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移民到⼤名记!
“问我故乡在何处,⼭西洪洞⼤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槐树下⽼鸹窝”。⾃明朝以来,这⾸民谣就⼀直在⼤名县⼴泛流传,在国内很多地区甚⾄在海外华⼈、华侨体中也时常可以听到。据《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等典籍,从洪武六年⾄永乐⼗五年的近50年⾥,在洪洞⼤槐树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移民总⼈⼝超过百万⼈。明初⼭西洪洞移民的迁⼊地,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东、安徽、江苏、湖北、北京等地,少量分散于今陕西、⽢肃、宁夏等地。迁民地区涉及今天的11个省市的227个县。
⼤名明朝移民并⾮全部来⾃⼭西洪洞县
明朝强制性的⼭西移民,规模宏⼤,涉及⾯⼴。“明太祖洪武⼆⼗⼀年(1388年)戊⾠⼋⽉徙⼭西泽州、潞州⽆业者⾄河南、河北开垦荒地。” (洪武)⼆⼗⼆年(1389年)九⽉,后军都督朱荣奏:“⼭西贫民徙居⼤名、⼴平、东昌三府者,凡给⽥⼆万六千七⼗⼆顷。” (《明太祖实录》)时⼭西移民主要来源于太原、平阳⼆府和潞、泽、辽、沁、汾五州(见《明史·⾷货志⼀》),即今天的太原、临汾、晋城、长治等地,⽽位于交通要道、⼈⼝稠密的洪洞县是⼭西移民集散中⼼。官府在洪洞县城北的⼴济寺设局住员,负责给集中起来的移民编号发放“凭照川资”。之后移民们便由此散奔向冀、鲁、豫、皖各地。洪洞县⼴济寺旁曾是宽⼴的驿道,驿道边有⼀棵长势茂盛的⼤槐树,因位于空旷的汾河滩上,⽼鸹便在树冠上垒
起了巢窝。被迫登上不归之路的移民们,⼀步三回⾸,渐⾏渐远,遥望着⼤槐树上的⽼鸹窝,不禁潸然泪下,依依惜别。天长⽇久,岁⽉冲刷去了寄居他乡的⼭西移民们对故⼟⼏乎所有的记忆,只有那临别之时的⼤槐树和⽼鸹窝还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于是,洪洞⼤槐树和⽼鸹窝就成了在移民体中唯⼀⼴为流传的故乡故事,进⽽变成了故⼟的象征性符号,深深地融进了移民后裔们的⾎脉中,故⼤名县很多村都说是明朝从“⼭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建村” 。“明太祖洪武⼆⼗⼋年(1395年),青、兖、登、莱、济南五府近6万户迁⾄东昌、⼤名、⼴平屯⽥”(《明太祖实录》)。这说明,明代迁民到⼤名者除⼭西外,同时还有⼭东迁来。⼤名县地名资料载,原束馆公社16个村,有12个村注明是明朝⼭西洪洞移民⽽来,占该公社的75%;原⼟著村1个,占6%;其余3个村不能说明来源。今营镇乡18个村,有13个村注明是明朝⼭西洪洞移民⽽来,占该乡的72%;有2村注明是⼭东迁来,占该乡的11%;原有⼟著村3个,占17%。纵观全县各乡镇情况分析,明代⼤名县⼭西移民约占70,⼭东移民约占10%,当地⼟著⼈约占20%。
强制迁徙
⼤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四⼝之家留⼀,六⼝之家留⼆,⼋⼝之家留三”的⽐例迁移。吴晗先⽣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的。⼭东曹县⼀刘姓的族谱⾥,记载着他们的先祖是“独⽿爷爷”,独⽿爷爷就是因为在迁徙途中多次逃跑,被官兵
大名府在哪
割掉⼀只⽿朵的。据说凡⼤槐树移民的后裔,在⽣理上都有⼀个共同的特征——双脚的⼩脚指甲是复合型的。之所以如此,⼤名民间有两种解释:⼀说是当时官员们为防⽌移民中途逃跑,就强⾏脱下他们的鞋⼦,在他们的⼩脚指甲上砍⼀⼑作为记号,伤愈之后,移民们的⼩脚指甲就变成了复合型的了;另⼀说为当时政府规定家有两⼦以上的民户,除留下⼩⼉⼦外,其余的⼉⼦都必须迁出。⽣离死别之际,母亲为将来寻⼉⼦⽅便,便将被迁徙⼉⼦们的⼩脚指甲都咬成了两瓣作为标记。这种⽣理特征,作为⼤槐树移民的遗传基因,也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代。⼤槐树公园的祭祖堂⾥有两副楹联,⼀为“举⽬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是“谁是古槐底下⼈,双⾜⼩趾验甲形”,楹联与民谣,⼀雅⼀俗,说的都是⾜⼩趾两瓣的事。
官兵们在押送移民过程中,为防⽌移民逃跑,还强⾏将他们的双⼿反绑在⾝后,并⽤长绳索连成⼀串。由于长期的被押解⽣活,使他们逐渐养成了背着双⼿⾛路的习惯,⽽现在的很多⼤名⼈沿袭了这⼀⽣活习俗。押解途中,⼈们的⼤⼩便都要请求押解官员解开被绑着的双⼿才能完成,于是⼀有⼈喊“解⼿”⼈们就知道⾏进队伍中有⼈要⼤⼩便了。久⽽久之,“解⼿”就成了移民体中“⼤⼩便”的特殊代名词,⼤名⼈⾄今仍在沿⽤。
亲兄弟迁来为何不在⼀村
