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宗祠不仅仅是一种祭祀礼仪,更是一类育人文化
宗祠,即祠堂、宗庙、家庙,首要功用是供奉祖先牌位与族人祭祀先贤的地方,但作为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它也是一个家族精神的载体,是家族文化传承的体现,能够增强家族凝聚力,使族人具有更深切的归属感。
宗祠的牌位陈列、祭品选用以及祭祀的礼仪都有着系统而又严明的限定,即训导了族人对先贤的虔诚态度以及敬仰之心,也潜意识的加强了族中子弟的孝梯之心。
这样以来,宗祠制度将族人从精神上紧紧联系在一起,培养族中子弟同出一脉的思想意识,既传承了家族文化,也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更深层面上讲,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一、祠堂的起源与格局
宗祠的起源
在古代社会,人类最初的阶段是氏族社会,血缘关系是人类互信以及团结互助的基础。儒家文化普及以前,孝悌思想就已经是社会普遍的道德约定,而汉代以后,儒家文化受到当权者
的推崇,讲究三纲五常,家族观念深入人心,一个村落往往只生存有一个或几个家族,每个家族均建立自己的家庙,以供奉祖先。
上古时期,宗庙为天子专有,是皇室的象征,士大夫不得建宗庙;先秦时期,士大夫阶层被循序设立家庙,得以在周代贵族普及;秦汉以后,士大夫阶层多祭祖于寝室;唐代统治者曾广泛劝诫士大夫建立家庙,但效果甚微;北宋前叶,士大夫阶层仍祭祖于寝室,建立家庙的现象寥寥无几。
直到宋朝中期,儒学复兴,士大夫阶层提出依照古法,规范祭祀的诉求,其中代表人物当属朱熹。他首先提倡建立家族祠堂,并编订《家礼》,立祠堂之制,规定祠堂摆设高祖以下先贤的牌位,按照朱熹的规划,祠堂于正寝左方设立,并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kān,供奉神位的小格子),祠堂格局得到固定。
由于朱熹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当朝帝王的肯定,自此以后,祠堂建设在士大夫阶层的各个家族广泛开展。元、明、清均沿袭了这一家族文化,明朝嘉靖帝曾诏令,“许民间皆联宗立庙”, 打破了民间不得立祠的约束,普通的百姓家族获得建立家庙的资格;清代时期,祠堂已在全国所有家族中普及,同时祠堂也成为族权的象征,使祠堂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受中国文化影响,日本也经常出现家庙,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
古祠堂大门
宗祠的格局
祠堂是一个家族权势的象征,神龛和牌位、烛台和高堂以及雕刻有龙、凤的高台,给人一直是庄严、肃穆的感观,让人心生敬畏之心。正是如此,族人在祠堂选址、布局上显得格外讲究。
李楠 演员一般,祠堂都建设在村庄里风水最好的地方,由于家族兴旺与财力的差异,祠堂的建筑规模大小不一,主要有一进单院式、两进一院式、三进两院式、三进三院式等几种形式,家族的实力决定了祠堂的规模。
胡灵整容据查阅史料显示,民间祠堂主要以三进两院式居多,建筑格局一般都采取中轴对称的形式。以“朱氏宗祠”为例,宗祠从前往后,依次由门坊、仪门、门厅、享堂、寝堂五部分组成,这种庄重而井然有序的建构布局,恰恰是儒家文化观念在人们日常生活空间的再现。
享堂、寝堂具有不同的活动范围,寝堂是祠堂中最庄严之地,寝堂主要用于供奉先贤牌位和族人祭祀之地,入住牌位之时,需要举行隆重的“进主”仪式;而享堂一般主要用于宗族之间重大事宜的商讨。
祠堂”之名即来源于整体建筑的“祠”和主体建筑 “堂”的合称,每座祠堂一般都会以宗族姓氏命为祠名,祠中的主体建筑享堂也会有堂名;另外,祠堂还有祠联、堂联、门联等,将姓氏的发源地或先贤的官位等信息以对联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怀念祖先、不忘本的目的。
祠堂中的主祭由宗子负责,宗子是家族中的嫡长子,权力最大;宗祠事务的管理全由宗长负责,权力较宗子次之;此外,还有宗正、宗直等职责,管理着宗族的祭祀礼仪,使族员间达成和谐关系,维持家族的兴盛与可持续发展。
古祠堂一角
二、祠堂的流变
祠堂文化发展之明清时期,嫣然已成为家族制度的一个重要成分,明清时期的祠堂文化与
朱熹倡议所设立的祠堂也发生了显著的演变。
其一、朱熹所提倡祭祀先贤的祠堂仅祭祀至高祖,而后世的祠堂大多祭祀至始祖,不过,这和北宋儒者程颐所倡议的祭祀思想相一致。
朱熹不倡议平民祭拜始祖,主要由于祭祀始祖为贵族之礼仪,平民祭拜之,有簪越之嫌,而明清时期,普通百姓开始祭祀始祖,显示了贵族之礼的平民化,祭拜始祖不再为贵族所垄断。
其二、祠堂的位置发生变化。朱熹倡议祠堂设立于正寝之左,而明清时期的祠堂大多独立,设置在居室之外。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演变,主要由于家族规模的不断拿扩大,独立设置,祠堂可以容纳更多的族人,方便行祭祀之礼仪。
独立的祠堂,其形式上称呼为家庙更加贴切,但祠堂独自设立后,维护费用大大增加,除了族人摊牌以外,往往还需要族中富贵子弟捐助,这一点和朱熹提倡的祠堂文化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其三、在宗祠的基础上又兴起了公祠和支祠。明清以来,很多祠堂开始设立公祠,公祠即是除建设本族宗祠之外,又共建一纪念古代名人的祠堂,例如乾隆二十九年(1764),江西一地共建有专祠8994所,除此之外,还有同姓共建的公祠89所。
