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上)《科技传播》58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北京开放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HX2020005。作者简介:于仰飞,讲师,北京开放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艺术学。讲好扶贫故事 致敬青春榜样
李连杰简介——以湖南卫视《青春在大地》为例
于仰飞
摘  要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作为主流媒体的湖南卫视推出轻综艺节目《青春在大地》,一共10期节目讲述了10位用青春和热血帮助落后地区进行脱贫致富的故事,著名节目主持人何炅作为“青春发起者”,每期邀请两位青年演员作为“青春演绎者”去扶贫干部工作过的地方进行采风,然后以舞台剧的形式,再现一线扶贫干部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以青春和热血播散在扶贫脱贫的路上,谱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故事。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节目《青春在大地》,在节目形式上做出了积极创新探索,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效应,同时也展现了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关键词  脱贫攻坚;青春在大地;沉浸式体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78-0058-03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精准扶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5.5万个驻村扶贫工作队,290多万名驻村扶贫干部,正默默坚守在扶贫一线,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践行着时代所赋予的伟大使命。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主题和背景之下,湖南卫视自2020年8月30日开始,每周日晚19:30分连续10周播出10集脱贫攻坚主题节目《青春在大地》。节目通过知名艺人化身“青春演绎者”到乡间采风、舞台剧表演、访谈互动以及棚内观察等节目形式,创新电视综艺节目的扶贫攻坚主题,何炅作为“青春发起人”在节目中与青年演员、扶贫人物进行交流,带领观众以沉浸体验式的方式,感受那些青春榜样的扶贫攻坚故事,湖南卫视作为主流媒体的领头羊,肩负着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节目一经播出,#青春在大地#在微博的话题阅读量高达6 603万,讨论2.9万,获得三网收视第一名的好成绩,网友纷纷表示“太好哭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内3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荐该节
目,可以说,湖南卫视推出的《青春在大地》,已成为2020年度“现象级”扶贫攻坚为主题的电视综艺节目。
王学兵主演的电影
1  发挥主流媒体引领作用,打响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积极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是我们主流媒体发挥其舆论引导力的职责所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主流媒体面对技术赋能、新兴平台的崛起、更应创新节目理念,争取受众、积极争夺话语权,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青年一代是我们传媒的主流观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主流媒体的责任就是要将主流价值传播给主流观众,湖南卫视的《青春在大地》恰恰是以喜闻乐见的轻综艺的节目形式,将国家重大战略、时代重大主题——脱贫攻坚——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宣传贫困地区众在经过艰难卓绝的脱贫致富后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也向广大观众展示扶贫一线驻村干部将青春与激情奉
《科技传播》
59
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青春在大地》第二期讲述的是老
穷人续写六年级郭和小郭父女二人接力扶贫的故事,在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扶贫干部”老郭书记“打造了台北村的特产业,带领台北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老郭书记去世后,年仅23岁的“95后”郭子涵接过父亲未完成的脱贫事业,接过父亲的扶贫接力棒,通过修建当地出山的公路、建造当地的连翘茶厂、建蔬菜大棚,给台北村的致富产业注入新鲜血液,继续搭建扶贫干部与众的致富桥梁,续写扶贫攻坚新篇章。让主旋律演奏的更响亮、正能量的传播更强劲。有网友说“节目挖掘了扶贫干部背后鲜为人知的艰辛与坎坷,讲述故事以小见大,细节打动人,让我感受到主旋律题材节目的艺术魅力”。可见,《青春在大地》节目将主流价值观在润物细无声的传播中得到了升华。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杨明品副主任评价说:“《青春在大地》是脱贫攻坚节目的升级版3.0版,吸取了脱贫攻坚史实里面的一朵浪花,进行了一个具体的展示,对于观众来说,节目能够兼顾可看性和主题表达的生动,兼顾主流价值和创新引领。”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杨洪涛教授更认为:“湖南卫视担当起了不负时代精神、弘扬主流价值的媒体责任,这档节目契合真扶贫和扶真贫的脱贫攻坚的时代,在乡愁里做文章,在梦想里动力,在劳动中发现美。”
2020年在脱贫攻坚收官决胜之年,湖南卫视作为中国传媒领域的领军者,更是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牢记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制作播出扶贫攻坚为主题的《青春在大地》节目,以及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以此背景创作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打造多维度矩阵传播网络,探索节目的可看性与时代主题进
行创新融合的典范。
钟宝儿2  创新节目形式,讲好扶贫干部的青春故事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式多样,题材多元,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形态之一,也是目前电视荧屏最受欢迎的节目。而扶贫题材的电视节目长期以来,形式单一,基本采用“回忆贫困过去+分析贫困原因+扶贫政策指导+致富成功”这样的套路,并且正面宣传的痕迹过重,固定模式的节目形态加歌功颂德式的宣传,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出现逆反抵触心理,不但达不到理想的预期传播效果,更有可能产生逆反作用。因此,如
何对扶贫题材节目进行创新,如何讲好扶贫攻坚一
