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02 这里是中国
原题放送
【云南、安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文阅读I《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控审题
这个大时代,一如范希文先生对八百里洞庭的描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今日中国,如日恒升,如复兴号风驰电掣,如大江大河奔腾不息。今天,我们正处于
剧变、巨变的时代。“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与一瞬”。谁能想象,每一分钟,中国都在蓬勃发展;每一分钟,世界早已旧貌换新颜。潮平岸阔,风正帆悬。身处剧变、巨变的大时代,生逢其时,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应躬身入局,奋发有为。家国处处舞雩风,青春灼灼应节舞。身如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与美好的时代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也成就一生美好的机遇。他们走过的地方,一路花开;他们站立的地方,就是日新月异的中国。奋进、日新中国的征程车辙里,有着他们奋然前行的坚实足迹。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感受祖国之美。试题指向性明确,写作空间不大,但考生可以灵活选择文体,写出新意,写出文采,比如写情感浓郁的抒情散文,写思维理性的议论文体。
写作关键词:大碰撞,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名山胜迹和平凡原野。
第一组关键词的关系,可视为从因到果;第二组关键词的关系,可视为由本溯源。
相对而言,把握第二组关键词来写,会更贴合材料,也就是把第一组关键词视为引出作文话题部分,不过多解说。且,从“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的角度入笔,体验其特别魅力,会更深挚真切。“这里是中国”一题则是开放性的,既可以写成散文,或概貌描写祖国山川的秀丽多姿,或描述自己熟悉的某一地域景物;也可以写成说明文,利用自己学过的地理学知识,说明我国整体或某一区域地貌景观的特点(当然,要避免直接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还可以写成议论性文章,阐发寻常事物亦有不寻常之美、要善于体察身边景物之美等观点
考生无论选取何种角度,运用何种文体都需要调动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感体验,写作的过程也是审美熏陶的过程,更是浸润式家国情怀教育的过程。夏玉麟
四省联考的作文有新的动向。这主要体现在第一道作文题上。“这里是中国”考察家国情怀,可以写散文了。也就是考察的目的不变,但是形式变了。政治性减弱,突出文学性的考查。再一个,这个作文题目是从大阅读延伸而来的。材料第一句创新性地从现代文阅读引入祖国之美;材料第二句“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这句话既是审题的关键,也是这道题审题的难点。务必读懂句子的
含义,这句话分前后两分句,意在引导考生思考祖国之美的具体内涵,即“名胜美”和“平凡美”。这两种美属于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风格,带给人不同的享受,它们同属于祖国之美,所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深一层地讲,“名胜”和“平凡”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为“名胜”和“平凡”具有主观意味。关键是我们怎么去感受美,如诗词中“五岭逶迤腾细浪”的壮阔,“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巍峨;李白的诗句中“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姥山都是祖国之美。只要同学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欣赏美”的心灵,要有一种“创造美”的志向,均可自由诉说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也就可以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阅卷老师,顺势也就获得高分了。唯有回归真情,考生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是考场作文摆脱“应试”作文的根本之策。
