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全部将领哪位歼灭日军人数最多
梦见母亲去世核心提示: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第一次把自由勋章授予一位中国人,他就是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歼灭日军最多的薛岳将军。
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第一次把自由勋章授予一位中国人,他就是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歼灭日军最多的薛岳将军。他在抗战期间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10余万人。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曾经是老战友也是老对手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对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大力称赞: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永垂不朽。
薛岳,字伯陵,出生于1896年12月27日,广东韶关人,原名薛仰岳,因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薛岳父亲为其起名为仰岳,希望他能像岳飞一样,成为民族英雄。他后改名为薛岳,寓意不仅仰慕岳飞,更要身体力行。他父亲非常重视对儿女的培养,他时常教导儿子要立志习武,长大精忠报国。薛家家训就是:克复汉族,惟武是尚,经生坐谭,无当大局,亟需习戎,以应时变。可见父亲对儿子的迫切希望。
禁忌女孩娜诺为什么不会死传闻中的陈芊芊结局
薛岳是抗战期间唯一被喻为抗日“战神”的将领,官授陆军一级上将。他历任贵州省主席、抗日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主席等职。
1921年,26岁的薛岳任职大元帅府警卫团第1营中校营长。此时,孙中山与陈炯明的政治分歧,几经波澜,最终彻底分裂。同年5月4日,孙中山以陆海空军大元帅名义下达北伐令,薛岳随孙中山赴广东韶关。不料陈炯明部下突然发动兵变占领广州,并向孙中山致电,要求恢复陈炯明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职务。6月1日,深知陈炯明不会加害于他的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毅然回到广州,准备劝服陈炯明及其部下,但是无人响应。孙中山此时在广州已经没有任何权力了,但是陈炯明部下嫌其赖在广州不走,索性决定使用计谋赶走孙中山。
6月15日傍晚,率警卫营护卫孙先生夫妇下榻粤秀楼的薛岳收到情报,陈炯明部下叶举计划当夜采取军事行动。他马上告知孙中山秘书林直勉、参军林树巍,请他们火速通报孙中山,并请先生乔装成出夜诊的医生,趁天黑通过陈军哨站,直奔广州天字码头,登上永丰舰。
当晚,陈炯明所部叶举果然对总统府采取军事行动,集结士兵2万多人,而驻守大元帅府的
警卫部队只有800多人,情况十分危急。然而薛岳指挥若定,将宋庆龄平安地撤离到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并率所部以少敌众击退对方多次攻势。
光猫怎么设置wifi期间陈炯明部下向孙中山提出谈判要求,鉴于北方徐世昌已经下台,请孙中山兑现当初他与徐世昌一齐下台的诺言,被孙中山拒绝。孙中山仍然坚持留在中山舰上,与岸上的陈部交火。他迟迟不愿意离去,因为他期望广州城内很快发生他所期待的变化,以及能够获得广州民众舆论的支持,可惜陈炯明民望甚高,当地很多舆论指责孙中山向广州城内发炮,杀害无辜市民。根据梁基永先生发表在《羊城晚报》2011年11月13日B0版的一篇文章《“孙大炮”名不虚传》,将当时发炮细节描述如下:“船驶到白鹅潭中央,孙下令开炮,由于没有海军总长的命令,加上顾虑伤及城内民众,船上没有人敢动手,据文献记载,孙中山‘亲发数炮’,又督促炮手连发七十余炮。--孙中山早年被人称为‘孙大炮’,这下子,倒真是名下无虚了。但孙放炮后,陆上部队并没有响应动手。”
陈炯明部下其实也并无心攻占总统府,双方的大元帅府战斗不温不火地打了三天三夜,直到18日晚,薛岳率领残存的200多名士兵突围而去。薛岳这一仗,以寡敌众,成功帮助孙中山、宋庆龄脱险,令孙中山刮目相看。
众所周知,“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日军倾注兵力最多的战役。据战后搜集的日军情报文件证明,日军在此役部署兵力时已经捉襟见肘,连日本本土仅留的一个近卫师团,也待命随时增援武汉大战。
