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从《苔丝》译
本看张谷若翻译风格
第7卷第2期江苏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V ol?7No?1
2007年06月Journalof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Jun?2007文章编号:1673—0453(2007)02—0089—06
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
——
从《苔丝》译本看张谷若翻译风格
戴玉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张谷若先生是我国着名的文学翻译家,其译着《德伯家的苔丝》是我国翻译文学史上的一颗璀
璨的明着.张先生提出了"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这一翻译的指导原则.从《苔丝》译本来看,"地道"
的涵义主要体现在处理这么几对矛盾上:归化与异化,文与质,语言和言语,形似与神似.
关键词:张谷若;苔丝;翻译风格;地道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张谷若先生原名张恩裕,生前为北京大学教
授.张先生一生从事英国文学教学和翻译工作,
翻译有英国古典名着7部,共400万言,其中尤以
翻译了英国文学大师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
苔丝》和《还乡》,《无名的裘德》而出名,为此他被
西方文学界誉为"哈代专家".除哈代的作品外,
张先生还翻译了狄更斯《大卫?考坡菲》,亨利?
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史》,莎士比亚的长诗
《维纳斯与阿都尼》,肖伯纳的《伤心之家》及唐诗英译等.这些译作屡经再版,数十年以来拥有广人们根据动物发明了什么
泛的海内外读者,成为外语翻译教学,研究及实践
的范本.
张先生8岁人私塾,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古文
和白话文的修养都很好.此外,对英文原书文字
了解透彻,对当时英国社会文化所知甚广,使他
在翻译时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特别是他提出的"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这原则,得到了翻译
界的广泛认同.张译本《德伯家的苔丝》被公认为是英国文学译着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张先生的
翻译风格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笔者不
揣简陋,拟以此译本为蓝本,对张先生的翻译风格
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在张先生看来,译文地道与否,主要从以下四
个方面来衡量:一,内容方面也就是二者的意思,
思想等完全一样或者几乎完全一样;二,形式方面
也就是二者在词句的表达方面完全或者几乎完全
一
样;三,用法性质相同,即汉语和英语均为俚语
等;四,二者都是符合习惯的(idiomatic)[1].这里
所提到的这四个方面涉及到了内容,形式和风格.
翻译中的"信",即译文内容上要忠实于原文,
自严复最初提出之日起就得到了译界的普遍认
可,张先生固然也不例外.但是这里张先生在语
言形式和语言风格两者之间表现了极大的灵活
性,即译者选择语言形式要充分考虑到语言风格
的切合度(appropriateness).换而言之,"就是原
来地道的语言文字,翻译时也要译成地道的语言
全棉文字"[2].但是,地道的译文并不是逐字死译,而
是至少要以句为单位.这样逐句(非逐字)译完,
再前后总起来看,视其必要加上连接词.
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文的风格,张先生还认为:
一
,译文为了故意模仿vulgarism,可以允许不合
正规英语语法的地方存在,这类语言有其自身的
语法.二,原文某一段或者词是俚语,翻译时不一
定也非把它译成俚语不可.而另外原非俚语的地
方,译成俚语也无不可.总之,以与全文气氛味道
火炬之光攻略协调为要[3]3肌.
从《苔丝》译本来看,张先生的翻译原则"地道
的原文,地道的译文"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收稿日期:2006~06—15
作者简介:戴玉(1968一),男,湖南郴州人,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江苏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一
,地道之一——归化异化,相得益
彰
(一)归化为辅
对于原着中的一些地名,人名和其它概念,张
先生采用了归化的处理办法,请看表1:
表1人名,地名及其它要领翻译对比表
原文张谷若译文孙法理译文
Blakemore布蕾谷
Shaston沙氏屯
ForestofWhiteHart白鹿苑
Rolliver露力芬店
PureDrop清沥店
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
TheSpottedCow花牛曲BattleAbbeyRole"纪功寺谱"
Catethism"教义问答" CompleteFortuneTeller"命书大全"
Pipe"度支档册"崔钟训退出娱乐圈
布莱克摩尔谷
沙斯顿
自鹿森林
罗丽佛
清酿酒店
"花点子母牛"
"巴托修道院文卷"
"教理问答"
"算命大全"
"度支总册"
对比以上两种译文,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倾向:
首先,张译使用了"谷","屯","苑"等词,恰到好处
地表达了中国的地名概念,使用了"店"和"曲"两个概念词来表达店铺和曲子的名称,还分别使用了"问答","大全"和"档册"来表达文献资料概念; 其次张译总是用意译或尽量减少音译音节的数量,以便更好地迎合中国人不太习惯一大串音节的外国概念的接受心理.孙译尽管有时也使用了一
些概念词,但由于它是重译本,因此我们认为它是对张译的继承也是不无道理的.从以上两点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张先生在处理人名,地名和其它
异域概念时的归化倾向.
当然,归化和异化本不存在谁好谁坏,孰是孰
非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是交替地使
用这两种文化翻译的处理原则,很难到一部译作全部使用归化或者全部是异化的.张先生在以上译例中并非强行给洋人套上马褂,这是因为: 一
,翻译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
障碍.对于一般国人,面对一连串的外国概念想读下去的欲望想必是不强的;二,译者不应对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作过高的要求,而应对原文的文化概念有所改造,以便使之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
(二)异化为主
张译鲁迅说,"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
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l2]2很明显,鲁迅认为翻译不但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考虑文化的差异.的确,翻译应该起到文化交流
的作用,译者完全有必要在目的语文化中移植源语文化及其表达方式.基于这一认识,在处理源
语中的一些成语,习语和圣经典故时,张先生尽量异化,力求文化传真.为达到这一目的,张先生采用的变通策略就是直译加注,例如,在把"May—Daydance"译成"五朔节舞"后,张先生也许觉得
译文还不足以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所以还附加了注释"五朔节舞,英国风俗,五月一日是五朔节, 青年男女奏乐吹号……"等文字,此为文化缺损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