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迦毗罗卫国
位于现今尼泊尔境内。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是由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所以佛教真正的发源地是尼泊尔,并非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小香玉简历及个人资料,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大众部
2、东传路线:佛教传播路线中的北路,从古称犍陀罗(巴基斯坦、阿富汗北境)经由中亚,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西域(新彊),再经河西走廊抵达中土,古称“丝绸之路”。
佛教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路径又可分南北两条,其中又以南道为早。南道是以于阗(今日的和阗)等地为中心,由犍陀罗中心地区,通过喀什米尔再向东发展,当年东晋法显大师就是从这条以于阗为中心的西域南道前往西方取经;另外一条北道,以龟兹(今库车一带)为中心,由巴米扬开始一线向东传入。
传入时间:据史载,汉明帝永平七年(64),明帝夜梦金人飞入殿庭,第二天帝问梦于臣,太史傅毅回答说,陛下所梦的是西方之神,名叫佛。于是明帝派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到西域访求佛道。十年(67),蔡愔等于大月氏国遇中印度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并请得佛像经卷,以白马驮还洛阳。帝特为之建白马寺供他们活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者来华,并翻译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3、中国佛教主要分为三大系,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佛教中国化进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和三个方面、五个分点的结合,三个阶段:一是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这是佛教由传入到日趋兴盛阶段;二是隋唐阶段,这是佛教的鼎盛时期;三是宋元明清阶段,这是佛教由盛而衰的时期。
三个方面:方术灵神化 儒学化 老庄玄学
五个分点。。。。
4、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佛学主要依附于传统思想,并在与传统思想文化的交融中逐步得
到发展。具体地说,汉代的佛学主要依附神仙方术,魏晋时则主要依附玄学。佛教般若学派“六家七宗”的出现,既是玄学影响的结果,也是佛学企图摆脱对玄学的依附而建立自己思想体系的尝试。鸠摩罗什来华译出诸多佛教经论,使这种企图成为可能。僧肇在批判玄佛合流的基础上创建的较为完整的中国化的佛学体系,标志着魏晋玄佛合流的终结,并开了中国化佛学自成体系的相对独立发展的先河,把佛学的中国化推向了新的阶段。
5、印度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因文化背景全然不同,故被视为与当时流行的黄老神仙方术同类。佛教初传入中国,由于传入和翻译的佛经有限,时人对佛教缺乏认识,因此多数人以本国原有宗教思想来解释佛教。
汉代黄老方术思想盛行,所以人们就用其中的神仙思想来理解佛教,把佛教当作为黄老道术的一种,称佛教为“佛道”。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之风盛行,佛教深入士大夫阶层而迅速传播。两晋时期,因玄学风行全国,使般若学的研究也达到鼎盛,「般若」丰富了「玄学」的内涵,「玄学」也成为传播佛教教义的媒介,史称「格义佛教」
魏晋玄学的兴起,在思想领域为佛学特别是般若(智慧)学的阐释所利用,因而表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倾向,但佛学又极力保持着佛教独立的地位。同时,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也在交替的显现
甘肃敦煌莫高窟(前秦)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端】(北魏)是佛教艺术在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犍陀罗式,印度风格向中国风格转变)
6、见PPT
7佛教在中国的开展,是以佛典翻译事业为起端的
安世高与支娄迦谶是汉末二大译师,他们实际代表了印度佛教的两大系统。所以可以说中国一开始所接受的佛教便是兼具大小乘,这是中国佛教初传的特。
8毗道安大师为前秦时代最重要的高僧,博学多闻,被视为当时北方学界的领袖。创编《综理众经目录》,开中国佛教史上佛经目录的先河;制订寺院清规及僧尼轨范;统一沙门同为「释」姓。创立「本无宗」,承其学者为慧远。
淘宝运营
後秦时期,由于鸠摩罗什东入河西走廊武威再入长安(),而更加昌盛。鸠摩罗什在後秦姚兴的护持下大兴译经事业。弟子当中,出现了什门四杰,所译经籍种类遍於大小三藏教禅诸家,译业贡献之伟,为整个中国佛教史开创一个新纪元,被誉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首。
慧远,师从道安,是佛教宗派(净土宗)的开山祖师、创始人之一、庐山白莲社创始者。曾迎佛驮跋陀罗、僧伽提婆等印度高僧入庐山译经,开启南方译经的风潮。是禅净共修的初创者,後世尊为净土宗初祖。
净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因本宗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藉着弥陀本愿的他力,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又称为念佛宗。慧远创建了口念阿弥陀佛四字真经,即可往生阿弥陀佛主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理论和简便易行的修行方法。
天台宗:该宗是中国汉地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当时得到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
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该宗思想,虽称出自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 ,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qq实名制9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而继往开来的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政治、
经济、文化最强盛的朝代,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经典翻译、宗派竞立的巅峰时期,其影响不仅深入中国各阶层。
10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三年间(六二九)西行求法,历十七年而荣归,携回佛经五〇二夹六五七部,太宗为玄奘於大慈恩寺设译经院。玄奘十九年间译经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其数量之多,为历代诸家之冠,所译经论如《大般若经》、《大毗婆沙论》,卷数之多,亦为旷世钜作,而诸多唯识论著如《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的译出,使唯识在中国的发展,能形成系统,继由弟子窥基发扬而成宗立派。译经事业至玄奘已达於最高峰。
法相唯识宗在太宗的支持下创立(威海旅游识论时代的唯识思想,其实就是玄奘系的唯识思想,是以《成唯识论》为根本。这是唯识学在中国发展的高峰和辉煌时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
的佛学宗派--唯识宗(也叫法相宗法相唯识宗)正式成立,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禅宗的出现:禅宗又名佛心宗。教外别传。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特的本土佛教——汉族佛教(即禅宗)。禅宗完全是中国化的佛教。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
慧能是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慧能之后,禅宗又分五宗,将禅宗发扬光大,名扬海外。主张顿悟法要地下城与勇士双开“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
武则天实行一连串的佛教措施,开凿龙门石窟,对神秀大师的礼遇,使禅宗大盛,诏令新译《八十华严》,直接促成法藏创立华严宗。
华严宗:华严宗因奉《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其实际创始人法藏曾被武则天赐号“贤首”,后人称法藏为“贤首大师”,故又称“贤首宗”。该宗主要发挥“法界缘起”的旨趣,主要理论观点有:法界缘起、四法界说、六相圆融、十玄无碍、五教十宗等。
11、在武宗时,因个人极度的偏好道教长生之术,再加上道士赵归真、宰相李德裕的反佛
鼓动,终於进行一连串的毁佛事件,以会昌五年(八四五)最甚,总称「会昌法难」。这次的灭佛,使佛教受到严重的打击,佛教文化财,包括经藏典籍大多佚失。宣宗即位(八四七)後,立即下诏复兴佛教,尔後几代皇帝也相继护持。唯随著唐末王朝的日趋衰落,佛教的鼎盛时期也随之结束。
12、宋代是佛教被彻底中国化即儒学化的重要阶段。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元朝佛教与朝廷的关系密切,藏教虽受元朝帝室的崇信,民间则以禅、净二宗最为盛行
明朱元璋初为皇觉寺僧,宰相宋廉亦出身於寺院,故对佛教特别崇敬,也力图整顿佛教。此后,诸帝王无不奉佛,禅、净二宗与喇嘛教并行。
清朝王室崇信喇嘛教,以佛化政策统治了蒙、藏、汉三个不同的民族。朝廷在西藏以达赖
治前藏,以班禅治后藏,在蒙古各地赐封喇嘛「呼图克图」的尊号,将皇宫中的雍和宫改为喇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