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一、积累运用(共22分)
1. 下面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
)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阔啊。
A. jié  chù 旷寥
B. jiē  chù 旷辽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C. jié  zhù犷寥
D. jiē  zhù 犷辽
【参考答案】B
【解析】
【详解】结——jiē,结实:牢固,坚固。矗——
chù,矗立:高耸直立。旷野:空旷辽阔的原野。辽阔:宽阔的,广阔的。故选B。
2. 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①五柳先生传①这篇短文中写道②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④
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A. ①书名号②冒号③问号④逗号
B. ①引号②冒号③问号④逗号
C. ①书名号②逗号③问号④顿号
D. ①引号②逗号③句号④顿号
【参考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处《五柳先生传》是文章,用书名号;②处引用短文中的语言,在提示性话语“写道”之后用冒号,表示提起下文;③处“这是何苦来呢”反问语气,句尾用问号;④处“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是一个句子中的两个分句,之间用逗号表示停顿。故选A。
3. 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庚子年夏至,一场“日环食”天文景观现身天宇,奇特景象震耳欲聋,吸引观者无数。
B. 测量珠峰的所有装备无需脱手套即可一健操作,科技底气让“攀登者”更加心无旁骛。
C. 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沿海沿边特浓郁,游客纷至沓来,在此寻幽探秘。
D. 顺境和逆境都是人生常态,不因成功而固步自封,也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此之谓智。
【详解】A.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不能用于形容所看到的“奇特景象”,适用对象有误;
B.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A。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学校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
B. 中国人素有家国情怀,理解家与国的密切关系,传承爱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必修课。
C. 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D. 家风建设是家事更是国事,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对个人生长影响至深。
【参考答案】B
【解析】
【详解】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环境”;
C.两面对一面,在“突破”和“改进”前加上“能否”;
D.语序不当,应改为“家风不仅对个人生长影响至深,而且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
故选B。
5. 下面语境中,应对交流最得体的一项是()
收假返校,炎兴从家乡带来了些土特产,还有母亲亲手腌制的酸豆角,在宿舍里分给同学,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说笑。嘉平抓起一把花生,悻悻地说:“有这等好事?我那里就是缺少些土特产,不然我也会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天册坐在床沿,头也不拍,说:“其实吧,所谓特产,没有一样好吃的,徒有虚名而已!”义熙快言快语:“尤其是自己家腌制的食物,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最好少吃……”炎兴犹豫了几秒,不知道还要不要送。“我最喜欢土特产啦!”元丰推门而入,“家乡的味道,走到哪里都丢不掉!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
‘味蕾的深浅决定着一个人乡愁的轻重’。”说完了话,便从炎兴的手里接过一瓶酸豆角,打开,嚼了起来……
A. 嘉平
B. 天册
C. 义熙
D. 元丰
【详解】A.“悻悻”意思是怨恨失意的样子;“有这等好事?”是反问句,带有讽刺之意。语言不得体;
B.“所谓特产,没有一样好吃的,徒有虚名而已!”是对炎兴家乡特产的否定,也是对炎兴满腔热情的否定。语言不得体;
C.“尤其是自己家腌制的食物,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最好少吃……”是对炎兴带来的母亲亲手腌制的酸豆角的否定与打击。语言不得体;
D.“我最喜欢土特产啦!”“家乡的味道,走到哪里都丢不掉!”是对炎兴带来的家乡土特产的肯定与接纳,并将家乡特产与思乡之情联系在了一起。表达得体;
故选D。
6.
经典名著往往情节动人,形象鲜明,亦有风俗民情的细致描绘,下面对名著语段的出处及所述节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藐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佳节,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A. 《儒林外史》端午节
B. 《水游传》端午节
C. 《聊斋志异》重阳节
D. 《西游记》重阳节
【参考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选段中提到的“梁中书与蔡夫人”可知选段出自《水游传》,梁中书是《水浒传》中登场的人物,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郸大名县)知府,太师蔡京的女婿。曾收留杨志在自己麾下做提辖,后来因抓了卢俊义和石秀,引来梁山人马三打大名府,大名府被霸占后,梁中书惊慌出逃。根据选段中提到的“盆栽绿艾”和“菖蒲切玉”可知选段中提到的节日是端午节。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人们把
邓紫棋身高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菖蒲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故端午节也有插菖蒲的习俗。
7. 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完成默写。
(1)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尤其是那些藏在古诗文中的成语,它蕴含的智慧与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比如,比喻在困境中遇到转机的“柳暗花明”出自陆游《游山西村》的颔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又如,“临危受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中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指在危
难之际接受任命。另外,诗词中化用成语的也不少,比如,秋瑾在《满江红》一词中的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就用了“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典故。
(2)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中唐绝句中的名作,它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为一炉,意境浑成,简洁空灵;因而被谱入弦管,为天下传唱,请将这首诗完整默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山重水复疑无路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3). 受任于败军之际    (4). 奉命于危难之间(5). 四面歌残终破楚(6). 八年风味徒思浙(7).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解析】
【详解】注意以下词语容易写错字形:疑、之际、徒、回乐烽、芦管等。此外,“柳暗花明”不能写成“
柳岸花明”。
二、阅读理解(共38分)
(一)
8. 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
开头两句精用“接”“连”“转”“舞”四个动词,开篇即宏阔大气,画面感强,意象鮮明,意蕴朦胧,想象
奇特,境界浪漫。
B.
“殷勤问我归何处”,天语问“归”,殷勤殷切,随后词人嗟叹,却道诗文何用,语藏艰辛苦闷,看似答非
所问
泰安小吃,实则意脉承接连贯。
C.
“九万里风鹏正举”用了《庄子》寓言中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典故,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
D.
这首词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了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梁启超曾评论说“此绝似苏辛派”,指出了此词豪放的特。
【参考答案】C
【解析】
【详解】C.“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有误,应为词人想象自己借着托起大鹏的狂风,乘坐蓬舟直往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而去,从而表现了自己的雄阔胸襟。故选C。
(二)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乙】
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
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
不会忘记 汪小敏
B. 正患已不能知/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 而伯乐不常有/德彝惭而退
D. 虽有千里之能/上诘之
10. 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李现感叹葡萄牙输球c罗落泪B.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 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D. 安可/诬一世之人
11. 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多次提到“千里马”,方式多样,直称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名马”,表述委婉,意在其中,代称如“其”“之”,表意简洁含蓄。
B.
乙文通过细节描写刻面人物,“上令封德彝举贷”“上诘之”“岂借才于异代乎”体现唐太宗的焦急与不满,塑造出唐太宗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
C.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在表达方式上,甲文偏重议论,乙文偏重记叙;甲文采用托物寓意手法,行文中洋溢不平与悲愤,乙文直述其事。
D.
甲乙两文都讲有关人才的问题,但着眼点不同,甲文主要阐述了“天下无马”的观点,乙文则把关注点放在如何选拔任用人才上。
12. 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3. 甲文哪一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乙文的封德彝?结合对唐太宗的话的理解,你认为封锦彝存在哪些问题?
14.
假如可以“借才于异代”,你会向唐太家举荐谁?请从初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中选择一个古代人物,并从“德”“才”两方面具体说出他的长处。
>大名府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