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和我的祖国》是分段式类型与主旋律题材激情碰撞的产物,既有传统电影叙事手法的经典再现,也不乏商业类型片悬念叙事的娴熟应用。多种叙事手法交互作用,营造了富有历史阶段的生活质感与时代氛围,并且呈现了广阔的社会场景与生活容量。细节叙事的精巧设计,令故事饱满有力。在《我和我的祖国》取得好口碑高票房的背后,是中国主旋律电影正在积极探索市场化转型的结果。
关键词:电影叙事手法;分段式结构;主旋律题材
阿姨和我有关西湖的诗句2019年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主旋律年。从年初爆火的《流浪地球》,到国庆三部大片《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每部影片都在社会话题和口碑上引起巨大反响。其中,《我和我的祖国》借着国庆节的东风,斩获了31.4亿的票房,创造了官方主旋律的新历史。
辛巴个人资料简历《我和我的祖国》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新中国70年的峥嵘岁月,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高昂宏大的礼赞主题,怎样将时间长河中的某些瞬间,凝结成分解时间的符号,让历史之大,见之于小,这是对导演功力实打实的考验。
一、分段式结构,形散神不散
2022年中秋节祝福图片从整体叙事结构看,《我和我的祖国》是分段式电影,是为大众熟悉的集锦片类型。它的创作班底集结了老中青三代导演,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联合执导。
七位导演每人执导一个独立故事,每个故事不超过20分钟。这七个故事从时间、情节、物体、人物等不同角度将影片分为七个部分来叙述。网络好歌推荐100首
从时间角度划分,七个故事涵盖了新中国历程中的七个重要节点,分别是开国大典、第一颗爆炸成功、中国女排在奥运会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这些都是折射时代发展的荣耀时刻,是民族共通的记忆点。
从人物角度划分,七个故事的主角分为三类。一类是奉献者,如《相遇》中的科研工作者、《护航》中的备飞女飞行员。第二类是参与者,如《前夜》中的电动旗杆设计安装员、《回归》中的外交官、升旗手、女港警。第三类是关联者,如《夺冠》《北京你好》《白昼流星》中的主角。这些个体的演绎,构成了大时代的“小人物”像,实现了个体与宏大时代的共鸣。
我们再从情节角度划分。第一个故事《前夜》只有一条主线,围绕林治远在开国大典前夜争分夺秒地完成电动旗杆设计来展开。过程中危机不断,众的捐献、团队的齐心协力则是化解困难的关键,这种模式是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整个故事浓缩在24小时之内,并且影片不断地提示距离大典的剩余时间,这种倒计时的手法很好地营造了故事的紧张氛围。
第二个故事《相遇》在第一个故事铺垫的紧张情绪下,给了观众舒缓情绪的通道。叙事主线是参与中国第一颗研制的无名英雄高远在一次核实验中,为了救大家而身受核辐射。在他饱受核辐射折
磨,生命垂危之际,偶遇了失联多年的女友方敏。叙事的支线则用倒叙的方式,借由方敏的述说,描绘了两人恋爱时的美好场景,从初识到暗定终身的心路历程,从侧面丰满了主角的人物形象。这条支线的设置十分克制,它的效果是形成了曾经的美好和如今不得不分离局面的反差,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也揭示了个体情感献身于国家大义的主题。
第三个故事《夺冠》则将沉浸在上一个悲情故事中的观众们一把拉出。这是一部融合了沪式幽默与奇幻童趣元素的市井喜剧。导演把中国女排在奥运会夺冠作为背景素材处理,采用的主线故事是冬冬和小美懵懂的情感。小孩间的怦然心动结合女排夺冠的振奋人心,拍得既轻松愉快又感人。
第四个故事《回归》是片中唯一的一个多线叙事的故事。第一条线是修表匠与女港警陆港两岸的夫妻情缘,第二条线是香港回归总指挥和英方的总指挥的较量,第三条线是驻港部队升国旗的准备。到最后,三条叙事线都在零点零分零秒回归仪式的时空中交汇,香港回归“一秒不差”的庄严神圣性也就由此凸显。
韩沐伯第五个故事《北京你好》站在了关联者的角度。一个是离了婚与儿子关系日渐疏远,面临中年危机的出租车司机,另一个是家人遭遇不幸,独身来京的汶川小孩,两个原本毫不相关的人的命运被一张北京奥运会的门票连结到了一起。用黑幽默来包裹一个悲剧内核的故事,轻松诙谐,让观众笑着笑着就哭了,提醒了观众们在回忆起北京奥运会成就的同时,不要忘记历经汶川地震的苦难。
第六个故事《白昼流星》则注入了边远地区的土地情怀。它的叙事空间选取了乡村,关注“扶贫”这一主题,“航天”元素的加入则给故事增加了超现实主义的浪漫气息。故事主要讲述“扶贫办”的李叔帮助两位叛逆少年实现从“物质扶贫”到“精神扶贫”的过程,故事的叙述结构更像是一首散文诗,充满了人文关怀。
剧影月报影视窗
简析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叙事手法——主旋律电影的新探索
■陈艳艳
1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