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男明星2021年第3期 NEW MEDIA RESEARCH
8
nmrmagz @126
库尔特·考夫卡认为,个体所发生的每一个行为均会受到其行为发生时,所处场域的影响。场域既包括物理场域,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因素。移动新闻直播作为内容与新场域(移动直播平台如抖音、快手等)的融合,它给新闻内容的呈现带来了全新的叙事方式。但在业界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内容呈现表象化、叙事逻辑混乱、语态不适等一系列问题。这主要归因于媒介人员融媒体思维意识的滞后,即采制人员的思维滞后于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以往对于移动新闻直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案研究或是停留在事物的介绍层面。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研究内容缺乏扎根性,针对性,实用性较低。因此,本文旨在研究移动新闻直播的新闻叙事场域及叙事方式的新变,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实用性的思路。以此为业界人员提供现实性、扎根性的理论指导。
1  新闻叙事场域的变化
1.1  关系:平等、平视关系的构建
移动新闻直播在叙事主体与用户(观众)之间构建出了平等、自由的交流态势。用户通过互联网的虚拟
场景遮蔽了身份、阶层的差异,建构出了一个主播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平等关系,实现了用户平等话语权的“自我赋权”。并且在叙事主
体与用户的不断互动中,这种“自我赋权”会被进
一步强化。在移动新闻直播中,现场记者在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限知视角传递现场信息和叙述事件的过程。加之直播过程中的不稳定性、突发性因素,叙述者难以全面的了解、讲述事件的全貌及所有细 节[1]。因此,记者的信息“垄断地位”及自身的优越感将逐渐丧失,最终被迫与用户平视,即用户获得了与叙事主体的平等地位。同时,移动新闻直播也在进一步依托手机媒介,从视觉距离(人与手机的视距约为0.3米,这属于亲密距离的范围)、呈现构图(亲人、朋友式的视频画面呈现)及后台场景(处于后台场景中,可消解距离过于接近所导致的紧张、焦虑的情绪)等方面,来构建叙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亲密关系。1.2  时间:自然、平和的叙事节奏
移动新闻直播叙事的“场景模式”使事件的叙事节奏降低。场景模式即故事的时间长度与故事叙事的时间长度等同。概括模式即故事叙事的时间长度小于故事的时间长度[2]。传统的电视新闻直播常以“概括模式”来叙述整个事件的因果逻辑链条,即以省略、停顿以及概括等方式对叙事时长进行压缩,以此加大叙事跨度,提升叙事节奏。这是由于传统电视新闻直播的节目形式以及有限的报道资源决定的。但在直播时代,内容的生产与播送不再占用频谱资源、不受许可限制、不再需要向广电总局
移动新闻直播:场域新变下新闻叙事的重构
李古淞
肉桂茶属于高档茶吗摘  要  移动直播平台作为新的新闻叙事窗口,势必会使传统的新闻叙事场域(场域内的时间、空间、关系)产生新变,由此衍生出新的叙事逻辑与表征逻辑。从叙事场域的变化看,叙事者与受众形成了平等的交流态势;新闻叙事的“场域模式”使叙事节奏变得自然平和;叙事空间的互动性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介入欲望。从叙事方式的变化看,移动新闻直播的叙事动力从“时间”转变为“悬疑”;全知视角和限制视角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出了平等、互相尊重的叙事关系,同时也全面地展现了新闻事件的全貌;观众的互动过程成为了新闻叙事内容的一部分。
关键词  移动新闻直播;叙事;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3-0008-03作者简介:李古淞,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应用传播学、传播心理学。
DOI:10.16604/jki.issn2096-0360.2021.03.003
THEORY RESEARCH 理论研究
申请以及内容制作的成本大大降低,这就决定了直播叙事无需压缩话语时长,即实现了故事时间与话语时间的同步。这使移动新闻直播的叙事更加具有“记叙文”的特,叙事节奏也大幅降低。相对较慢的叙事节奏不仅使新闻事件的叙事有了轻快、自然的起伏,还能够有效缓解单一叙事带来的审美疲劳。
张雨生怎么死的1.3  空间:互动、自由的叙事场域
