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的探索者
——读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有感
摘要: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强调“文学性”的文学观。作者围绕这一观点,提出了文学理论研究的分野: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此部理论著作丰富的内容蕴涵、严谨的逻辑分析以及创新的理论探索,在文学理论学术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学理论》 文学观 理论探索 启示
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在文学理论学术界被奉为圭臬的一本经典著作。它设计的内容相当的广泛,包括文学的本质、作用以及形式、内容等各方面的内容。这本书因为打破了传统的文学理论构架——区分了“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一直以来被理论界所推崇。笔者将简论对《文学理论》的介绍以及一些读后杂感。
一、《文学理论》的文学观
从19世纪后半期的象征主义文论与唯美主义文论,把传统的文论带入了现代主义阶段。进
入20世纪之后,这一时期相继出现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等不同流派的文论成为现代主义文论的主流,他们强调文学本身固有的因素,如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等方面,我认为可以说其是文学的纯因素研究——即文学的“文学性”。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之下,韦勒克和沃伦合作完成了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跨时代意义的著作,肯定具有其突破传统之处。韦勒克和沃伦以议论的叙述方式,设问的形式向我们娓娓道来传统文学理论的不足与缺陷。与此同时,又向我们读者阐述了他们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如何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问题上,韦勒克和沃伦推翻了传统当中的视为文学的非文学。他们从“篇章结构个性表现”、“对语言媒介的领悟和采用”、“不求实用目的以及虚构性”周星驰和徐娇[1]的角度,推翻了以往“凡是印刷品都可称为文学”等非文学的观点。他们从以往描述文学的性质的各类术语中,总结出“文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说一部小说描写得逼真、真实,我们所指的是这部小说具有“艺术真实”,而不是“现实真实”。总所周知,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虚构性。这两者是小说作为文学的两种特征。当我们处于审美关照的状态下,作为主体的读者和作为客体的文学作品达到了
主客体统一的境界。在我们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审美的时候,这是一种无功利目的的精神享受。所以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又是具有审美价值。所有这些语词可以用来描述文学的不同方面的特征,这都说明了“一部文学作品,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2]
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特殊时代精神、文学思潮、个体的观察和思考等因素所成就的。这种多层次文学观给文学理论界带来了理论构架,为文学研究保持其本身固有的性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文学理论》的理论探索
我们知道,在文学理论的领域当中,作家、读者、作品、世界是构成文学研究的四个重要的因素。作家根据自己的个体经验或者是间接经验,通过主体想象创作出作品。世界是作家吸取创作素材的源泉,也为读者提供了在未进行阅读之前的经验准备。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与作家的创作意图相同,只能接近或是超越。随着审美时间和审美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作品不断产生新的阐释内涵。所以,我们说文学是具有创造性的一门艺术。但是文学研究与文学的性质在本质上就是不同的。文学研究是一门知识或学问。它张悬 吴青峰
的理论性很强,也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也会因为理论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理论学派。文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将“原先的文学经验转化成符合某一理论体系的知性形式。”[3]
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坚持着自己的文学观,在理论建设这条路上进行着新的探索。这本《文学理论》的标志性贡献在于无论在文学的本体论上还是在文学的方法论上都给予了创新的贡献。它区分了“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文学理论》把作家研究、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之类统统归属于文学的“外部研究”。这种归类对于传统的文学理论观点无疑是突破性的、爆炸性的。《文学理论》以文学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的形式因素作为划分标准,在这里将文学自身的种种因素诸如作品的存在方式、韵律、意象、象征等等将其划入文学的“内部研究”。可见,这种文学研究的内外二元研究角度,很显然地是在围绕着作者的文学观所进行的论述。
笔者将从文学的“外部研究”诸如“文学和传记”“文学和社会”两节个章节和文学的“内部研究”诸如“文学的存在方式”“文学史”这两个章节说明自己的一些杂感。
1、文学和传记
在文学和传记的关系上,《文学理论》讨论了作家和文学之间的关系。用作家的个性和生平方面来解释作品是一种最为古老和最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传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过程,研究作家的道德、智慧、情感的内在价值,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作家的素材。我们说这种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是以“作家”为中心的一种文学理论批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一部文学作品不单单只是简单的作家的个体经验或是间接经验的完全展露,实际上这种理解方式可能会导致文学作品的曲解。在书中作者解释说:“文学艺术作品可能具有某些因素确实同传记资料一致,这些因素也都经过重新整理而化入作品之中,已失去原来特殊的个人意义,仅仅成为具体的人生素材,成为作品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4]这句话中,它体现了作家收到俄国形式主义“形式观”的影响。我们传统的文学理论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分法,传统当中将“素材”划分在“内容”的范围内。但是《文学理论》认为“素材”经过作家的处理,已经跳出了“个人意义”的范围,获得了新的“形式”;所以在他们看来处理过的“素材”应该归到“形式”的范围内。举例来说,小说的故事原型经过作家的处理转变成了“情节”,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获得了新的形式(即“陌生化”)的过程。我们通常说到某部作品具有川端康成式的气质或者说有华兹华斯的气质等等,这一系列的比喻式的描述都表明了作家传记和文学作品不能等同。我们只能说作家和文学作品的之间的关系是“仍
