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解读】
中国近代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即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这些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二是“近代化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是解决富强问题。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赢得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民族独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国家富强的任务现在仍在继续。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一句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命题展望】
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复习时应注意整合近代化探索活动四个事件代表的主张、主要活动、历史作用等,同时要注意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结合。
【考点导学 】
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61—62,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时间8分钟
【梳理点拨 】
一、列表比较近代化探索的四件事
名称 | 阶级派别 | 代表人物 | 思想主张 | 学习内容魏大勋杨幂 | 性质 | 影响或作用 |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 地主阶级 洋务派 | 奕、李、 张、左 | 师夷长技 | 先进技术 | 封建统治阶级自救运动 | 开辟中国近代化道路 |
经济 | ||||||
戊戌变法 1898年 | 资产阶级 维新派 | 康、梁 严、谭 | 变法图强 | 君主立宪制 | 资产阶级 改良运动 | 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
政治制度 | ||||||
辛亥革命 1911蓝莓松饼年 | 资产阶级 革命派 | 孙中山 | 三民主义 | 民主共和制 | 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 推翻、结束、民主共和观念 |
政治制度 | ||||||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开始 | 激进的民 主主义者 | 陈、李 鲁、胡 | 民主科学 | 思想文化 | 思想大解 放运动 |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思想 | ||||||
易混知识点: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区别: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二、归纳总结
1.中国近代化的四步探索有何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
2.以上四步探索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以上探索从总体上看呈现了什么特点?
4、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联系: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三、感悟历史
1.以上四步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
(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忧国忧民等)
2.从上述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
上述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仍然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期待着先进的力量来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四、拓展延伸——中国与西方近代化的历程
思考;从以上两个知识结构的比较看出,中国和西方国家(英、法等)近代化过程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1.顺序不同,正好相反
2.原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进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同步进行。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国家富强: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具体国情作出科学决策。
【课堂练习】
张筱雨人体艺术一、选择题
1、近代化就是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的的开启性事件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技术。这个人物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4行将就木的意思、从改革的策略来看,戊戌变法失败而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不同原因在于( )
A.有没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参与 B.是不是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
C.是不是推翻了阻碍改革的封建势力 D.是不是提倡文明开化
5、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6、《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材料表明的政体曾在近代中国的一场救国运动中被效仿。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摆脱了民族危机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
8、张爱国是一个19世纪60年代的北京青年,他亲眼目睹了国家遭受列强入侵,认为中国应当救亡图存。那么,当时他的思想观念最有可能是( )
A.师夷长技 B.张国立蒋雯丽主演的电视剧实行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三权分立
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0、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欢呼”中失败,这里的“欢呼”是指( )
A.武昌起义胜利 B.列强宣布中立 C.中华民国建立 D.结束了清朝统治
11、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
A.都具有反封建性质 B.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都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D.都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
12、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措施。对比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明治维新成功了,戊戌变法失败了
B.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是封建主义的改良
C.二者都主张兴办现代工业
D.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而戊戌变法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13、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A.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战争
14、下列推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大前提:近代史上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向西方学习
②小前提:李鸿章和康有为均主张向西方学习
③结论: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是一样的
A.①正确,②③ 错误 B.①②③都正确
C. ①②正确,③ 错误 D.①错误,②③正确
15、中国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
A.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B.军事技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技术
二、非选择题
1、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理解历史的重要步骤。根据示例和提示,把下列历史事件的选项代码与方框中相应数字代码正确搭配。
历史事件:A.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洋务运动
D.明治维新 E.戊戌变法 F.甲午中日战争
2、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同时救国救民的道理。某班开展以“我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请你参与。
(1)【异同比较】
在分组讨论中,同学们通过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比较,发现二者有许多相同点,请你说说二者在内容和结果上有什么相同点?
(2)【论从史出】
运用论从史出的学科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①戊戌变法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史实有: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据此史实可得出的基本结论(历史作用)是什么?
②辛亥革命的有关史实:武昌起义胜利;中华民国成立;清宣统帝被迫退位。据此史实可得出的基本结论(历史功绩)是什么?
(3)【学史感悟】
通过讨论学习,在了解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原因、过程、结果等内容后,你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写出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一、1.D 2.C 3.B 4.C 5.B 6.B 7.C 8.A 9.A 10.C
11.A 12.B 13.C 14.C 15.B
二、1、②A ④E ⑤D ⑥F
2、(1)从学习内容上看:都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从结果上看:都失败了。
(2)①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结合国情,善于学习,取长补短精神;不屈不挠,敢于探索,勇于牺牲精神等。
【走进中招】
学生独立完成《掌控中考》PB83—84《专题训练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