大学生实习报告1938年7月,日军开始进攻武汉外围。大战总司令为畑俊六大将,投入陆海空三军35万兵力,调动飞机500余架,军舰120余艘,增调40万大军配合作战。作战经费是日军侵华以来所有战役中最高的一次,高达32.5亿日元。日军大本营陆军部文件记载:“陆军为武汉作战倾注了全力,没有应变之余力。”8月22日,日军大本营下达188号、参谋总长第250号命令,做出两点指示:首先,务必攻占汉口附近地区;其次,把蒋政权逐出中原。日本天皇的命令明确表示:“此次大战所期待的是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新冠转阴了还会传染吗
国民政府方面也严阵以待,全国总动员调集全部海空军,统计有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陆军120个师总兵力约110万人。蒋介石亲临一线指挥,并在中央广播电台发表讲话:“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抗战爆发以来,已经作战的经历,足以证明在阵地战上我军力量之坚强,将士作战之勇敢无畏。”
此次战役是冈村宁次和薛岳的对决,号称“三羽乌”之一在日军界享有极高声誉的日本陆军上将冈村宁次,遇到薛岳将军却飞不起来了。
薛岳负责指挥九江至南昌以及鄱阳湖周围战事,在德安、瑞昌、庐山地区部署了7个军的兵力,摆出“反八字形”的阵势,静待冈村宁次的第11军来犯。
两军很快进入对攻战,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呈胶着战,由于中日两军双方在每个山头、每个村庄都要反复搏杀,甚至一日数易其手,致使前来助战的日军飞机因双方绞成一团而不敢投弹。薛岳所部借此机会,戏弄日军。有几次日机空投弹药和粮食时,第4军和第74军的官兵在白布中间贴上红布圆心,制作假日军旗,铺在地面,引诱日机将给养空投到我军阵地上,使日军供给陷入混乱。
8月3日,日军第106师团沿南浔铁路南下进攻南昌,在金官桥遭到薛岳部队迎头痛击,薛岳严令参战部队不能逃跑,否则决!日军随后以战车、飞机和大炮配合步兵强攻,兼以施放毒气,都不能逾越阵地雷池半步!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持续到15日,双方均死伤惨重。据后来缴获的敌军日记记载:“几次进攻中,庐山上的如雨点般从天而降,皇军大受威胁。”有士兵在日记里写道:“庐山是支那名胜之地,‘不识庐山真面目’名不虚传,
皇军在此遭到支那军精锐部队第19师的坚强抵抗,前所未有的激战,中队、小队长死亡很多,战斗仍在艰苦进行,与家人团聚的希望是渺茫的。”
日军虽然装备良好,但数量有限,尤其是兵源补充困难。战斗进行到9月下旬,薛岳审时度势后,决定与日军相持到底。他指挥第十五集团军在汨罗江南岸运用诱敌深入战术,一次就歼灭日军2000余人。这一下,忧愁的跷跷板重心倒向了冈村宁次。他苦着脸思考着对付中国军队的良策,越想越觉得拖下去凶多吉少,伤亡会更大。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此次出征作战,碰到的是一个硬钉子,这个对手不好对付。因此,他决定撤退。10月5日,全线撤退的命令下达后,日军慌张后退。
随着当地气温不断下降,冈村宁次站在庐山的峻岭峰峦上,看到自己部队被薛岳所部像春藤一样缠住毫无进展,于是决定撤退。
薛岳下令各部队于10月6日开始猛攻,这次反攻一直持续到10日才结束。除日军10师团有千余人逃脱之外,其余日军万余人全部被歼,俘虏300余人。这是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首次全歼日军一个师团,而一直到武汉保卫战结束,日军最终也未能全歼我军一个师。
武汉保卫战,第74军打出中华儿女的骄傲,全国民众欢欣鼓舞,田汉作词、任光谱曲,创作了74军军歌,激励更多的抗日英雄。“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欧战爆发。日军为适应新的世界战争局势,决定加速解决对华战事,第一次长沙会战在这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拉开了帷幕。
薛岳将军因为长沙会战而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知道,薛岳将军求战心切,为了争取蒋介石抗日的军令,竟然不听从蒋介石的电话命令。
1939年秋,蒋介石对第一次长沙会战高度重视,几乎每天都会与薛岳通电话商议军事。为了争取蒋介石“对日寇迎头痛击”的军令,薛岳那一段时间几乎每次与之通话都会表达自己坚决抗敌、死而后已的决心。蒋介石开始还耐心地与薛岳通话,劝他“稍安勿躁,静待时机”,后来看到薛岳犟脾气上来了,就索性不再理会薛岳的电话了。
求战心切的薛岳,心急如焚,灵机一动直接打电话给宋美龄,他说:“请转告委员长,敌人再敢向我长沙逼近一步,我就要立即开打了!”