然存在不少平行的、隐约相似的、曲折反映的”[5]。总的来说,“文学与传记”让我们跳出了古老的以作家传记作为批评手段的禁锢,明白了“素材”并不等同与“内容”。
2、文学和社会
在中国古代文论当中,最为强调的是文学的“社会性”。在中国传统文学意识主流当中,侧重发挥文学的社会性功能。从孔子的“诗,可以兴观怨”到韩愈的“文以载道”等都继承了这一传统。这与积极入世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理紧密相关。文学作为以语言为媒介,是一种社会实践。当然,文学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但是,文学也容易沦陷于只作为“工具”的危险。我们并不否认文学具有表现和再现社会的作用,文学甚至有时也可以成为一种社会文献。但是,文学还具有纯属于文学的自身性质,例如文学的审美价值。所以有一段时间在我们中国的文学理论界出现过“反对政治文学”的呼声,强调拜托文学附属于政治的文艺路线。在这一章节当中,《文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正确的文学阅读方式——细读法(close reading)。细读法为我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视角和方法,让我注重文学的语言、结构等。如果只是注重文学作品的意义、或是情节等,这样就会忽略文学的一些特殊的审美经验。所以在对待文学和社会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慎重对待。文学的社会性只是文
学的一种属性。社会因素只有对文学的形式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时候,它才够得上是文学作品的组成“要素”。所以诚如《文学理论》的作者所说:“文学并不能代替社会学或政治学,文学有它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目的。”[6]也就是说文学应该具有独立性,即我们现在所强调的文学的“文学性”。
在《文学理论》这本书当中,文学的外部研究还包括文学和心理学、文学和思想、文学和其他艺术等方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文学理论》的标志性贡献——“文学的内部研究”。
1、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探讨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实际上是在探讨文学的本体论。作者依次批判了“文学作品是一种人工制品,是一个客体。”“文学作品的本质存在于讲述者或者诗歌读者发出的声音序列中。”“文学作品是读者的体验。”“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经验。”“文学作品是创作过程中作家有意识的经验和无意识经验的总和。”《文学理论》的作者借鉴了波兰哲学家英伽登的一种现象学的阐释模式,把文学作品分成以下几个层面:(1)、声音层面,包括谐音、节奏、格律;(2)意义单元,它决定了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风格等;(3)意象和隐喻是文体风格最为核心的问题;(4)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特殊的世界——“神话”;(5)在叙
述性的小说中有关的形式与技巧的特殊问题;(6)文学类型、文学批评、文学史。在《文学理论》的作者看来,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对象,存在着一种“结构”的本质。与此同时,这种“结构”同时又是动态的;在不同的认识主体当中都会发生变化。这种观点在类似于中国古代文论当中钟惺的“活物说”。他也强调文学作品在时间距离的推动下,在不同主体的作用下产生新的阐释内涵。看来在这一方面,中西方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东西方文明也有自觉合流的时候。最后,作者提出了对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看法:“文学作品是一套存在于各种主体之间的理念观念的标准的体系。必须假设这套标准的体系存在于集体意识形态之中,随着它而变化,只有通过个人的心理经验方能理解,它建立在许多句子的声音结构的基础上。”薛家燕的女儿[7]一个土一个于这种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定义,是一个结合了以往所有孤立片面观点的综合性阐述。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文学具有多种价值,这些价值潜在的存在于文学的结构之中。当我们读者在一定必要的条件下,才能关照、体验、认识甚至评价这些价值。
2文学史
“文学史该是怎样编排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探讨的问题。有的文学史显然已成为了一部思想高中生活作文
史,有的成为了一部政治史或是社会史。在文学史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划分时间的术语显然用的是政治术语,诸如美国文学当中,“殖民时期”就是一个政治术语。这种文学史的编排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文学自身的属性,所以文学应该有自己的文学标准来编排。我们还可以发现,文学的进化不同于生物、历史的进化,它不是简单地达尔文式的从生到死的封闭进化。一部文学史实际上是一部接受史。一部文学作品被人们接受、被奉为经典、被排斥的各种情况都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而文学史需要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编排就很难把握情况,从而使得文学史的准确性存在质疑的危险。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的编排情况产生了思考。中国古代文学距离我们的时间跨度较为遥远,再加上文体、语言等因素的阻隔;对正确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增加了不少的难度,那么由此推论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史》只能作为一种有效地参考。另外,《现当代文学史》的编排同样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文学理论》的启示
曾有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论著蕴涵了海量的信息,繁杂的材料被更有效地组合,行文简洁兼之针对性极强的分析,与传统的此类著作迥然不同,此书值得
每一个学术图书馆收藏。”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部书的结构很严谨;翻开目录你可以看到条理性很强的论述思路。此书收录了大量的理论材料并以议论的方式,逐步提出自己的观点。让我感受到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
松浦亜弥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坚持了自己的文学观,深度地思考文学理论研究的“概念和范围”等的问题。见他人之未见,言他人之未言。这种创新性的观察深度和思维方式更值得我去学习。
注释: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向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03):1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