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论
    解脱论
 
在吠陀时代后期出现的奥义书哲学追求梵我同一,沙门思潮中的佛教和耆那教追求摆脱轮回,都是属解脱为目标,属于出世法。佛教和耆那教否定吠陀经典和婆罗门的权威性,反对杀生祭祀,因而受到婆罗门教的排斥。《摩诃婆罗多》中的解脱论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数论瑜伽。数论和瑜伽在印度起源很早,在史诗时期也吸收奥义书和沙门思潮的思想营养,获得较大发展。
解脱论的思想出发点是认为世界永远充满苦难。这是出世法与入世法的重要思想差别。入世法认为世界既有痛苦。也有快乐。人可“通过履行正法,克服痛苦,获取快乐。即使今生遭逢不幸和痛苦,也能行善积德,追求来世幸福。而出世法认为执著世俗生话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和平篇》第316章中,那罗陀引用永童仙人的话,鼓励苏迦追求解脱:“人永远受到衰
老和死亡追逐,在轮回中受煎熬,你怎么还不觉醒?以有害为有益,以无常为永恒,以虚妄为目标,你怎么还不觉醒?
犹如作茧自缚,你陷入自己制造的种种愚痴行为中,怎么还不觉醒?”甚至人的身体也只是一个臭皮囊,“用骨骼支撑,用筋腱连接,用血肉涂抹,用皮肤包装,充瞒粪尿的臭味,受衰老和忧愁侵袭,成为疾病的滋生地,软弱无力,充满忧性,变化无常。你要抛弃众生的这个寓所(身体)。”
 
解脱的方法是分清灵魂和身体。数论哲学主要是提出二十五谛说。身体由二十四谛构成,灵魂是第二十五谛。二十四谛是指原初物质(又称未显者)、大(又称觉)、我慢(自我意识)、心(思想)、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和身)高三百日誓词、五种感官对象(、声、香、味和触)、五种行动器官(语言、双手、双脚、肛门和生殖器)和五大元素三本考研(空、风、火、水和地)。第二十五谛灵魂又称自我、原人或知领域者。应该注意到,数论在史诗时期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因此,《和平篇》中各家对二十五谛及其演化次序的描述互有差异,使用的术语或术
语的含义也不尽一致。但它们体现的解脱原理是相同的.即一个人应该认同灵魂。而不应该认同身体和感官。
 
按照数论的二十四谛,人的身体由原初物质演化出的各种因素构成.其中既有物质因素,也有精神因素。人通过感官感知对象,心(思想)在感知中起怀疑和思考的作用,觉(智能或智慧)在感知中起判断和确立的作用。而数论又在二十四谛(身体)之外确立一个独立的第二十五谛(灵魂)。这样,数论认为人的自我是灵魂.而人出于无知,将身体认作自我。自我认同身体,受身体束缚,不断从事行动,也就带着业报,陷入生死轮回之中。解脱的方法便是让自我(灵魂)彻底摆脱身体的束缚。采取苦行者的弃世方式,摒弃一切行动,断绝一切善业或恶业.也就摆脱轮回转生。
寒窑赋
瑜伽在印度是一种古老的修炼身心的方法。它常常与严酷的苦行相结合,被认为能获得神奇的力量(“神通”)。在《摩诃婆罗多》的叙事部分中,能见到瑜伽的这种功能。而在论述解脱法的篇章中.它与数论关系紧密。是实现解脱的重要途径。在《和平篇》第289章中,毗
湿摩说:“瑜伽依据亲证,数论依据经典,两者的原理我都认同:”在第293章中,极裕仙人说:“瑜伽行者看到的一切,数论者也都发现。认为数论和瑜伽一致,这样的人是智者。”在第304章中。耶若优吉耶也说:“数论知识无与伦比.瑜伽力量无与伦比,相传两者的行为一致,共同达到解脱。”
王烁背景
 
所谓“瑜伽依据亲证”,也就是依靠禅定,亲证灵魂。在第294章中。极裕仙人对此有比较充分的描述。他认为“在瑜伽实践中,禅是瑜伽的至高力量”。禅分为两种:“一种是凝思静虑,另一种是控制呼吸”。瑜伽行者“所有的时间都集中思想”,“依靠思想,从感官对象撤回感官,通过二十二种运气方式,激发超越二十四谛的是灵魂”,由此“认知灵魂”。说得更具体一些,也就是“用思想抑制各种感官”,“用智慧抑制思想,寂然不动如岩石”,“如木桩。如高山”,”不听,不嗅,不品尝,不看,不感知触觉,不怀有想法,不赞同什么,不意识到什么,如同木头”。“一旦达到这种状态,他就会看到灵魂”。“自身中的灵魂看似无烟的火焰,光辉的太阳.空中的电火”。
>蔡紫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