宋美龄立即将此话转告蒋介石,这回轮到蒋介石着急了,他连续向薛岳打电话,但薛岳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听电话,还让参谋人员回话说:“薛长官上前沿阵地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此时,薛岳已经打响了长沙会战的第一,并慨然立下军令状:“如果湖南战胜,是国家和委员长之福;如果战败,我就自杀以谢国人!”
当时日军成立了对华派遣军司令部,西尾寿造为总司令,板垣征四郎为总参谋长,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负责战地指挥。日军全力出击,动用了6个师团地面部队及两个大队的海军陆战队共10余万人,海军出动12艘兵舰和100艘汽艇,空军则出动100多架飞机。
国军方面,由薛岳代第九战区司令,罗卓英为前敌总司令,在湖南集中了5个集团军,共14个军,总兵力近18万人。
薛岳当时向全军号令:“我若在战斗中阵亡,立即由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将军替代我指挥战斗,各级军师旅团,直到营连排班,都要明确,第一号指挥官若阵亡了就由谁来接替指挥,军人为保卫国家而沙场捐躯,死而无憾。”
1939年9月17日,日军分四路向长沙进攻,水陆齐发。9月23日,日军调集80门重炮瞄准
新墙河南岸、王街坊、七步塘等,向国军阵地发起猛攻,5000名日军强渡成功。薛岳急命守兵坚守碉堡,不能再让日军前进半步。日军进攻受阻后放飞装有毒气的气球,居高临下指挥炮兵射击,继而施放毒气,接着又派飞机狂轰滥炸。这一波攻势之后,6000名日军蜂拥而至向前冲锋。没有戴防毒面具的国军战士们纷纷中毒,但仍坚守在充满毒气的阵地里。他们与戴着防毒面具的日军展开生死搏斗,新墙河上漂满了浮尸,鲜血染红了河水。激战多时,终不敌日军,被迫撤退。国军第60师撤到汨罗江新市南岸一带集结。
9月26日,原本退到汨罗江一线的国军,依薛岳所定作战计划缓缓退后,这并未引起日军的怀疑,日军第3师团不知是计,一路向前进逼湘阴,第3师团前进到栗桥,第13师团直抵福临铺。国军一路佯装败退,实际在配合友军随时准备“瓮中捉鳖”。到10月2日,薛岳一声令下,以逸待劳的国军终于开始全面反攻,猛烈围攻日军,毫无准备的日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据何应钦《八年抗战》的描绘,我军跟踪追击,加上当地武装民众起协同作战,敌人望风崩溃,死伤4万人上下。到了10月6日,我军恢复阵地秩序,并继续朝岳阳进攻。
“长沙会战碑”碑文所记:“鏖战二十四昼夜,遂奏肤功,歼寇四万,长驱三百里。”蒋介石得知后,喜出望外,在一次演讲中说:“自从月初湘北战争以来,我国抗战局势,已临到胜利的一个大转变,国际外交形势,亦随之一天一天好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