消毒液品牌今⼤名县黄⾦堤乡⼤冯庄村,家谱记载建村⼈系明初迁此定居的冯姓始祖冯义美;今沙圪塔乡东屯村,黄杏秀老公
家谱记载该村冯姓始祖为冯仁美,也是明初迁该村定居。两村相距20余⾥,但⼏百年来两村冯姓⼀直承认冯义美和冯仁美是亲兄弟,冯仁美为兄,冯义美为弟,即两村冯姓历史上是⼀家。1966年以前,两村冯姓每逢春节还互相磕头拜年,“⽂化⾰命”破“四旧”后才断了来往,但⾄今还排有辈次。亲兄弟⼆⼈同时从⼭西洪洞县移民⽽来,为何不在⼀村,⽽分居两村呢?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
查明代典籍得知,这种情况是明朝移民条律规定所造成的。明政府为防⽌移民在迁⼊地聚族⽽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影响社会稳定,在移民条律中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地。
注重“⾏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有的循规分居两地,有的更姓易名,于是就从⼀些家族中分离出多个姓⽒。据⼭东曹县《魏刘⽒合谱》记载:“⼤明洪武⼆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处⼀村。(魏⽒、刘⽒)始祖兄弟⼆⼈,不忍暂离⼿⾜之情,⽆奈改为两姓——魏姓和刘姓,铜佛为记。” ⽽那些不愿更改姓名者,只能⾻⾁分离、
兄弟⼆⼈,不忍暂离⼿⾜之情,⽆奈改为两姓——魏姓和刘姓,铜佛为记。” ⽽那些不愿更改姓名者,只能⾻⾁分离、天各⼀⽅,被异地安置了。相传,洪洞县有⽜⽒五兄弟,在集结于⼤槐树下后,⽅知同姓不能同迁⼀地。五兄弟深知⾃此要劳燕分飞,天各⼀⽅,便匆忙将⼀⼝⼤锅砸成五瓣,各执⼀⽚,以备将来做为续祖寻亲的标记。在历经六百年风⾬后的当今,豫鲁某些农村⽜姓素不相识的长者们,见⾯后还要问“打锅不打锅?”如双⽅都说“打锅”,便认做同宗⼀家……
千艺
屯、⾥、甲及其他
⼤名县很多村称“xx屯”,村名来历⼤致有⼆:⼀是军屯,即军队驻扎防守之地,屯聚粮草等物之地,或利⽤⼠兵在驻扎的地区种地垦荒之地。⼆是民屯,即民众聚居之地,明代为乡社⾏政机构基层组织。“(洪武)⼆⼗五年(1392年)⼗⼆⽉,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是还报,彰德、卫辉、⼴平、⼤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屯。” “明太祖洪武⼆⼗⼋年(1395年)⼄亥三⽉诏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谦、右军都督府都佥事陈春、后军都督府都佥事朱荣,往彰德、卫辉、⼤名、⼴平、顺德、真定、东昌、兖州等府,劝督迁民屯⽥。⼗⼀⽉后军都督府都佥事朱荣等⾔,⼤名、东昌等三府屯⽥,迁民58124户,租3225980余⽯,棉花248万⽄。此后数⼗年,⼤名的民屯有⼤规模发展”(《明成祖实录》)。现代学者张岗《关于明初河北移民的考察》中说,明代迁民屯⽥的⽣产组织以“屯” 作为基本单位,⼟著居民沿袭元代的乡社之名,以乡或社为基本⽣产单位。屯或乡社的基层组织⼜是按“⾥”、“甲”来进⾏编制管理的。“河北诸州县,⼟著者以社分⾥甲,迁民分屯者以屯分⾥甲”(《明史纪事本末》卷10)。⾥甲作为当时全国通⾏的基层组织,在⽴法上规定:凡居处相邻的民户,每110户⼈家编为⼀⾥,每⾥推出丁多粮多的⼗户为“⾥长”,下余100户每10户分为⼀甲,甲设“甲⾸”⼀名。⾥长、甲长负责编制户⼝、推办粮差以及⽇常⾏政诸事宜。
移民到达迁居地后,在当地官员的监督下,以屯为基本单位定居下来。为帮助他们尽快恢复⽣产,给
予了很多优惠政策:明政府向他们免费提供农具、种⼦和耕⽜,减免赋税,耕地由政府根据丁⼝的数量统⼀划拨,或五⼗亩,或⼋⼗亩,许多地⽅甚⾄规定“迁民附籍,任其开垦,亩数⽆定额”(《明太祖实录》)。朱元璋还于河南设置了司农司专门负责移民垦⽥的管理⼯作,规定凡农民及移民开荒,均归开荒者作为永业。
明代⼤批移民从⼭西等地迁往今⼤名县定居,使⼤名农业⽣产得到恢复,社会秩序⽇趋稳定。同时,由于外籍⼈⼝的⼤量迁⼊,给⼤名带来了多元化的⽂化,劳动⼈民固有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光⼤。(选⾃《⼤名府》杂志第9期)
⼤名成语典故
明⽬张胆
解释:指有胆识,敢作敢为,后转形容公开地、⼤胆地做坏事,毫⽆顾忌。
出处:《宋史·刘安世传》载,宋哲宗时,谏议⼤夫刘安世(⼤名⼈)敢于直⾔。他初任谏官的时候,就⽴下志愿:“须明⽬张胆,以⾝任责。”《宋史》记载他在职期间,清正不阿,铁⾯⽆私,屡次直谏皇帝,弹劾⼤⾂,朝中⽂武百官⼀时都很敬畏他,称他为“殿上虎”。
纸巾催芽法
转载是⼀种动⼒分享是⼀种美德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