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恨晚 夜蔓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教学目标
1.会写“惧、凄、寞”等15个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等22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3.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4.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15个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可结合词语和语段进行教学,把本课的词语进行分类识记,如“惧、凄、栅、控”这类是左右结构的字,“寂寞、恐惧、凄凉”这类是心理活动的形容词。本课中有些多音字要提醒学生读正确,“畜养”的“畜”读xù,“圈养”的“圈”读juàn,“处境”的“处”读chǔ”。
2.阅读理解
文中梗概部分用精练的语言写出了鲁滨逊流落荒岛、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以默读的形式来阅读课文。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感受鲁滨逊的处境,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境遇。
3.表达运用8023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怎么来的
通过自主读文,感知文本,在再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使学生感知文本,触发已有的生活体验,大胆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面对困难与烦恼的。同时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通过原文和节选片段的对比阅读,感知鲁滨逊的人物形象与精神。通过小说的故事线索,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小说;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惧、凄、寞”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等22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了解背景,引发期待
1.导入新课,了解写作背景。
(1)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独自在孤岛上生存吗?英国作家笛福给我们的答案是“能”。
(2)呈现小说原型。
课件出示:
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塞尔科克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书。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
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便是丹尼尔·笛福,那部经典之作便是脍炙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
2.走近作者。
(1)《鲁滨逊漂流记》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那么,笛福一生的经历如何呢?
课件出示:
笛福(1660—1731),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小说之父”。他书中的主人公聪明机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情节逼真,虚构的情景描写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唤起学生对荒岛生活的思考,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板块二 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检查预习。
(1)自由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预习:指名读生词,纠正字音。
课件出示:
蓝教帮流落 凄凉 防御 寂寞 宴会 恐惧 倒霉 忧伤 书籍 缺乏 处境 理智 控制 心平气和
沈培艺个人资料抛弃 重见天日 侵袭 倾覆 宽慰 深重 困境 焉知非福
(3)齐读词语。
2.快速阅读,感知大意。
(1)快速默读故事梗概,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心得,交流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航海爱好者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荒岛的故事。
(3)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总结归纳学生的初步感受。(板书:崩溃、害怕、新奇、自信等)
(4)选择印象最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5)圈画批注: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都做了哪些事情?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解决学习上的障碍,包括字、词、句等,以及文章主要讲的事情,以便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同时,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板块三 聚焦指导,学会总结
1.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1)在流落荒岛之后,我们的主人公鲁滨逊做了哪几件事情呢?
(2)浏览课文,四人小组学习,合作填表。
课件出示:
                          鲁滨逊做的事
鲁宾逊漂流记作者
流落荒岛
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
救野人为伴
回到英国
刘吉桦
(3)汇报交流,教师板书。(顺序: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野人为伴→回到英国)
2.阅读精彩片段,感受光辉形象。
(1)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2)课文的后面一部分是精彩片段节选,这一部分是采用什么形式讲述的?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组合作交流,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下节课,我们将深入了解鲁滨逊的内心,体会他在荒岛上的境遇和心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主要情节,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能够体会到篇幅较长的课文中,所讲述的中心和大概意思,用表格的形式把鲁滨逊荒岛生活的经历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快速阅读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与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