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漳河西源
一.河流基本情况
空之轨迹攻略浊漳河西源流域地处北纬36o02′~36o54′,东经ll2o55′~ll3o44′夕问,北部、东部与浊漳河北源接壤,西与黄河流域的沁河为邻,南与浊漳河南源毗连,该区域水资源丰富,太焦铁路、沁沁铁路、208国道贯穿其中,交通便利。    河道发源于沁县漳源镇余岩村北,流经沁县定昌镇(县城)、段柳乡、新店镇,襄垣县厩亭镇、夏店镇、在古韩镇甘村与浊漳南源汇合进入浊漳河干流。在沁县漳河村建有水神庙,庙前有泉水出露,泉水在漳源村汇入浊漳河西源,当地习惯以此为浊漳西源之源。在沁县安家岭~襄垣夏店镇f拍匕村之间,河流流向大致为东南方向,付北~甘村河段流向为正东。浊漳西源河道全长8km,流域面积1669km。。梁家湾以上河道比降为11~2‰,梁家湾至后湾河道比降5~0.6‰,后湾~甘村段河道比降3~1‰。经过多年对河道的治理,河床相对稳定。
浊漳河西源主要支流有迎春河、圪芦河、白玉河、郭河、徐阳河、淤泥河等。
河床两岸一级及二级台地是沁县和襄垣县的主要耕地,河床内砂丘密布,河势·变化迅速,主流变化频繁迁徙不定,是典型的山区河流。
个性网名男生
二.流域地形地貌
浊漳河西源流域地形总体为北部高、南部低,东西两边高,中部河谷低。流域北部与浊漳河北源西汤河分水岭在海拔l400m---1500m之间;西部与沁河分水岭海拔1400m--1700m,最高为中段的伏牛山主峰,海拔1754m;南部与浊漳河南源的分水岭仅海拔llOOm---1150m;东部与浊漳北源分水岭在海拔l050m---1200m间。上游漳源村河床高程l000m左右,中游栋村、夏店河谷高程为927m、895m左右,与浊漳河南源汇合处河床高程850m左右。
浊漳河西源流域按地貌形态划分,流域内土山区约400km2、土石山区约570km2、石山区约440km2,河谷平川区占259km2左右。浊漳西源上游属砂页岩地层,产流条件较好。
三.气象
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区。一年内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由于受季风影响,降雨分布不均,降雨集中在夏季。多年平均降雨量590mm,实测最大801mm(1963年),最小299mm(1965年),丰枯比值为2.68,汛期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0
%。
毗流域全年日照时数在2600小时左右,平均年气温在8.9℃,最热在7月,最冷在1月,最大冻深为72c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能l500mm。
四.水文
浊漳河西源后湾水库设有基本水文站一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撤的有沁县二神口、襄垣县固村、襄垣县桥坡、襄垣县大黄庄水文站。
后湾水库实测年份为1952年-1955年、l957年-2000年,断面天然年径流均值为1.22亿m3,保证率20%、50%、75%、90%情况下天然年径流量分别为1.76亿m3、1.o9亿m3、0.69亿m3和0.32亿m3
浊漳河西源水资源总量为1.863亿m3,其中河川径流1.531亿m3。河流冰期为3个月左右,一般从“小雪”开始结冰,“惊蛰”解冻。    1993年8月发生的“93.8”暴雨,后湾水库以上24小时面雨量在120--178mm,东方神起解散原因
重现期约30--一60年,各水库都经历了50年一遇左右大洪水的考验,各水库虽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险情,但都发挥了重要的防洪减灾作用。
五.泥沙
后湾水库以上河床组成以中砂为主,水库以下以中砂、砂卵为主,有基岩出漏。多年平均天然输砂量134万吨,侵蚀模数为l031吨/km2
六.水力资源
浊漳西源水力资源现已开发400kW。 
七.旱、涝、碱灾害与水土流失
浊漳河西源流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和洪涝灾害。从史料记载看,以旱灾居多。自明成化8年(1472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8年中史料记载的大旱(沁县)竟有35次之多。浊漳河西源后湾、桥坡断面在1911年、l916年、l932年、l933年、l937年曾发生过洪峰流量超过900m3/s的较大洪水,最大洪峰2600m31s。1993年8月,在上游日降水量130mm,
西湖水库溢洪道泄量l70 m3/s。现在,干旱仍是本流域主要的灾害。但是,在以干旱为主的情况下,仍有局部洪涝和暴雨发生。浊漳西源干流沿岸有下湿地约2千hm2
八.河流水质
浊漳河西源上游(沁县城以上)及各支流水质良好无污染。在经过沁县县城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污染了河道,1988年对后湾水库水质监测结果,综合评价水库水质为5级,后湾水库水源仅可作为灌溉水源,不能作为渔业及生活饮用水源。近年,沁县造纸厂、沁县巾单厂等污染源已关闭,经过治理,后湾水库水质逐步好转。1998年检测后湾水库水质恢复到符合地面水3级标准;检测评价浊漳西源河长58.5km,其中37km符合地面水3级标准,21.5km河道水质仅符合4级水质标准。
九.社会经济情况
浊漳西源流域包含长治市所辖的沁县、襄垣、屯留、郊区、潞城五个县(市、区),约25万人。以沁县、襄垣、屯留3县为主,有17个乡镇1651 km2,郊区、潞城两区(市)流域面积仅18km2,该区域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有采煤、煤炭深加工、机械、食品等。
十.河道整治
建国几十年来,沁县、襄垣两县对浊漳河西源干流河道的治理和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也有深刻的教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沁县为把本县建成山西的“小江南",在浊漳河西源干流上修筑十余座土坝,试图把该县内河段建成“百里湖”。这样,为下游防洪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使两岸地下水位升  高造成土地盐碱化,最后不得不扒掉大多数土坝。近年来,治河中以疏浚河道和堤防  建设为主,使部分下湿地得到改造。特别是1998年以来,在长治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  浊漳河治理方案的指导下,对河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按20年一遇的标准进行规划  设计,统一治导线,共初步治理50km,改造和保护了大量河滩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十二.地域文化
在沁县县城西南、浊漳河西源右岸的二郎山顶,建有“南涅水石刻艺术陈列馆”,馆内收藏陈列着以南涅水石刻为主的各类石刻造像及图片资料1600余件,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一座民间石刻艺术专题陈列馆。“南涅水石刻’’发现于沁县城东北30km的南涅水村一座寺院遗址内,该处出土北魏璺三年(公元430年)至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六个世纪的石刻造像2139件,
是海内外罕见的艺术瑰宝。夜宴最后是谁杀死了皇后
在沁县城内尚有“御书楼”一座。清康熙帝以千字文数卷及其它手书字幅赐保和殿大学士、刑部尚书吴珙。吴珙受赐后在家乡沁县刻石建楼专藏,久传后世,现存康熙皇帝亲笔手书石刻44块1241字,极为珍贵。
曾作为朝廷贡品的“沁州黄”小米,就产于沁县次村乡檀山一带,1919年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近年来多次在全国赛米会上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