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姜文作品中男性角的嬗变
杜雨珊
教师节家长祝福老师的话简短精辟(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曲阜273100)
杜雨珊:论姜文作品中男性角的嬗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96
【摘要】有“鬼才”之称的姜文是一个善于展现自我的导演,他导演的每部作品中都会有一个特立独行的 男性角,这些男性角的塑造总是与他自身的个性气质、成长经历、精神困境、深度的理性思考等多方面高度 契合。本文通过姜文导演的五部作品,梳理出男性角的塑造与姜文个性特征的关系。
【关键词】导演姜文;角塑造;个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096-02
_、懵懂少年的情感表达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该片真 实描绘了时期青少年生活中的懵懂、爱情与失落,影片 画面优美,表演朴实,获奖无数,成为当年中国大陆影坛的 票房冠军,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阳光灿烂的日子》可谓是姜文导演的青春自传。姜文 的父亲是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母亲则是一名音乐教 师,姜文10岁(1973年)时,全家迁到北京定居,小姜文 从此过上了有趣的军区大院生活,这对于正处于儿童时期的 姜文来说可谓记忆深刻。马小军式的少年经历是他那个人生 阶段的真实写照。那个阶段的孩子身上永远蕴藏着巨大的能 量,他们总是想要证明自己,他们向往纯洁的爱情故事但是 却羞涩地止于表达;他们会叛逆调皮,但这并不能否定他们 的天真善良[1]。马小军是那个年代少年的一个典型形象。在 马小军的记忆中,那个年代并不像大人眼中那样单调而是多 姿多彩的,无人看管的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靠逃学、早恋、打架、赶时髦来丰富日常生活,这段美好烂漫的时光便是他 们激情荡漾的青春。
《阳光灿烂的日子》表现的是姜文这代人童年的经历,那段大众们看来阴郁沉闷的日子,对姜文来说依旧阳光明 媚。这段时光不是特指“”,而指所有青春年少的时光 全都是纯真、灿烂辉煌的。当其他影视作品中把“”描 述成灰的历史时代时,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却 为观众从一个侧面还原了少年时期马小军的日常生活。这时 的姜文是感性的,他凭借着自己的经历与那份对于少年时光 的怀念将灰时代用顽皮少年的独特纯真视角将其渲染成 阳光灿烂的日子,表现出人生十几岁大好年头的理想主义和 浪漫情怀。
二、而立之年的困惑呈现
《鬼子来了》是姜文导演的第二部影片。该影片视角独 特,不注重展现抗日,而是关注人性,挖掘小人物视角下的 善与恶。2001年法国《新观察家》周刊认为:“《鬼子来 了》没有一丝一毫相似于迄今为止来自于中国的任何一种创 作特点,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 [2]
陈好老公刘海峰
《鬼子来了》中的马大三是姜文作为一个35岁男人对 于中年危机恐慌以及渴望活着的最好诠释。人性有善恶,在《鬼子来了》中,姜文镜头下的马大三身上包含了人性 善恶的全部,这既不同于《黄土地》中对中国“良民”木 讷呆板的刻画,也不同于《红高粱》中对中国“暴民”野蛮血腥一面的展示,而是将人性当中本就蕴含的善与恶以 合乎常理的方式展现出来。影片中马大三表现出了无论如 何也要“活着”的韧性,为鬼子和汉奸送饭、疗伤、讲道 理是为了活着,想将他俩置于死地之时目的也同样十分明 确:为了活着。
天天向上刘冬
对于《鬼子来了》姜文导演曾亲口承认,马大三是他的 另一人生阶段。他曾说:“马大三的事我说是我的自传,有 人说‘扯淡吧你!’不是,马大三是我感受到的。我把感受 到的要挥发出来。当时我35岁,我这35年的人生总结就是 马大三。我到这样一个故事,表达恐惧、善恶、死亡、爱 恨这些一直折磨我也一直梳理不清的东西。活到35岁想把 这些东西梳理一下,往盒子里放,然后开始40岁的生活。……还有谈到恐惧,那么,恐惧来自于哪?来自于想象的结果,可能是死亡……这些都是我35年来,碰到、想到和感受到 的间题,我通过这样一个角来做个总结。” [3]影片中,马 大三胆小懦弱的表现使曾经“少年时代”的那个带有王者之 气的姜文不见了。人到中年的他,开始被各种中年阶段的焦
虑和恐惧所缠绕。深受“中年危机”折磨的姜文在不断地探 寻爱与恨、生与死、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他想通过拍摄《鬼 子来了》来释放自我寻答案,也因此为观众呈现出了这部 具有深度且哲学意味浓厚的影片。姜文是第几代导演
魔鬼蛙
日月谷温泉度假村三、淫槃重生的情感宣泄
《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的第三部电影。和以往不同的 叙事不同,这部影片用四个小故事来诠释一个共同的主题。这四个故事之间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无论是在时间叙事还 是空间叙事方面都有强烈的神秘彩。《让子弹飞》是目 前为止姜文所有作品中票房最好的一部影片。这部影片以土 匪、骗子和恶霸的争斗为主要内容展开叙事。《太阳照常升 起》和《让子弹飞》两部影片无论是故事背景还是故事内容 都毫无相似之处但两片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却是相同的,即 姜文对“中年危机”后涅重生的一种情感宣泄。这一阶段, 姜文寻到了人生的答案以及导演艺术的突破,他的想法变 得更加深刻,延续并升华了少年时期的理想主义,燃起了对 于建功立业的渴望,达到了一种裕达、透彻、超脱的人生境 界。
2007年姜文导演最带感、最得意的一部影片《太阳照 常升起》上映,但这部影片叙事结构复杂、寓意性符号过多 使观众纷纷表示理解不了。于是时隔三年姜文为观众呈现出 了一部能让观众既能看懂又能陶醉于其中(下接第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