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侠》:心情不好的简短朋友圈很好看,为什么没有拍续集,感觉是可以成为中国的《变形金刚》系列的
 
刘镇伟导演的《机器侠》可能是票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能是当时上映时网络上一边倒地对他和他的机器侠大吐口水。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当《机器侠》未上映便以国产科幻大片的噱头大肆宣传时,其上映后被广大网民意料中的口诛笔伐便早已注定。
张根硕在rain演唱会
其实中国电影以“科幻”为噱头进行炒作,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大家对其口诛笔伐的软肋。 因为观众不相信中国人可以拍成科幻电影。可能从《机器侠》之后,一些导演连尝试这个题材都不敢尝试了。这是中国影视界的悲哀。
近些年来,尽管电影产业回暖迹象明显并且影片票房连连破亿,似乎大家对电影的信心也与日俱增,但惟独中国的科幻电影还是一片荒漠,资金和技术可能是一方面原因,但我相信如果片商能砸出几个亿拍摄《赤壁》这样的视觉饕餮盛宴的话,那么对于多拿些钞票出来拍一部科幻也应该是实际的吧,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制度上和文化层面上。
体制上的就不多说了,主旋律的需要,我甚至不会怀疑主旋律会使《阿甘正传》拍成《焦裕方力申主演的电影
禄》,所以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灾难片,你会推荐你的朋友去看《完美风暴》还是《超强台风》?我知道如果我推荐后者的话,他们不但会骂我还会唾弃我。文化层面上,近代中国科学主义哲学并没有像西方那样获得主流地位,而且中国式的教育体制更趋于批量制造没有独立思维没有想象力的螺丝钉,所以我们向来缺少科幻文化,而是沉浸在《白蛇传》《西游记》之类的神话传奇的想象中。
然而西方文化中的科幻类型又通过文学、电影等形式影响着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所以无论从时间上来看,还是观众对于国产科幻片的期望来看,《机器侠》都很合时宜地填补了两方面的空缺,也因为这两方面的空缺,刘镇伟对国产科幻的这一次浅尝辄止才更容易成为了众矢之的和大家批评的软肋。不管方力申饰演的K1是不是抄袭了《人工智能》中裘德洛的造型,也抛开机器侠就是变形金刚的山寨版这样的话题,从一个观影者的角度来看,《机器侠》应该算是一部按照主流标准打造的科幻影片。
有人说这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电影,科幻只不过是这部片子的“糖衣”而已,与国外出的科幻片相比,这部“山寨”影片尚存在很大的差距,影片依然无法抛开我们所处的这个现实世界,去架构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
祝福你亲爱的筷子兄弟
我觉得作为国产科幻影片的一次“吃螃蟹”,刘镇伟的浅尝辄止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拍摄这么一部科幻元素也有限的影片是合情合理的,其次,按照我们的文化背景,中国电影更倾向于去探讨现代都市生活问题或拍摄历史题材,而我们还不习惯去思考未来世界。或者说那种完全抛开了人类社会的科幻题材,观众可能还未达到具有这种大世界观的意识。
举的一个例子,比如《星球大战》和《13号》两部在美国都获得空前成功的科幻片,为何到中国后冷热待遇如此不同,按照前海的观点,《星球大战》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西部片,里面充斥着正邪对峙的二元对立,说白了《星球大战》还是表现的是人类自身的问题——人性的善恶冲突;而《13号》涉及到人类对于外太空的探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但在中国遭到冷遇,就说明了观众(至少是中国观众)在观看科幻片时,更多的是关注其科幻元素,而未必真正关注其科学的内涵。所以《机器侠》没有完全抛开现实,而是将机器人设置到浙江省的一个小镇上,经历着人类的各种情感困境。
gta5怎么联机另外再说说里面的机器人造型,有人说机器侠是变形金刚的山寨版,但我觉得机器侠里的机器人造型更符合我对于机器人的审美标准。或许之于《变形金刚》,我们下意识的就有
了一个参照系,认为机器人都应该是擎天柱威震天那样,但实际上我在看《变心金刚》时,就被他们那些犹如魔鬼变身般的变形惊到了。反倒是看到了K1和K88变身为圣斗士一般的机器人时,我倍感亲切,因为从小看的日本动画中的很多“战士”形象就是如此,比如《魔神英雄坛》、《神龙斗士》、《圣斗士》,甚至是00后痴狂的《奥特曼》都是如此,所以从接受角度来说,我不觉得机器侠里的造型很雷人。
尚雯婕素颜
一部成功的电影究竟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观众喜不喜欢看还是应不应该看?我不敢说《机器侠》是09年观众喜欢看或者应该看的片子,但至少《机器侠》的浅尝辄止在华语科幻片的这片荒漠中开辟了一小片绿洲。你觉得它不好,你认为它很山寨,那是因为你有了很强大的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