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诞生,确实经历了欧洲国家中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模仿者的漫长的实验过程。他们在对运动的光学幻觉所进行的科学探索与实验,在时间上,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但人类对于“光影理论”的认识与应用,可以从2000多年前的中国讲起。据文字记载公元前5世纪,墨子关于“光至景(影)亡”的学说,则是人类对“光学理论”的最早、最科学的贡献。而产生于汉武帝时期,并在唐宋以后广为流传的“灯影戏”,则是对“光学理论”的最初、最朴素的应用与实践。13世纪“灯影戏”传入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地,这便产生了以后的“幻灯”、“走马灯”等形象的、运动的视觉游戏。电影正是起源于这些视觉娱乐游戏之中。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中国电影发展由电影放映开始,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
影类型。
1913年黎民伟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布拉斯基后来又把这部片子带到美国,因此它成为最早在国外放映的中国电影。
二、中国电影发展- 大陆电影和香港电影
1.大陆电影
第一次高潮: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
自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以来,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
第二次高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
尤其是80代末,90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
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
第三次高潮:新世界,21世纪以来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近三年来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已经标志着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第三个高潮的到来。
2.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华语电影是分割成四个地方发展的:香港电影、大陆电影、新加坡电影和台湾电影。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政治及经济上也比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有更大自由,发展
成为华语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以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和第二大电影出口地(仅次于美国)。
初创时期(1896——1945年)
从1896年到30年代初,香港电影发展较内地缓慢,至1931年粤语有声片问世,香港电影工业才出现了第一次勃兴。1941年12月香港沦陷,直到1945年9月侵占香港的日军投降,香港电影开始缓慢复苏。30年代初至40年代初的10多年间,是香港电影工业第一次繁盛时期,其制片企业的兴盛、以粤语电影为主的制片数量飞速增长以及独立制片体制的成熟标志着这一时期电影工业已告别草创阶段而进入规模发展时期。
延续时期(1946——1955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香港电影有所发展。50年代中期之后,以商业电影为代表的中间力量不断扩大,香港电影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香港电影工业和美学层面都得到了发展,香港电影工业特别是国语片发展迅速,独立制片体制进一步更新,同时大厂体制也逐渐成熟,海外市场尤其是台湾市场的开拓卓有成效。
黄金时期(1956——1966年)
50年代中期之后,香港社会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开始转型,形成了由中原文化、西方文化和岭南文化组成的复合文化体。香港电影亦随着其文化的转型开始了新的发展。“光艺”、“电懋”、“邵氏兄弟”等具有新马资金背景的大型现代化制片企业登陆香港,使香港电影的大厂制片体制有了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根本创新,制片数量也进一步飞升。整个50年代,香港共生产2100多部影片,平均年产量超过200部,仅次于印度、美国、日本,居世界第4位。
过渡转型时期(1967——1979年)
6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开始腾飞,本土文化意识逐渐成熟,电影也开始了更为本土化和娱乐化的转型。大厂体制在度过了它最为辉煌的时期后由盛而衰,而独立制片体制却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嘉禾”成立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卫星制”制片体制,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电影工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香港的影院已发展到90多家,平均3万人就有一家影院,看电影成为香港居民最喜爱的文娱活动之一。
繁荣时期(1980——1993年)
80年代香港经济再度飞速发展,晋升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文化本土化趋于定型。香港电影的工业形态和美学形态亦有了进一步发展,“卫星制”体制被继续丰富和完善,进而变异成为以院线制营销模式为基础的新体制,电影票房、从业人数、港产片票房比例等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
风格化时期(1994——2006年)
90年代之后,由于香港社会的人心浮动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经济发展出现了颓势。在这种大环境下,也由于香港电影自身的诸多问题,其电影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香港电影产业模式中,传统的大厂体制及“卫星制”、院线营销模式等均已告亡,除和内地合作制片外,出现了产业重组、联合新媒体工业等多种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新产业模式。
三、当代中国电影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开始进入大众化转型的时代。当代中国电影的大众化转型,是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进程的深入而逐渐深入的。当代中国电影的大众化转型,是电影遵照自己的特征和功能进行娱乐化和产业化定位的结果。
