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演过的电视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敌对势力虎视眈眈,这个新生国家百废待兴、步履艰难。凭借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凭借着一代代领导人的睿智决策,中国一步一步真正走上了国际舞台。万隆会议,中国精彩亮相,万隆精神延续至今。重返联合国,中国走向世界,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员。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展示了大国担当。中国与苏联以及美国两个大国的关系折射出时代风云变幻,令人无限感慨。全国装修公司
历史大潮浩浩荡荡,每一朵浪花都足以激奋人心。本报独家专访新中国重大外交事件的五位亲历者,听他们讲述那些动人的故事。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中国走向亚非、走向世界”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
1955年4月19日下午,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会场外,中国代表团印尼文翻译黄书海通过广播,
认真聆听着周恩来总理的大会补充发言。
张思麟个人资料图片“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时隔64年,87岁的黄书海仍能一字一句地背诵出周恩来当年掷地有声的开场白。
“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经历了三大挑战。”黄书海说。第一次挑战是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事件。“那天晚上11点多,使馆里的工作人员都围坐在一起,让我把短短几行的新闻念了一遍又一遍,大家非常担心代表团和周总理的安危。”躲过暗杀阴谋的周恩来毅然赴会。“周总理的果敢举动赢得了亚非国家的敬重。”黄书海赞叹。
“大会发言一开始,一些受美国指使和操控的代表开始对中国进行无理攻击和指责。这是第二次挑战。”黄书海回忆,周恩来沉着冷静应对,决定把原来的长篇发言分发给各国代表,并即席起草了一个简短的补充发言。
这段18分钟发言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的经典之作。年轻的新中国向世界展示出热爱和平的友好姿态。黄书海仍清晰地记得会场上雷鸣般的掌声。“东风压倒了西风。之前攻击中国、不看好万隆会议的一些西方媒体,开始转变舆论风向,纷纷表达对中国的尊重和敬佩。”
第三个挑战则围绕草拟大会联合公报的政治内容展开。周恩来根据埃及等国的意见,把五项原则分解为七点原则。经过几番讨论,七点原则又扩大为十项原则,并正式列入亚非会议联合公报。
田蕊妮微博“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与的亚非国家会议。”黄书海说,“许多亚非国家通过这次会议认识了中国。从此,中国走向亚非、走向世界。”
“万隆精神在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耄耋之年的黄书海仍热切关注着中国外交的新发展,“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外交政策继承了过去的思路,又有新发展,正不断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森海塞尔无线麦克风访苏
“那是一个中苏友好的年代”
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逐渐走向破裂。1989年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1957年11月17日,中国驻苏联大使馆通知我们到大礼堂听报告。报告结束后,却并未让我们离开。我记得天都黑了。然后,走上了台,所有学生都站了起来,现场一片欢呼声。”当时,韩存礼正在莫斯科大学读书。这一天成为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话让现场的韩存礼泪流满面。他说:“访苏反响很热烈。我见到的苏联人都会提到这件事,都对中苏友谊津津乐道。”
然而,国际大势,风云变幻。中苏友谊遭遇了惊涛骇浪。不过,韩存礼的苏联情缘并未结束。
1986年,韩存礼被公派到苏联进修。这一次,他遇到了陪伴自己后半生的妻子瓦丽娅。1988年9月30日,韩存礼与瓦丽娅在河南洛阳正式登记结婚,他们也是中苏关系解冻后在中国登记结婚的第一对中苏夫妇。
韩存礼见证了70年来中苏、中俄的交往。人在海外,心系故土。他积极为推动中俄友好往
来奔忙,并于2000年参与成立了旅俄华人和平统一促进会和莫斯科华人联合会,为在俄侨胞谋福利、护权益。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他应邀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衷心祝愿我们的国家继续蓬勃兴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很快到来。”这是韩存礼不变的心愿。宪法小知识
重返联合国
“进一步增强第三世界力量”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决议通过。”1971年10月25日晚,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厅内,第2758号决议投票结果公布。第26届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全场瞬间沸腾,掌声和欢呼声雷动,坦桑尼亚代表甚至高兴地跳起舞来。
“那是联合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盛况。”谈起当时的情景,已是92岁高龄的外交部前副部长周南激动地说。
1971年11月9日,中国第26届联大代表团飞赴纽约,周南以一等秘书身份随行。“经历了从未经历过的挑战。”周南感慨,为阻止中国重返联合国,美国曾设置了两重障碍。一是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所谓“重要问题”,任何有关该问题的提议,都必须经过联合国大会2/3多数成员国投票同意方为有效;二是提出所谓的“双重代表权”,即在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同时,仍保留“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美国的这些企图最终都失败了。”
在周南看来,中国能在当时重返联合国的原因,主要是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外交政策的成功。“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多年发展,中国积贫积弱面貌大大改观,‘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从万隆会议开始,中国积极开展亚非拉国家外交。随着大批新独立国家特别是许多非洲国家进入联合国,联合国内部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第三世界支持中国。”
1971年的11月9日和11月15日,是周南永生难忘的日子。“11月9日,我们动身到纽约参加第26届联大会议,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几千名众在机场送行。11月15日,中国代
表团第一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各国代表团纷纷上台致欢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