移动新闻直播打破了电视新闻直播的封闭性传播模式,满足了观众对新闻事件的介入欲望,即与信息输出者进行互动、沟通的渴望。传统电视新闻直播的内容输出属于封闭性的单向信息流传播,记者与观众位于信息传播链的两端,处于一种“社交分离”的状态。两者在信息传播中承担的角也是固定的、单一的。但移动终端的流量保证和大规模普及,为新闻直播叙事构建出了全新的叙述语境,即一种公开、多元、互动的叙事空间。一方面,平台给与了记者与用户自由发言的机会,实现了主动的、自由的“电子民主”。此时,受众也成为了重要的新闻叙事主体之一。另一方面,场域中叙事主体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将形成两个信息的交流场域。这两个场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牵制,最终实现用户活跃度的提升和信息传播内容的多元化走向,即用户导致话题内容的无限延伸[3]。需要注意的是,当叙事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时,对于同一事件就会产生出纷繁复杂的态度,因此无论是叙事主体或是用户,都必须对其进行仔细的辨析。
2  新闻叙事方式的变化
2.1  叙事动力:悬念为主要驱动力
移动新闻直播最主要的叙事动力是悬念,即让悬念带动对未知真相的探索。悬念是由紧张和疑问这两个情感要素共同构成的[4]。紧张源于重大事件的影响力,影响力既源于事件本身的重要性,也源于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节点或事实的重要性。疑问则源于一种意欲回答问题和闭合开放模式的智利需求[5]。在移动新闻直播过程中,观众对事件的疑问具有某种终极彩,即在事实发生前,一切都是未知的。并且新闻事实的发展事态不断变化,使观众闭合开放模式的智利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由此,一种尘埃未落定之感便不断促使媒体进行报道。2016年7月,《新京报》通过腾讯新闻客户端对北京丰台西路等积水内涝区进行移动新闻直播(北京内涝关乎千万人的利益),并对人们心存疑虑的北京各区域积水情况、救灾信息等情况进行重点直播(不断消解受众对事态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事件的疑虑)。最终此场新闻直播的观看人数超过了296万。
2.2  叙事角度:全知视角与限知角度相结合
不同的叙事视角会引起观众不同的感知反应和情感效果[6]。碍于版面、时间的限制,传统的电视新闻直播常以“全知视角”讲述新闻。全知视角是一种全景式、全方位描述的大视角,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刻的剖析,以此挖掘新闻事件的本质[7]。但这种带有“俯视性”的视角往往会拉远叙事文本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受众产生压迫感、紧张感,甚至不信任感。在移动新闻直播中,事件的发生与播送具有同
步性,因此“限知”视角是记者讲述新闻的主要视角。这种视角能构建出新闻发生的真实、自然的场景,新闻叙述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但新闻事件的叙述可能会流于表面化、浅层化。因此在移动新闻直播中,叙事者常以全知视角(这里的全知视角是相对的,是由多维度的限知视角组合而成。)与限知视角相结合的方式讲述新闻,即让观众客观、全面、立体的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叙述方式也要体现对观众的尊重。在2016年7月,腾讯新闻派出“追洪小组”奔赴长江水患的抗洪前线,运用多维度镜头对各区域的降水积雨、受灾、居民安置以及官兵抢险抗洪等情况进行报道。每个镜头都极具亲历感,整个报道也富有全面性、真实感。
2.3  叙事内容:发散性的叙事内容
移动新闻直播的叙事内容是发散性的,既包括新闻事件本身,也包括用户与用户、叙事主体与用户在互动中产生的其他内容。能够成为叙事内容的有效互动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观众对新闻直播的内容以及评论区的内容展开的提问与补充。一方面,观众能够对新闻直播呈现出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以此引导新闻叙事的方向;另一方面,新闻直播的受众可能兼具观众、新闻事件当事人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等多个角,他们会在评论区中对新闻内容的盲点进行补充。记者对观众的问题做出实时的回答,不仅能够满足受众对新闻叙述的参与、介入的欲望,还能够不断发现新的新闻线索。
第二类是观众在观看完整个新闻事件后,具有渴望与他人分享内心情绪并得到响应的互动需要。这样的互动以统一的新闻事实为基础,极易产生“共情效应”。2016年7月,在“安徽芜湖随军抗洪”的直播报道中,报道了一线官兵在酷热的高温下为生命奔波的救援场景,许多观众在评论区中为抗洪战士加油、鼓劲。这种场景既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绪,引发“共情效应”,同时也成为了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9
nmrmagz@126
2021年第3期 NEW MEDIA RESEARCH
吴莫愁 伊能静
10