支祠,则由家族分支所建立,随着家族的不断扩展,全族除建有共同的宗祠之外,各支还建立起自己的支祠。宗祠祭祀族人共同的祖先,而支祠,则为各支祭祀自己一支故去的先贤。
《广东新语. 卷十七. 祖祠》记载,“(明清之际的广州)其大小宗祖称皆有祠,代为堂构,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者,亦有祠数所”。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支繁衍的后代逐渐增多,支祠也可能演变成祠堂。
其四、祠堂祭祀礼仪最初由宗子主持。明确规定有宗子主持存在很多流弊,如,宗子没有能力担任、好逸恶劳或迁移其它地方等,明清时期祭祀礼仪的主持不在局限于宗子。
据清朝时一些福建族谱显示,晚明时已有“今宗子之法不立,或宗子贫穷不能自立,或流移四方,无正寝可容祭衬”的感叹。
其五、祠堂不仅单纯行祭祀之礼,还发展成为执行族规的地方。童装分享
如明初的“浦江郑氏家族”即是如此:“朔望家长率众参调祠堂毕,出坐堂上,男女分立堂下,击鼓二十四声,令子弟一人唱云: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听、听、听,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情以荒殿事,母纵奢以干天刑,毋用妇言以间和气,毋为横非以扰门庭,毋耽曲菜以乱厥性。”
朴敏英整容前照片如明初的“浦江郑氏家族”即是如此:“朔望家长率众参调祠堂毕,出坐堂上,男女分立堂下,击鼓二十四声,令子弟一人唱云: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听、听、听,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情以荒殿事,母纵奢以干天刑,毋用妇言以间和气,毋为横非以扰门庭,毋耽曲菜以乱厥性。”
明末清初以后,行完祭祀之礼,族人会请戏班来演戏,以示祭祀的隆重性,戏台设置在祠堂附近的空地,节目则以忠孝礼仪为主题。
三、南北祠堂的留存
如果你是一位南方人,那么肯定见识到过不少祠堂,现在的南方农村地区仍然保留有数量
较多的祠堂;但倘若你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方人,那么对于祠堂的概念大多来自于历史课本上了。
为什么如今的南方祠堂遍地,北方所剩无几?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现在保存下来的祠堂大多数建设于明清时期,而一座祠堂沿袭千年,需要较大的维护资金,因此,一个家族的祠堂能够留存千年至今,极大的考验着一个家族的财力。南北朝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不断难移,南方的宗族往往更加富裕,且历来南方的士子多余北方,士子的捐赠,也是宗祠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一点来看,显然南方祠堂更易于留存。
其二,北方人口流动略快。中国北方历来自然灾害频发,明清时期,仅黄河洪水泛滥达数百次,除此之外,还有干旱、虫灾等灾荒;明清以后,北方的战争也多于南方,战争势必造成伤亡。
人口的衰减和自然灾害,使得北方人口流动频繁,因此,北方的村落很少出现世代居住的状况,那么祠堂也就很难长期传承。
其三,清朝时期在东南地区推行的“粮户归宗”政策,更是将东南地区宗族的族人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因此,在这种制度下,祠堂是族人凝聚力的体现,甚至是族人精神的象征,族人也更重视祠堂文化,使得祠堂在东南地区更容易保存下来。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什么字
四、结语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祖始于原始社会,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有限,因此人类以氏族为基础而居。祠堂的设立一方面有尊祖敬宗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推行尊老、维护宗族血缘关系的需要。
族人在祠堂祭祀祖先的礼仪中一起缅怀先人,无形中强化了对家族的认知感,增强族人之间的凝聚力,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情感和共同记忆。
可以说祠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在古代祭祀往往被认为是一个家族的盛典,其宣传的亦是感恩报本的优良品性。祠堂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严格的祭祀礼仪规定,将族人紧紧凝结在一起,成为族人之间加深感情的纽带。星座性格分析
如,河南商城的《张氏宗谱·祭》中规定:“祭则,统车族人,俱衣吉服、礼冠,随班行礼;
无损越,以取罪房;子孙必须十二岁以上,能知礼法,方许入柯;幼不请礼者不得入!”
宗祠记录着家族的文化传统,通过祭祖,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层级尊卑,宣传了以”孝悌”为核心的为人原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和儒家文化的标志与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