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福《鲁滨逊漂流记》:荒野求生套路鼻祖
什么时候感恩节三分钟带你看完《鲁滨逊漂流记》
辣妈韦雪反抗绝望的荒野求生
在我童年读过的作品当中,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可谓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了。
鲁宾逊漂流记作者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本书讲述的故事非常之简单,情节的起伏少之又少,人物关系网络简单,性格似乎也缺乏变化。如果读者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对这部小说中的情节结构和表现手法都相对熟悉以后,就很难再认为这是一部“质量上乘”的佳作了。
更何况,在当今这个时代,各种综艺节目的崛起让荒野求生、部落生存等文化元素早已成为套路,不再新鲜。
那么,我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意义又何在呢?
和许多冒险家一样,鲁滨逊出海并非苦于生计,他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家境还算优裕。但在他的血液中却流淌着对于航海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他几次三番瞒着家人出海,遭遇过沉船、被俘等极端状况,却依然没有熄灭心中对航海的炽热之情。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一个人宁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坚持?萨顶顶回击金星在我看来,正是大航海时代的冒险精神。
我们应该承认作者在这个时代里,他不是简单反映时代,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作者丹尼尔·笛福和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一样,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并周游欧陆诸国,有着不同寻常的冒险经历。
1719年,笛福一生最为重要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诞生了。这部作品脱胎于当时的一个真实事件唐一菲个人资料——水手亚历山大·塞尔科克的个人经历,他在航海途中被丢弃在一个荒岛上,五年后获救。
笛福据此写下《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所乘船只触礁,幸存的鲁滨逊流落荒岛,利用仅有的工具在荒岛上生存的故事。
继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一队队的航海家踏上了对新世界的探索之路。他们当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所必须面对的——来自新世界的诱惑,或者说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这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只不过,当冒险成为时代风尚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危险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而鲁滨逊的故事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在于在鲁滨逊这个人物身上,集中地体现出了一个探险家所必备的素质与品格:勇敢、沉着、敏锐、不屈不挠……
这些特质既是那个时代所呼唤的,是作者乃至当时人们心中新兴资产阶级的标配品质;同时也具有超越性,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不断征服而又和谐共处的复杂态度,直到如今仍然深具感染力。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然而好的文学却具有永恒性和穿透力。《鲁滨逊漂流记》便是其中一部。
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他除了种植农作物、自制生活用具,勉强维持生存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一直谨记着自己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尽管希望渺茫,他也从没放弃过回到文明世界的努力。
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失去回归的能力,他在岛上坚持纪年,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使之不至于荒废。
二十四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野人,并成功地“驯服”了其中一个野人,给他起名为“星期五”。最终,在“星期五”的帮助下,鲁滨逊成功地帮助一位船长平息叛乱,回到了英国。
在书中,我们不难发现,鲁滨逊身上人性的光芒和幽暗这两面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救下行将被吃掉的“星期五”表现了鲁滨逊的同情心,但不可否认,他和“星期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权力关系,鲁滨逊创造了这片“海外的殖民地”,“星期五”不过是奴仆而已。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对于落后文明的想象和征服欲望。
我们在读书时遥想当时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想象着过去的和异域的生活图景。经典之所以能够经历大浪淘沙流传至今,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其精神内核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不同时代的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纪凯婷照片
我们无法穿越回那个时代,历史的细节无从还原,唯有人反抗绝望、抵御孤独的真精神闪耀在天宇。
这个简单的冒险故事,不可能像野外生存手册那样指导读者如何求生,但在故事的背后,人的梦想和恐惧,却是共通的。
读者绝少有机会在蛮荒之地被“囚禁”多年,但我们每个人都曾品尝过孤独的滋味;我们没有经历过生死的考验,但在生活的点滴中,体味过失败和绝望。
几天前笔者在甘肃敦煌附近翻越过一座流沙堆积而成的“山”,缺水少食,极干极热,负重前行,风沙漫天。每一脚踩下去都无比吃力,每一步都像在原地踏步。那一刻我体会到了绝望的滋味,也理解了希腊神话中被处罚永远向山顶推巨石的西西弗斯的绝望及从属于这一传统的鲁滨逊的伟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