线的故事,成为电视人面临的一大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的好,而且要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2]湖南卫视的受众体以青年人为主,为青春代言,将时代宏大主题与个体微观命运相结合,塑造了一充满正能量和朝气的年轻扶贫干部体画像,以纪实的方式通过舞台戏剧的形式呈现,把扶贫一线的故事浓缩成一台话剧,不矫揉造作,不拖泥带水,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观
众,致敬脱贫攻坚一线的青春奉献者,展现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记录众脱贫后的满足感与幸福感,用真情实感引发观众共鸣。这也是《青春在大地》创新轻综艺节目,讲好新时代扶贫攻坚主题故事的价值所在。
《青春在大地》用10集节目讲述了10个脱贫摘帽乡村,在10位青年扶贫驻村干部带领下,旧貌换新颜,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感人故事。每一期节目,都有两到三位“青春演绎者”青年演员,深入到扶贫干部工作的乡村驻地,在不与扶贫干部原型见面的前提下进行采访,探寻扶贫干部的生活,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脱贫干部一路走来的艰辛坎坷历程和脱贫致富胜利后的喜悦之情,感受乡村脱贫后的变化,感受村民们对驻村干部的浓浓感恩与不舍之情;当回到舞台,青年艺人成为“青春演绎者”,用舞台剧的形式演绎扶贫干部的青春故事,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紧结合起来,讲述家国情怀。舞台剧结束,青春发起人何炅邀请扶贫干部原型与青年演员和现场的观众见面。例如《青春在大地》第一集中,青年演员娄艺潇和谷智鑫走进湖南省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村,去探寻驻村第一书记江晓军江队的青春扶贫故事。而曾经的贫困落后村——勾蓝瑶村在江队的带领下,早已脱贫,并且让千年瑶寨勾蓝瑶村也发展成为4A 级旅游风景区,结合千年瑶寨打造的如石鼓登亭、石头守夜屋、四方凉亭等旅游景区,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这个瑶寨原来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 000元,发展到现如今年收入200万元,脱贫后的瑶寨风景更美,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两位“青春演绎者”所到之处,一提到“江队”,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更有村民抹眼泪,表达了对“江队”的感激与不舍之情。湖
南省民政厅驻江永县勾蓝瑶村扶贫队队长江晓军打造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的脱贫之路,已在21个贫困村中复制推广。从
2015年至今,国家各部委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仅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2013年以来,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累计扶持6 000个贫困村,发展旅游,这些重点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或超过100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湖南卫视的《青春在大地》正是践行了总书记文艺创作创新的理念,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创作新时代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3  沉浸式体验的叙事方式,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沉浸理论是匈牙利籍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在1975年提出的理论。所谓沉浸式,指的是让观众与艺术演员二者共同置身于剧情事件丰富而多元的信息情景中,产生浸入式的强烈感应与思考[3]。而《青春在大地》以沉浸式体验式的叙事方式,不但使青年演员真实感受和接触扶贫干部生活、工作
的地方,进行采风,同时也带领观众置身于曾经的贫困村,更加立体感和真实感,从而更打动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青春在大地》10期节目10个感人的故事,尤其让笔者印象深刻和最感动的是第九期节目,青年演员张峻宁、海陆寻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扶贫干部“阿依布拉克书记”李文娟和她的丈夫“何副乡长”何云波,夫妻二人从四川一起到新疆扶贫的故事。节目一开始“青春演绎者”张峻宁和海陆来到新疆布伦口乡探寻,三套衣服成为故事的线索,第一套衣服是新疆当地民族服装,讲述的是四川姑娘李文娟作为扶贫干部来到布伦口乡,自己学习当地语言的同时,也教当地老百姓学习汉语,修公路,鼓励当地村民利用当地优势发展商业,把布伦口乡发展成知名的旅游胜地,村民也住进了安置房,带领村民走向了致富之路,受到布伦口乡百姓们交口称赞,并且当地老百姓还给他们敬爱的扶贫干部李文娟,取了一个维吾尔族名字“阿依布拉克”,意思是“月亮之上的泉水”,可见扶贫干部李文娟在当地村民心目中的地位。第二套衣服是冲锋衣。由于布伦口乡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当地村民饮水困难,李文娟穿着冲锋衣,带领村民修建了被称为“大宝贝”的蓄水井,结束了当地饮用“涝坝水”的历史,家
家通上了自来水。但是由于当地一年之中有8个月都是冬天,夜里温度达-30℃,“大宝贝”晚上会被冻坏,导致当地村民无法饮水,于是,李文娟穿着冲锋衣经常检查“大宝贝”,甚至有一次水井冻坏后,亲自下到深200米的蓄水井进行修理,当地老百姓既心疼又佩服这位阿依布拉克书记。第三套服装是迷彩
服。布伦口乡位于海拔4 300多米的边境上,李文娟亲自去边境慰问巡边护边员,甚至有一次在巡边过程中,救助了因为因缺氧而晕倒的女护边员,边境线上有这样一日日夜夜守护祖国大门最可爱的人,让我们在后方过上幸福的生活。三套衣服,让我们仿佛看到柔弱的身躯下面藏着巨大的能量,似乎我们观众也来到过布伦口乡,感受到脱贫后的村民那种幸福感,触发观众内心最温柔的部分,跟着扶贫干部李文娟在恶劣的环境去巡边、去修蓄水井,感受村民脱贫后的喜悦,感受到脱贫干部的真情实意和党的政策的强大力量。这一切不需要多说什么,是我们跟随演员和镜头亲自感受到的温暖力量。
《青春在大地》节目每期的“青春演绎者”,都是选取了当下在观众中阳光健康形象的青年演员,通过他们身上的正能量演绎正在一线扶贫的年轻干部,更有助于提升节目品质,传递社会正能量,以明星的号召力和流量,转变为扶贫力量,引导观众和粉丝为国家的扶贫攻坚贡献力量。
4  结语
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湖南卫视推出的《青春在大地》用真情实意讲述着脱贫路上,用青春默默奉献着的扶贫干部们的感人故事,以轻综艺的节目形式阐发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攻坚思想和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青春在大地》传递正能量,引领主流价值观,不但是对公益扶贫节目的创新,更是用镜头记录着这个时代最动人的青春故事,彰显着时代之美。
汽车磨合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
是,2019(6):4-8.
[2]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20-03-06).v/xxsxk/
zyls/202003/t20200306_138549.shtml.
[3]程海英.当代艺术——沉浸式体验[J].汉字文化,2018
(9):113.
2021·3(上)《科技传播》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