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阅读赏析李菁菁个人资料简介
一.解题
旅夜:旅途之夜;书怀:表达自己的情怀。“旅夜书怀”意为作者在旅途之夜抒发自己的情怀。作者为何选择在夜晚?大概杜甫明日又要启程漂泊了,正是这无眠的夜晚,正是这淡淡的月光,最能表现作者一种感伤的情调,更能体现了他内心一种孤独悲凉的心境吧。
焦俊艳爸爸
二.知人论世
泰坦出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
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官僚家庭,所以一生渴望建功立业。然而人生大半时间落魄不堪,并生逢战乱,所以相当了解民生疾苦,他的诗歌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尤善律绝,被奉为“诗圣”。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发展,形成了“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旅夜书怀》作于永泰元年(765),杜甫的好友,程度尹严武去世,使杜甫失去依托,只好离开成都,这首诗是他从成都到渝州(重庆)忠州(今重庆忠县)的途中写的,好友的离世已让他形单影只,而自己的半生飘零、功业无就更让他悲从中来。
三.朗读
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本诗读之,感情清晰可见,是孤独,是悲凉,更是寂寞,还有愤慨。作者有怀于自然的伟大,人生的旷远,体悟到自身的渺小,前途的迷茫,所以读时应低沉、迟缓,读出凄婉、悱恻的味道来。当然各联该有变化,首联是孤独、哀伤,颔联是壮阔、激昂,颈联是愤慨、自讽,尾联是沧桑、无奈。
四.字面理解
树先生解析细思极恐
本诗前两联着力写景,写的是客舟江岸所见之景,既有细处着眼,也有大笔写意。颈联动情议论,叹怀人生壮志难酬。尾联即景自况,天地一沙鸥令人不由不泪下动容。
简单翻译:微风轻轻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桅杆高竖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月随波涌,更觉大江滚滚气势。可是,人的名声怎能是靠文章而得来?当官倒是理应老病退休。哎,我现在四处漂泊,像个什么啊?或许就像这天地之间飞翔着的一只沙鸥吧。
五.意象意境分析
首联的“细草”“微风”两词写出了细草任由微风吹拂的景象,“草”很纤细,这可不就像那渺小的人生,虽只是“微风”,也只能任由其摆布。“危樯”是指高高的桅杆,诗中借指小船,夜风中,这孤舟独泊,实际上鲜明地点出了一种孤单寂寞的意境氛围。杜甫律诗从来被人评为典范,本篇开篇造境,确实是信笔而有神。
颔联亦写景,但景象却大不相同,出现在作者眼前的是明星低垂、平野无际、月随波涌、大江奔流的磅礴景象,意境尤为开阔。一个“垂”字,一个“涌”字,尽得妙处。磅礴的景象,
一者展现着大诗人杜甫那博大的胸襟,而其实从另一角度上,更和上联写景构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人生的渺小,生命的无助。古诗中不乏以乐景写哀情者,此句真正可为“绝唱”,历来被人传诵。
颈联写作,直抒胸臆,表达的是对现实人生的感慨,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两个句子立言巧妙,皆以反语写不平并抒发愤慨之情,“岂”、“应”二字反言见意,明说自己因文章卓著而出名,同时老病缠身也该退休,但实际的意思是讲自己一生未得任用,真正的政治才干得不到施展,如今年老多病依然一事无成。表达的是一种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悲伤之情。
微风之夜>《绝句》:迟日江山丽尾联作者再次显示出其诗才的高妙,一个设问句式,一个即景自况的写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收束全诗,诗人以天地之间一只形单影只的沙鸥来作比,显示了自己居无定所的人生状态,也表现出自己面对前途无限渺茫时的孤单无助的内心感情。
六.总结主旨
本诗作者通过写独自一人在大江上漂流时所见的旅途月夜之景,抒发了诗人漂泊无助、孤单凄凉的苦闷感受,更展示了人生路途上有志难伸、有才难用的愤懑和无奈心情。
七.总结主要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
本诗之借景抒情是相当明显的,前两联是典型的景物描写。首联景与情融,合为一体;颔联借景抒情有其特殊性,以乐景写哀情,写景雄浑阔大,实际表现的却是月夜孤舟中人物的渺小孤单无助的感受。
2.善于炼字
本诗颔联“垂”“涌”二字,描写星月景象惟妙惟肖,既是大笔写意,又是工笔绘描,充分体现画面的动感,尤其令全诗在意境上显得悲伤,却绝不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