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场地土的液化地: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无线密码忘记了怎么办胃病饮食强柱弱梁: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其中fv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剪压比:剪压比为,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几十天至数月)相继发生在相邻地区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就是地震波。
震级: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它是用伍德-安德生式标准地震仪所记录到的距震中100KM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的常用对数值表示的。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基本烈度: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距:建筑物到震中之间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源距:建筑物到震源之间的距离叫震源距。
极震区:在震中附近,振动最剧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
等震线:一次地震中,在其所波及的地区内,用烈度表可以对每一个地点评估出一个烈度,烈度相同点的外包线叫等震线。
抗震设防:是指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以达到结构抗震的效果和目的。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尧怎么读
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作为建筑物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一般情况下,采用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地震烈度区划图中规定的基本烈度。
多遇地震:指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众值烈度时的地震,当设计基准期为50年时,则50年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约为1.55度。
罕遇地震:指发生机会较少的地震,罕遇地震烈度时的地震,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2%,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约为1度。
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就是指地震作用在结构中所产生的内力和变形,主要有弯矩.剪力.轴向力和位移等。
结构的地震反应:是指地震引起的结构振动,它包括地震在结构中引起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内力等。
杨臣刚单质地体系:某些工程结构,如等高单层厂房和公路高架桥等,因其质量大部分都集中在屋盖或桥面处,故在进行结构动力计算时,可将该结构参与振动的所有质量全部折算至屋盖,而将墙.柱视为一个无重量的弹性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单质点体系。
地震系数:它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
动力系数:它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表示由于动力效应,质点的最大绝对加速度比地面最大加速度放大了多少倍: 。
地震影响系数:实际上就是作用于单质点弹性体系上的水平地震力与结构重力之比: 。
标准反应谱曲线: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即使在同一地点.同一烈度,每次地震的地面加速度记录也很不一致,因此需要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算出对应于每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最有代表性的平均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种曲线称为标准反应谱曲线。
振型分解法:用体系的振型作为基底,而用另一函数作为坐标,就可以把联立方程组变为几个独立的方程,每个方程中包含一个未知项,这样就可分别独立求解,从而使计算简化。这一方法称为振型分解法,它是求解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的重要方法。
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
杨思琦 吴帅中国电信彩铃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对单质点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
多道抗震防线指的是:①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
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调工作。②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地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够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
非结构部件:一般是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力荷载的部件。
强柱弱梁: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大侧移进入非弹性阶段时,为使框架保持足够的竖向承载力而免于倒塌,要求实现梁铰侧移机构,即塑性铰应首先在梁上形成,尽可能避免在破坏后在危害更大的柱上出现塑性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