带有明显的主导文化取向的大众文化片
这类影片较多地从20世纪70、80年代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出发,主要通过银幕形象而寻求会公众的体整合、秩序和伦理和睦等,简称主导型大众片。例如《国歌》(1999),《生死抉择》(2000)
带有高雅文化特的大众文化片
这类影片较多表达80、90年代文化变革中人文知识分子的旨趣,表现出社会和文化精英向往的理性沉思、社会批判和美学探索旨趣,简称高雅型大众片。例如《秋菊打官司》(1992),《巫山云雨》(1995),《黑骏马》(1995)
呈现出毫不遮掩的或彻底的大众文化取向
呈现出毫不遮掩的或彻底的大众文化取向,竭力投合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简称大众型大众片。例如《英雄》(2002),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系列片《甲方乙方》(1997)、《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和《大腕》(2002)
当代中国电影这一时期导演被称为“第五代”导演,他们是当代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他们几乎是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的本科生。他们的电影事业没有受到的影响,但是经历过对他们的电影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们运用新的电影语言来表达自己与社会的关
系,以及对国家、民族的命运进行探索。代表人物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等。
姜文是第几代导演四、当代中国独立电影情况
中国独立电影,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传入中国至今,中国独立电影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已属较多。
同时,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开始获得较高国际声誉,堪称中国电影的“新浪潮”。各大独立电影节纷纷成立,各大独立影片竞相上映,开启了中国电影的一个时代。中国观众的视野里出现了非主流的影像,开始得以了解到某种生活和世界的价值。时至今日,中国的独立电影历经了二十年的成长,吸引着年轻的导演汇流其中,走出了一条独立的电影道路。
第一阶段:萌芽青春时期(80年代末到90 年代初)
中国独立电影的出现,需要追溯到1990年,其标志可以用两部作品的出现来证实。其一是导演吴文光的《流浪北京》,其二是导演张元的《妈妈》。前者是一部纪录片,在1991年参展香港国际电影节并由此走向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后者则是一部剧情片,获得1990年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评委会奖和公众奖。
1993年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上,前来参赛的六部中国纪录片,以独立纪录片为主。这次电影节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它不仅初步展示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作品,而且与国外纪录片专业人士的接触与交流,中国独立制作人的纪录片创作开始由朦胧的探索走向理论上的自觉。
第二阶段:成长时期(1997年到1999年左右)
1997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的贾樟柯,此前已经凭借《小山回家》获得1995年香港独立短片及
录像比赛故事片金奖。尽管比“第六代”导演晚几年,但贾樟柯却是新一代导演中作品最成熟、最具有“大师相”的导演。他的《小武》(1997)与《站台》(2000)在国际上获得多个奖项,这些作品之间相互勾连,隐然创造出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反映山西农村、小城镇下层人艰辛生活的“贾樟柯的山西世界”。
第三阶段:成熟时期(2000年左右至今)
1999年作为一个阶段的开始,是因为杨荔娜的《老头》带来了独立影像的转折。在当年的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上,《老头》获得了“亚洲新浪潮”优秀奖,次年又获得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奖”。
自1999年以后,不论是纪录片还是电影,越来越多的行业外的人员进入了独立影像的制作领域。任何人——只要有记录生活或艺术创作的热情,只要一台最便宜的DV甚至掌中宝,一台安装上非线性编辑软件的电脑——都可以进行独立的影像创作。
2005年以来中国独立电影大放异彩,2005年王小帅导演的影片《青红》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05年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2006年,凭借《三峡好人》贾樟柯获得第63界威尼斯金狮奖,由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更是创票房新高。
这些影片的成功,不可忽视的一个意义是,让这样一个电影潜流,这样一个青年电影人体,一下子被放在聚光灯下,开始被社会所关注和检验。
五、中国当代主要的文艺片导演和独立片导演
1. 文艺片导演及代表作
大陆地区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
张艺谋:《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菊豆》
陈凯歌:《黄土地》《孩子王》《霸王别姬》
黄奕照片田壮壮:《盗马贼》《猎场札撒》《蓝风筝》
顾长卫:《孔雀》《立春》
贾樟柯:《三峡好人》《小武》《站台》
路学长:《长大成人》《卡拉是条狗》
泰安旅游王小帅:《冬春的日子》《扁担.姑娘》《左右》
陈乔恩张翰
王全安:《图雅的婚事》
香港地区
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倾城之恋》《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王家卫:《阿飞正传》《花样年华》《2046》《爱神之手》《春光乍泄》《蓝莓之夜》
陈果:《香港制造》
关锦鹏:《阮玲玉》《胭脂扣》
张婉婷:《秋天的童话》《玻璃之城》《北京乐与路》台湾kid绯闻
陈可辛:《双城故事》《金枝玉叶》系列《甜蜜蜜》《三更之回家》
2. 独立片导演及代表作
张元:《妈妈》《北京》《儿子》《东宫西宫》《过年回家》
王小帅:《17岁的单车》《冬春的日子》《扁担姑娘》《梦幻田园》《极度寒冷》《青红》。贾樟柯:《小山回家》《小武》《站台》《任逍遥》《三峡好人》
娄烨:《周末情人》《危情少女》《苏州河》《紫蝴蝶》
何建军:《悬恋》《自画像》《悬恋》《邮差》
胡雪扬:《童年往事》《留守女士》《湮没的青春》《牵牛花》《罪恶》《冰与火》
排骨的家常做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