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宝泉岭高级中学 董汉生2016-3-19 晚于高一5班教室
《林黛玉进贾府》文中有这样的情节:宝玉初见黛玉,要给黛玉取字“颦颦”,探春便问何出,宝玉解释说:“《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带画眉之墨。’”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对于这个细节,笔者本不以为意。但一日,办公室里的一位同仁忽问我:“你说《古今人物通考》到底是不是宝玉杜撰?”我笑了,连宝玉都是杜撰,此问岂不多余?我某日翻看课文,果见书下赫然注释:《古今人物通考》,从下文看,可能是宝玉杜撰。不知那位同仁是独有此问还是见到书上注释有疑而问,但终于让我若有所思了。
我不知“下文”何指,是否因《红楼梦》此节以下的“下文”再不提及此书,因之断定为杜撰?但换个问题后则颇有趣,若宝玉说:“《论语》上有言……”探春答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那同仁若同样问我:“你说《论语》到底是不是宝玉杜撰?”我该作何回答?我认为,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在《红楼梦》的世界里,《论语》极有可能是宝玉的杜撰,如果在“下文”文中没有人证明这本书存在,或者在真实的世界中《论语》这本书中根本没有宝玉引用的文字。
而且,甚至,即便假如在《红楼梦》中宝玉说:“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探春怀疑是杜撰,则“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内容依然可能是宝玉杜撰。为何?虽然“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人人皆知,但书中世界未必等同于真实世界,书中世界一定有孔子的存在吗?尽管我们认为书中世界是真实世界的翻版与映像,并且“杜撰”出的内容竟和现实那么吻合让人觉得和“杜撰”无关,并因之而不会提出“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不是杜撰的问题。
所以,问题不在宝玉说了什么,而在于后文中是否有人证明。判断宝玉说的是不是杜撰,标准不是今天人们读没读过这本书或者听说没听说过这本书。
这个问题的存在,根源在于混淆了书中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就如同语言学上分辨不清语言与元语言(注:元语言就是研究语言的语言)的关系。我想起了一个二难推理,大意如下:
一个岛国国王规定,对于被捉到的岛外人士处置分情况讨论。若他说实话则煮死,若他说假话则烧死。某个岛外人士被捉,他说:“我是来被烧死的。”结果让国王无可奈何,只好放他生路。这个岛外人士不就是有意混淆了语言与元语言的差异吗?其实,这个岛外人士的
话的真假,岂能靠他的结局来证明?国王的规定是元语言,而岛外人士的话是语言,语言的真假不关乎元语言。
这一点很多人很难理解,岛外人士利用了这个所谓的二难推理,利用了他人对这个差异的混淆,终于以乱治乱取得优势,但另外一个故事则告诉我们混淆这个差异同样可以被反利用。这个故事大意如下:
一个培训律师的教授收了一个学生,约定该学生打赢第一个官司后给付学费。未曾想学生毕业后不从事律师职业所以一直没有给付学费,该教授将之诉至法庭,该教授想的是:若我胜诉,则按照法庭判决,他会给我学费;若我败诉,则按照当初约定,他会给我学费。所以无论胜败,我皆可得到学费。那么这名学生最终给他学费没有呢?没有,因为这学生不愧是该教授的弟子,他说:若我胜诉,则按照法庭判决,我不用给付学费;若我败诉,则按照当初约定,我不用给付学费。所以无论胜败,我皆不用给付学费。多么聪明的学生!
那么,若问《古今人物通考》到底是不是宝玉杜撰,这个问题不放在《红楼梦》的世界当中,不以《红楼梦》中的人物来研究的话,这个问题就非常荒谬。就是说,只有《红楼梦》
庆余年二皇子结局中的人物有资格问这个问题,我们现实世界的人怎么能问这样的问题呢。就好比有人问:“孙悟空连太白金星的三昧真火都烧不死,如果爆炸爆炸,在高温高辐射下能不能烧死他?”这个问题同样混淆了书中的神仙世界(虽然这世界也反映现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异。
世界杯2022开幕时间忽然想起,前阵子有一些小朋友玩网络游戏,分辨不清楚虚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有拿着大在街上砍人的,有从楼顶一跃而下的……几年前,上映了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梦里尚且有梦,到最后也不知何处是梦,何处是真实,真的是混淆梦境与现实的佳作,我担心是不是有人看过之后,就会从高楼上一跃而下或者投水淹死,为的是脱离眼前具有痛苦现状的梦境?如果有,则是这电影的罪过了。
高考发多少红包寓意好探春说:“只恐又是你的杜撰。”以上都是我一时的胡思乱想,是我的原创杜撰。盗梦空间最后结局
赘婿楼舒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