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兽的来历
春节“年兽”的来历
春节的〔传奇〕——驱逐年兽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狠异样。“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损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损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整理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处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肯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非凡。可她仍旧连续劝告,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觉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
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狼狈逃蹿了。 秦牛正威
其次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稳无恙非常诧异。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连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利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四周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逐年兽的方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从今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传统风俗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风俗寄予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清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处处洋溢着欢高兴喜搞卫生、干洁净净迎新春的快乐气氛。 太原景点排行榜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致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妙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风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头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都作了论述。 中国机长的真实故事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依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
中。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爱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观赏性和有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宠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妙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饰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美妙将来的祝福。为了更充分地表达这种憧憬和祝福,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美好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4、〔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很多兴盛快乐的喜庆剪纸的来历
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实的风俗和信仰,寄予着他们对将来的盼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盛》、《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年画、以满意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妙愿望。 我国消失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
我国现今我国〔保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按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好玩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进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
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林丹和谢杏芳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盼着新的一年吉利如意。这种风俗后来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日,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