第三句话写作要求除了常规的要求外,特地强调了“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从类型上看,这是属于单个核心概念的话题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本题来说,要到核心概念,并对概念进行辩证的分析和阐述。
对于作文拟题的思考:
1、作文永远来自生活,像“强弱之变”“本手俗手妙手”“引用借用化用”这些题目体现的是哲学李双江身高
思辨,讨论的是形而上的问题。但你联系当年的时事,他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比如“强弱之变”正是中美冲突的体现。中国的发展遭遇美国的打压,而作文正是对这一现实的回应。
2、你想自拟题目就要做有心人。一是把历年的题目搜集一下,特别是近三年,然后去研究它。把它和课标对应,把它和热点对应,把它和顶层的设计对应。在“大”和“小”之间寻契合点。命题反映现实,呼应时代之问,但是在如何反映这一点上,要注意。因为它不会直接把热点搬上去,它要概括、提炼、变形。
3、哪些热点和时进入作文呢?举例来说,ChatGpt很火,但是它不适合进入作文。为什么呢?因为它太专业,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学生也不一定关注到,关注了也不一定说的很靠谱。而且,它可谈的东西太多,不好把控。
4、命题人和解题人是一对矛盾体,命题太偏,太高深,或者指向太多,都是失败的。题目及要有一定的思辨,又不能太偏激,要适合高中生的水平。材料和导写部分要衔接紧密,有利于学生解读。解读出的立意不要太多,而且要紧扣文本。不能太发散。
5、拟题文字量要适当。应该控制在100字左右。文字表述要斟酌,细到每一个字都要推敲。
控范文
大美中国赋
杨锦涛
巍巍华夏,大美中国。
美哉!壮丽山河,惟其东方。草木葳蕤,享桃源之盛境;柳湖澄澈,惑司马之迷津。大地苍茫,燃秋之洞庭。山河旖旎,绘月华之沅澧。平湖落日,漫染沙洲;田野欢歌,轻翻禾穗。农舍梯田,纵横阡陌;茶林果圃,曲展蜿蜒。尘霾不染,还良沃于农耕;天地同春,焕青山于宁净。观夫生态和谐,民生。岁月无声,山川有念。乡村振兴有望,续施发展之妙笔;民族崛起在即,共绘青山之长卷。
壮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鸟迹代绳,传文字始炳;三坟五典,实渺邈难详。殷之先人,有册有典,甲骨出矣;周之文武,礼兴乐作,人文彰焉。两汉词赋,千秋绝唱;唐诗宋词,蔚为壮观;暨乎清末,立宪维新;民国多艰,星分畛域,仍筑文津新址之基,开民
众科学民主之窗。国势日盛,文运益昌。后嗣求强,延民族之伟业;继者厚德,顺自然之流光。且看国图事业,烨烨煌煌,欣欣向荣。
奴性自然者,山河四时也,物华天宝;人文者,精神气质也,人杰地灵。思之二者,不可重自然而少人文,亦不可多人文而轻自然,自然者。人文者,同一也。青山养韵,绿水滋魂。秉地天之灵气,彰日月之精神。《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之谓也。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亦此之谓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沧桑烟波,却也折戟沉沙;坎坷风雨,也能息鼓偃旗。
昔者大碰撞,力如洪荒,才现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今朝大变局,百年未遇,却也沧海横流,本英雄。地貌景观,出于自然之洪荒;中华民族,兴于多难之国邦。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吾国之自强不息,恰似河出昆仑,九曲望洋;吾民之厚德载物,正如百川赴海,万物生辉。
因之,科技封锁,经济针对,霸权横行,确如碰撞之洪荒,然纵有狂风拔地起,鲲鹏亦可扶摇九万里。凭高古德风膺四海,演历史之悠久;以罕世精神服万邦,唱文明之灿烂。
自此,春盛景明,岁丰国泰。福布九州,云腾四海。
嗟乎!赞大美之中国,叹璀璨之朝阳。
愿千秋而平顺,祝万代而安康。
大美中国,文韵悠长
我眼中的中国江心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我生长于华夏坚实厚重的土壤之上,品百味美食,聆悠扬京剧,踏美丽乡村之土,欢迎你们来到大美中国,这里文韵悠长。
大美中国,美在中华美食。“民以食为天”,于舌尖绽放百味人间,且于满汉全席之间领略辉煌气象。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尽的是食物百味,品不完的是人间百态。广东人喝汤,四川人吃辣,山东人好吃蒜。捧起一碗,执起一筷,于美味间品味中国。除夕时分,举国上下,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是碗热腾腾的饺子。餐桌前,我们叙谈旧年点滴,远观窗外烟火,咀嚼美味佳肴,于中华美食品味文韵、品味酸甜苦辣的人生。注册帐号qq
