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大自然赋予人们许多美丽的景;甜蜜的爱情,浓厚的友情,浓郁的亲情,多彩的事业,快乐的工作……构筑了我们的温馨、幸福的生活。然而,假如失去了健康,这一切都将黯然失。但凡活着,我们无不衷心祈愿自己和亲人、友人的健康。试想一下,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又怎能离得了健康!从百姓祭天求神消灾除病到帝王寻求长生不老药,从远古时代神农氏为民治病到今日医学的高度发达,无不说明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渴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心理健康更是对个人生活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平稳定趁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一句话,个体身心健康,乃是人生幸福之源;全民身心健康,乃是国家富强之本。
第一节徐熙颜图片 健康的演变
健康观是人们对健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看,人类的健康观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一、传统健康观
健康观的演变实际上是人类对健康对立物——疾病的形成原因、方法以及预防手段不断探索并认识的过程。总的来说,人类的传统健康观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神赋说
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年代,人们以自制的简陋工具对抗着来自大自然、来看破飞禽猛兽、来自饥饿寒冷的威胁,死亡随时可能发生。面对雷雨闪电、生老病死,他们一无所知,束手无策。因此,他们认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背后主宰着一切。如疾病是这种神秘的力量对作恶之人的惩罚,要想摆脱疾病,就要征求它的意见。所以当时对疾病的主要是求神问卜,一些有效的方法也总以巫术面孔出现。
2.失衡说
这种观点认为,人体内蕴含着某些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平时,它们处于平衡共存的状态,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机体就出现疾病的症状。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说,认为人体内有血液、粘液、黄胆法、黑胆法四种液体,并以四种液体比例的平衡和失衡作为健康与否的标准。古罗马名医盖伦认为体液的败坏是疾病的原因,但
他又认为体液之所以发生改变是由于神的意志,这种看法依然未摆脱古代神灵说法的束缚。我国传统医学也早就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理论,用对立统一的哲学概念去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这说明医学逐渐从巫术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
3.生物观
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生物学、遗传学、细菌学、病理学等的相继形成,加上显微镜等医疗器械的发明创造,人们开始从系统、器官、细胞分子水平探索生命的奥秘,寻求导致有机体丧失某些功能、引起疾病变化的原因,并研究相应的方法,结果形成了健康的生理功能观,并持续影响至今。美国学者鲍斯(Boorse)指出:凡是与健康不一致的都是疾病……健康是正常的功能活动,这里的正常状态是统计学的,功能是生物学的。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以这种医学标准来评价一个人健康与否,即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就是所谓的健康。
总之,传统观念中人们一直将没有身体疾病称之为健康。健康与不健康、没有疾病与出现疾病成为理所当然的反义词。
二、现代健康观
20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后,人类的疾病类型和死亡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发现,半个多世纪来人类的死亡原因已由单致病因向多致病因转变,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和医学手段在大量新出现的医学问题面前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挑战,激烈的竞争,快速的节奏,无不使人感到巨大的压力,这些都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在对健康的看法及对健康机理的认识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被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所替代,现代健康观念由此得以确立。
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指的是有机体的一种机能状态,一般指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所谓机能正常指的是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与其环境(指与有机体发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系统)能保持良好的适应。所谓适应,指有机体与环境能保持适度的动态平衡。适应作为一种机能状态,具有复杂的多种多样性,既有消极与积极、简单与复杂、低级与高级之分,又有生理、心理、社会之别。因此,从现代健康观的角度看,完整意义上的健康无疑是个体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的成立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又对健康的含义作了重申:“朗朗不仅是没有身体产生和虚弱,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这就是说,仅仅具备了没有残疾、没有患病、身体结实这样的条件还不能代表真正的健康,一个人的完整健康应当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完满状态。由此,保护和增进健康也就不再只是医疗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成了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因此,简单地说,健康就等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换言之,一个人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第二节 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既然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构成,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与实质
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提出过各自不同的看法:
苦瓜炒蛋的做法步骤1929年,第三次全美儿童健康及保护会议召开,与会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在其适应过程中,能发挥其最高的智能而获得满足、感觉愉快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其社会中,能谨慎其行为,并有敢于面对现实人生的能力。”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主体在这种状况下能作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状况,不仅是没有疾病。”
八卦网站精神病学家麦灵格(Menninger北京满分作文)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与环境想到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即快乐的适应情况。”
我国学者冯忠良等认为:“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
以上是学者们力图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什么叫心理健康。此外还有另一种定义方式,即具体描述心理健康所应具备的表现,比如心理学家杰何达(Jahoda)将心理健康分为高低两个层次。她认为,一个人即使没有任何行为问题或情绪紊乱,也仍可能是一具没有目的的躯壳。这样的人至多只能说是“消极的心理健康”。由此,她提出“积极的心理健康”概念,即不仅没有心理上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追求高层次需要满足,追求生活的意义。这种“积极的心理健康”个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自我认知的态度。能够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分析,能够正确判断自己的体验、感情、行为。
(2)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人生,努力进取,去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3)统一、的人格。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有整体的认识,能有效处理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保持均衡状态。
(4)自我调控能力。在外界的刺激和压力、他人的意志面前,保持自我判断的能力,能够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5)对现实的感知能力。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不会在现实中迷失方向。
(6)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善于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并积极地改变环境,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生存。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呢?事实上,尽管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琳琅满目,但我们仍然能够从以上的例举中出它们的若干共同点:其一,基本上都承认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其二,大都视心理健康为一种内外协调统一的良好状态;其三,都把适应(尤其是社会适应)良好看作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或重要特征;其四,都强调心理健康是具有
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基于此共同点,我们可以对已有的心理健康定义进行整合并重新做出这样的界定:所谓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体在与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内外条件许可范围内,能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结构,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作为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其最终的规定性是个体与其存在的内外环境能保持一种正常或良好的适应。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本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它来表示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心理健康意义上的适应,是指主体能够通过自身调节系统做出积极而能动的反应,从而使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因此,从心理的能动反映论出发,心理健康的实质也可以说就是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因此可以认为,适应就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就显性表现来看,心理健康状态是个体的适应状态;就隐性机制来看,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心理功能不断发挥与调节的过程。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由于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含义有不尽相同的看法,因而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也
就不完全一致。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获得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些共同的认识。
(一)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同看法
和心理健康的定义一样,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学者都曾发表过不尽相同的看法。
马斯洛和密特曼(Maslow & Mittelman)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对自己有充分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谭峻鹏(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
(9)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是:
(1)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
(3)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
(4)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
(5)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
(6)精神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的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五快”、“三良”。“五快”指食得快、便得快、说得快、走得快;“三良”指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