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训练:10.唐雎不辱使命(2022年人教部编版)-全国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外交是没有xiāo烟的战场。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折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______)烟 寻衅(______) 折服(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厉内荏”中,“”的意思是______;“荏”的意思是______。
(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答案】(1)硝 xìn zhé 牛奶的好处
(2)威摄 威慑
(3)脸上表现的神情;神 软弱
(4)示例:蔺相如出使强秦,最终完璧归赵;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解析】
(1)“xiāo烟”的“硝”不能写成“销”。“折服”的“折”是多音字:zhē,折腾;zhé 折断、折服;shé 折本。(2)“威摄”应改为“威慑”。(3)结合词语的意思来理解重点字的意思即可。“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虚弱。:神,样子;厉:凶猛;荏:软弱。(4)分析所给的例句,出规律,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进行仿写。分析画线句,可知应按照历史人物+事件+结果的格式进行仿写。可根据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联吴抗曹的事件进行解答。
综合性学习
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拋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2)阅读下面关于“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黎明现任妻子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提供下列方法供参考:
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
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① 。
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② 。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三、③ 。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来④ 。
(3)根据《唐雎不辱使命》的内容,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唐雎 而使命不辱
下联:秦王藏祸心却
【答案】(1)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
(2)①登高览景,俯瞰脚下,景点布局、景物搭配,游览路线都了然于心 ②精读细节,有利于深刻领悟文章主旨 ③摘抄与写作相结合 ④辅助理解难点和拓展相应的知识内容
(3)护国土 自取其辱
【解析】
徐僧个人资料 (1)本题考查提取信息。根据材料中的“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可提炼概括作答。(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作答时,需仔细分析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根据第一处的“犹如”一词可知,此处应拟写一个比喻句来表现读前言目录的好处,可拟写为:犹如登高览景,俯瞰脚下,景点布局,景物搭配,游览路线都了然于心。根据第二处的“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可知引处应围绕“细读”来进行拟写,可拟写为“精读细节,深刻领悟文章主旨”。根据第三处的“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写心得可知此处应填写“摘抄与写作相结合”。第四处应拟写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的好处,可拟写为:加深理解,拓宽视野。(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拟写对联。作答时,需根据名著的内容和拟写对联的格式要求具体分析。唐雎为了保护国土,不畏秦王的强权,最终挫
败了秦王的阴谋,让其自取其辱。据此可拟写。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厉内荏是什么意思呢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大王加惠 加惠:______
(2)以大易小,甚善 易:______ 徐克作品
(3)故不错意也 错意:______
(4)秦王挠 挠:______
(5)长跪而谢之 谢: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然,受地于先王/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 且秦灭韩亡魏/马无故亡而入胡
C.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闻寡人之耳者
D. 徒以有先生也/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4】唐雎为什么要说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
【5】第三段采用了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请结合选段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
【1】 (1)给予恩惠 (2)交换 (3)在意。错,同“措” (4)屈服 (5)道歉
【2】 A
【3】 (1)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支付宝账号注册 【4】 ①反击秦王:面对恐吓,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②表明决心:唐雎表示要效法这三位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不惜拼命与秦王斗争到底。
【5】 ①写秦王厉内荏、外强中干,以此衬托出唐雎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②第二段已正面描写过唐雎大义凛然的形象,第三段侧面描写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注意识记“易(交换)、挠(屈服)”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注意“错”是通假字,通“措”。“谢”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道歉”的意思,今义是“感谢”的意思。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两个“于”都是介词,从。选项加点词意义相同。B.第一个“亡”,灭亡;第二个“亡”,逃跑。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C.第一个“闻”,听说;第二个“闻”,使…听到。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D.第一个“以”,因为;第二个“以”,来。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故选A。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