QQ轨迹大美中国,美在京剧。于耳边聆听千年唱叹。生旦净末丑演绎着浮世众生,唱念做打练道
尽了万家百态。锣鼓铿锵,奏响了一曲曲乐章;长袖轻拂,划过了一段段岁月。小时候,奶奶家里有台老式电视机,奶奶不识字却可坐在电视机前一坐便是一下午地听着京剧。我虽不能理解其中的悲欢,但也为那抑扬婉转的腔调而感到震撼,我时不时咿咿呀呀地跟着唱几句也成为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如今我也深受国粹影响,品味中华文化,于中华戏曲间品味文韵,品味古老且优雅的美丽。
大美中国,美在乡村。于厚土间探寻民族之根源。乡村滋养着文韵,滋养着人文情怀。中国地图上,在山川与河流走向中,与黄土地最为接近的是乡村。美丽乡村也不止于老牛与水车、稻田与落日,不只是沈从文笔下的那座“边城”。行走于乡间的小径上,手执柳鞘,在阵阵薰风中,柳叶声清脆悠扬。夕阳落山后,七八个星天外,草丛间蟋蟀歌唱,一天的疲惫也终将于小院的故事会上落下帷幕,这是中国乡村所特有的专属美丽。于美丽乡村里品味文韵,品味悠远深厚的光阴。
悠悠雅韵,熠熠中华,于千载岁月长河之畔回首。观今朝中华新魂,乃中华儿女之幸。脚踏厚土,口尝中华美食,耳听国粹京剧。这个古老优雅的国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这里是我眼中的大美中国,这片土地文韵悠长。
荣嫣之夭夭,灼灼我中华
君可闻,历史川河淙淙流淌,泱泱华夏江山如画;君可闻,人文之书页页翻动,迢迢星野璀璨繁华;祖国之美,美不胜收,大睥天下,荣嫣之夭夭,灼灼我中华!
山水之遥遥,美不胜收,旖旎我中华。你是否沉沦于“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否感叹过“黄云万里动风,白波九道流雪山”;是否惊呼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你是否渴望站在喜马拉雅的山巅与日月星辰对话,是否渴望潜游黄海或南海的海底与江河湖海晤谈?你是否也曾泼墨于纸间,迷恋朦胧浩渺的江南烟雨;是否也在寻常巷陌打碎过夕阳,酣醉泄了一地的橘黄?无论是在中华大美的山河之中,还是在扑朔迷离的沧桑小道上,觉然之间,不是风动,无不心动!
文化之熠熠,美不胜收,烨烨我中华。宝藏文物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着盛大,以古老记载着华夏。有了中国目前可见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华文明就有了记录与传承的工具,经过演变传承,那曾刻在骨头上的一笔一画是现在的我们写出来的横竖撇捺;九千年斗转星移,骨笛将生活转化成了艺术,穿行在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宝藏文物用永恒保存着中华文明的记忆。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文
化家园之一,它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蚱蜢舟”都载不动的离乱之愁,“醉笑陪共三万场”的还乡之望,“磨损胸中万古刀”的不平之怒,“白发愁看泪眼枯”的离亲之痛,“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览春之乐,像是一本本心灵相册,等待着我们走进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精神世界。诗词文化将国人情感凝结成永恒,用经典之美丰富着中华。
开学自我介绍精魂之醇醇,美不胜收,传扬我中华。“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慷慨就义、义无反顾是赵一曼的坚定信仰;“留取三尺卧榻,梦成万千稻香”,苍生温饱系心尖是袁隆平的永恒初心;“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声震寰宇通九州,是孙家栋的毕生追求…荦荦大者,是爱国理想居于生命之高地。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茅以升钱塘江架桥上淋漓尽致地体现,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在席泽宗不为先贤讳上毫无保留地诠释,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上也成为美谈。精神的信仰是让人们沸腾的诗句,是人们航行在历史文明长河上不灭的大美灯塔,是陪伴人们繁衍生息的万古星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