nmrmagz @126
3  移动新闻直播的叙事发展思路
罗钢
3.1  叙事逻辑:及时性、层次感的叙事逻辑
在移动新闻直播中,事件的发生与播送具有同步性。因此其内容呈现在单位时间内会出现有效信息密
度不足、信息冗长、专业性及内容关联度较低的情况,非常容易出现“信息泡沫”。因此移动新闻直播在内容的规划上要“精耕细作”。首先,时间较长的直播应该以直播内容为划分依据,分阶段的设置直播主题,把内容呈现的即时性体现在细节中。其次,可以分阶段制定直播预告文本以及可视化的内容总结。直播预告可以对观众设置“悬念”,吸引受众的兴趣,增强受众黏度。可视化总结可以让不同时段进来的观众了解已经播完的内容,弥补稍纵即逝的遗憾。再次,在直播结束后可设置周边话题,拓展内容传播的广度。如新华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阅兵直播报道中,依据实时的直播内容,三次修改直播标题,六次更换直播封面,将内容呈现的即时性体现在细节中。在直播结束后,新华社还积极设置与阅兵相关的周边话题,以此实现了话题的延续,拓展了信息传播的 广度。
3.2  叙事场景:“全感官”的在场感
移动新闻直播需要为用户构建“全感官”的在场感。目前移动新闻直播所采用的主流成像技术为5G+4K+VR、AR 等虚拟现实技术,以此增强受众的“亲临感”。如“武汉洪水VR 全景直播”采用航拍与地面拍摄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南湖地区、汉口江滩等地的全景图像。观众则通过VR 眼镜进行观看。但这种成像技术依然处于限知的视角。一方面视角单一,盲点较多,不能从整体上观察事件发生的整个面貌。另一方面,时间相对滞后,时效性较差。但全息图技术(即一种二维物体上的三维表示)可记录、呈现物体的形状、尺寸、对比度及亮度等信息,这将会给移动新闻直播的内容呈现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从内容呈现上看,全息图能够呈现物体的三维立体影像以及局部的细节信息。从感官上,东京
大学前沿科学院研究所研发出了全息图视触觉技术,用超声波将触觉传送到皮肤上,由此可让使用者全感官的接触全息影像。并且这种图像呈现技术在使用上更加便利、智能,因此全息图新闻也终将重新定义未来新闻的输出形态。3.3  叙事互动:多样、精准的互动
在移动新闻直播中,传统的互动场景和互动形式拘泥于评论区及文字。形式单一的互动场景、平淡无味的交流形式使场景中的社交互动效果大大折扣。因此需要从技术和形式上构建新型的社交互动
场景,以此增加用户黏性,提高直播的影响力、传播力。在技术层面上,首先运用大数据、算法等智能技术对用户评论区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以及整理。一方面,挖掘观众不同的需求点,对于已经解释过的、介绍过的信息应给与及时的推送。对于受众新形成的、具有焦点性的信息需求,需及时反映给直播记者及团队,记者和团队也将根据需求点进行叙事方向及策略上的调整。另一方面,可对用户进行“画像”,了解不同观众的喜好,即内容类型、接受方式的偏好。以此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的个性化推送。在形式上,可以在直播中设置网络投票、答题弹窗、VR 特效等互动模式,增加内容互动的“可玩性”,以此增强观众的兴趣。以大数据、算法为基础的互动模式,不仅搭建了用户与记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还能够极大地提升互动的有效性。
4  结语
以移动新闻直播为基点探讨科技对叙事的赋能,其意义不在于移动新闻直播本身,而是通过“以小见大”
的方式,来窥视媒介叙事发展的潮流,即媒介技术决定叙事能力,叙事方式又促进媒介技术的发展。以科技为驱动力,“物”与“物”的碰撞、融合势必会带来新的生产方式,也会极大地延展内容呈现的可能性。至此,媒介人员能力的现实指向不再是“采、写、编、评”,而是一种融媒体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思维。因此,跨领域、跨学科的职业技能的综合建设已经成为了当下必须研究的现实 命题。
参考文献
[1]石艳红.21世纪的网上新闻工作者[J].新闻通讯,1999
(4):8-9.
[2]孙振虎,唐中科.叙事学视角下的电视现场直播信号:以黄圣依个人简历
CCTV日本地震报道中对NHK直播信号使用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6):56-59.
[3]詹晨林.移动新闻直播的叙事特点与语态创新[J].新闻战
线,2017(16):86-88.
[4]聂欣如.电影悬念的产生:以影片《精神病患者》和《化
装杀人》为例[J].世界电影,2004(5):22-40.[5]罗伯特·C·艾伦.重组话语频道[M].麦永雄,柏敬泽,
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9.
[6]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58.
[7]杨先顺.试论新闻写作的叙事角度[J].新闻大学,2001
(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