要负责人李鸿章等人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并一味信奉唯武器决定论,这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中国最高统治者中掌实权的慈禧太后是主和派,李鸿章也坚决主张力保和局。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用心可以理解。但他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李鸿章首先请求英国调停,没想到英国和日本已经在背后进行了交易,并与日本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英国甚至对日军击沉本国商船事件保持沉默。李鸿章转而请求俄国干涉,因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东北,与日本有利益冲突。但这时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尚未修通,在远东
争夺的筹码还不够,并不想和日本闹翻,只是进行了一番口舌之争了事。英俄德法调停落空后,李鸿章还异想天开地寄希望于美国调停。伪善的美国回复说:“美国抱严正的中立态度,只能用友谊的方式影响日本”。美国最后完全倒向日本,美国在支持日本侵华的路上远比其他国家走得远,给日本提供军事贷款,派遣军事顾问,运送军用物资,包庇日本间谍,甚至允许日本军舰挂美国国旗蒙蔽中国海军。美国把日本作为它在远东的小伙计,而日本敢于悍然发动战争,也是有恃于美国作为后台老板。
列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经常会有一些矛盾,但在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中国殖民地化程度,以攫取更大利益方面是一致的。清政府和李鸿章对此没有清醒认识,以为列强会“主持公理”,抱有过大的期望和幻想。其实所谓列强公理只是一种伪善,他们真正信奉的是利益和强权。列强十分清楚,日本战胜中国他们都可以分一杯羹,战后的情况正是这样,列强利用最惠国待遇看着天边死在眼前是什么歌利益均沾门户开放的强盗条约都得到了很多好处。因此一味求助别人,而松懈自己,放纵敌人,这是战争中的大忌。历史证明,一些小国依附大国尚可在夹缝中谋求生存,但大国此路不通。庞大而虚弱的中国,如果不能自强自立,把反侵略战争的立足点放到自身力量上,就会成为被宰割的对象。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个真理。
第四,清政府海权意识不强,在避战求和、消极防御指导思想下,轻易地放弃和丧失制海权,这是中国战败的战略原因之一。
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非常重要,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军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甲午战争的制海权主要指黄海海域,它关系到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其制海权至关重要。甲午战争主战场在朝鲜和中国,日军属于跨海作战,必须从海上运输。中国是内线作战,扰乱和切断敌军的海上交通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措施。当时中国海军居世界第9位,在日本之前,有这个力量和可能。但清政府和李鸿章对这个重大战略问题的认识却很模糊,对战争中海军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怎样发挥作用没有清晰的思路。朝鲜开战后,日本海军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集中主力寻中国舰队决战,而中国海军却尽量避免与敌军在海上相遇,没有进行决战的思想准备和军事准备。在黄海海战之前,李鸿章电令北洋舰队“不得出大洋浪战,致有损失”,“保船勿失,只在渤海湾游弋”。光绪皇帝一度要求北洋舰队出战,但李鸿章在慈禧太后和恭亲王等的支持下,拒不执行主动出海决战的上谕,北洋海军一直蜷缩在渤海门户,向朝鲜运送物资也不敢走海上捷径而从陆上转运。黄海战后,中国海军虽然遭受损失但主力尚在,可是李鸿章更加保守,对海战完全失去信心。他命令:“海军舰队,必不远出”,只能“靠山巡走,略张声势”。
各种胶水的用途
第五,晚清政府体制陈旧,政治黑暗,腐朽没落,买办化的投降路线,以及军队综合素质低下,这是战争失败的政治原因和军事原因。
清朝末年,国家四分五裂,如同一盘散沙。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明争暗斗不停。朝廷分成帝后两党,一班文臣拥戴光绪皇帝前台执政,但并无实权。慈禧太后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在国难当头也不放松窝里斗。地方和军队更是派系林立。军队和军事工业分属几个洋务集团,带有封建割据性。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形成了李鸿章的北洋、淮军;张之洞的南洋;曾国荃、左宗棠的湘系。他们把各自的军队和军事工业作为本集团的私产。各派系之间畛域分明,相互倾轧。中央政府控制力减弱,地方和军队便自成体系,各行其是。平时争权夺利,战时互不配合。慈禧太后在内争中颇有成就,但并不考虑到抵御外侮,1894年是太后60寿辰,她先是修三海即北海、中海、南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紧接着开始修建颐和园,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儿童节祝福语简短一句话
政治腐败必然影响军队建设。甲午战争中海陆几十次战役,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溃不成军,没有打过一个胜仗,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舰,军队综合素质低下是直接原因。当时全国的军队,北洋最优,北洋里海军又较陆军为优。但就是北洋海军,也严重存在着军纪涣散王力宏老婆李靓蕾微博
、操练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问题。李鸿章对整体训练却放任自流,对军队的思想教育更是漠不关心,结果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者比比皆是。牙山之役叶志超不但仓皇逃窜,还慌报军情,朝廷又命他统帅平壤诸军,简直如同儿戏,叶志超故伎重演,狂奔500余里退过鸭绿江。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表现出的软弱、消极,急于求和投降的态度不是封建统治的腐朽性所能完全解释的,还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当时中国的封建政权和统治集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买办化了。封建性加买办化决定了对待资本主义侵略的妥协性。由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这个因素是过去历朝历代,包括清朝初期不曾有过的。封建政权买办化源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半殖民地化。产生了一批为外国侵略者势力服务,以洋务派为代表的买办化官僚集团。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清朝统治者担负起领导反侵略战争的重任并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买办性比封建性就反侵略而言更加反动,因为买办化的封建政权与帝国主义列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大程度上沦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代理人。如李鸿章在战前用米、煤资敌,释放日本奸细,战争发生后李鸿章继续向日本供货,以示信用,于是3万吨煤炭和3000石大米照常运送日本。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
参考文献:
阿迪达斯广告孙孝恩:《中日甲午战争与西太后、光绪皇帝与李鸿章》,《北方论丛》1987年第5期。
庄维民:《论甲午战争中的清军战略》,《东岳论丛》1984年第4期。
许华:《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光明日报》199911吴莫愁爸爸19日。
徐勇:《试论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5期。
许华:《李鸿章避战保船新探》,《福建论坛》1989年第4期。
敦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
吴雁南主编:《中国近代史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5月版。
徐泰来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记》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