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古文及其译文统计表
1.七年级上册
序号 | 页码 | 教材中的古文 | 古文来源 | 古文译文 |
1 | 6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礼记·大学》 | 如果有一日能自我更新,就能日日都自我更新,每日都自我更新。 |
2 | 8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道德经》 | 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 |
3 | 12 |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 金缨:《格言联璧》 | 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
4 | 13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 《尚书·周书》 | 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志向远大;完成伟大的事业,在于工作勤奋。 |
5 | 13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熊晓雯《荀子·劝学》 | 不从一步半步开始积累,就不能到达千里。 |
6 | 13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 | 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不解。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定。 |
7 | 15 | 季夏之月……鹰乃学习…… | 《礼记·月令》 | 季夏六月……雏鹰开始练习搏击…… |
8 | 21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 | 谚语 | 学习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要努力向前,要不断进取,如果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心如覆水,放出去是很容易的,但是想将心收回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
9 | 22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论语·雍也》 | (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10 | 23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论语·卫灵公》 | 工人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先要搞好他的工具。 |
11 | 23 |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礼记·学记》 | 淮南子汜论训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相互交流切磋,就会孤陋寡闻。 |
12 | 34 | 从小看大,三岁看老。 | 俗语 | 从小孩子的举止言行,能看出他成年甚至年老时怎么样。 |
13 | 34 |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 葛洪:《抱朴子·务正》 | 只要能使用人的长处,事情就不会不成功;只要能避开短处,世上就没有废弃的材料。 |
14 | 38 |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论语·颜渊》 | 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
15 | 43 |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 《论语·季氏》 |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 |
16 | 45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诗经·卫风》 | 你投我木瓜一颗,我解下琼琚回赠。不是为了报答呵,要的是长存的友情! 你投我桃子一只,我解下琼瑶回赠。不是为了报答呵,要的是长存的爱情! 你投我李子一个,我解下琼玖回赠。不是为了报答呵,要的是长存的深情! |
17 | 47 贾宝玉的扮演者 |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孟子·公孙丑上》 | 实行仁义的人好比射箭的人,射箭的人先要端正姿势然后开弓,射箭出去没有射中目标,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而反过来审察自己的不足罢了。手机热销排行 |
18 | 51 |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 《千字文》 | 结交朋友要情意相投,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
19 | 60 | 安其学而亲其师。 | 《礼记·学记》 | 安心学习并亲近师长。 |
20 | 61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鲁豫有约 郑秀文 | 韩愈:《师说》 | 老师是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
21 | 66 | 教学相长。 | 《礼记·学记》 | 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
22 | 74 |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 《论语·学而》 | 孝悌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
23 | 88 |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 《荀子·王制》 | 水火有气却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却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却没有道义,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且也有道义,所以是天下最尊贵的。 |
24 | 90 |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庄子·知北游》 | 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阳光掠过空隙,忽然而已。 |
25 | 91 | 未知生,焉知死? | 《论语·先进》 | 还不懂得生,怎么懂得死? |
26 | 96 | 仁者爱人。 | 《孟子·离娄下》 | 仁人爱护他人。 |
27 | 97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孟子·公孙丑上》 | 人有同情心,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开端;人有羞耻心,这是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开端;人有谦让心,这是社会礼仪和人们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开端;人有是非辨别之心,这是智慧的开端。 |
28 | 109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周易·乾》 | 天的运行刚劲有力,君子应该像它一样,发愤图强,奋斗不已。 |
2.七年级下册
序号 | 页码 | 教材中的古文 | 古文来源 | 古文译文 |
1 | 27 |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晁错论》 | 古代建立大功业的人,不仅有超越当世的杰出才能,而且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
2 | 27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
3 | 27 |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 《礼记·缁衣》 | 说话有事实依据而且行为遵循法规。 |
4 | 28 | 行己有耻。 | 《论语·子路》 | 对自己的行为能持有羞耻之心。 |
5 | 28 |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 朱熹:《朱子语类》 | 只有人认识到了何为羞耻,才可以避免人性的陷落,才会有人性向善的可能。 |
6 | 28 |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 《孟子·公孙丑上》 | 羞耻之心,是义的开始。 |
7 | 29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 | 大学里所讲的圣王之道,在于发扬人心固有的光明的德性,在于革新人们的不良习俗,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完善的道德境界。 |
8 | 29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去做。 |
9 | 30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论语·里仁》 | 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得怎么样。 |
10 | 31 |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朱熹:《论语集注》 | 每天都要做自我反省,有错误就改正,没有错误就当作自我勉励。 |
11 | 31 |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 大当家演员表《后汉书·杨震列传》 | (杨震)四次迁升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任时,道经昌邑,以前他所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前来谒见,到夜晚怀揣十斤金送给杨震。杨震说:“故人知君,君却不知故人,为什么?”王密说:“夜深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王密惭愧地离开了。 |
12 | 32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大学》 | 学习和研究事物的道理之后,认识才能明确;认识明确了,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了,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了,自身品德才能修养好;自身品德修养好了,家族才能整顿好;家族整顿好了,邦国才能治理好;邦国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平民,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 |
13 | 43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屈原:《离骚》 | 长长地叹息眼泪流淌,哀叹这人生多么艰难。 |
14 | 43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 |
15 | 43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王昌龄:《从军行》 | 虽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彻底打垮敌人,决不返回。 |
16 | 43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
17 | 43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鹊桥仙》 | 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
18 | 55 |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 《淮南子·兵略训》 | 千人同心,那么就能发挥千人的力量;万人异心,那么就连一人的力量也无法使用。 |
19 | 81 | 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 | 梁启超:《呵旁观者文》 | 谁放弃责任,谁就放弃了人之为人的资格。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