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简介及作品
冼星海,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爱音乐,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参加业余乐队。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这些作品中他娴熟的运用了节奏技巧,表现出坚决果断,慷慨激昂的情绪,歌曲随影片响彻大河上下。之后,又写出影片《夜半歌声》(1937)中的“热血”、“夜半歌声”、“黄河之恋”,这几首抒情插曲,显示了他独具一格的作曲风格。抗战爆发后,写出抗战戏剧《保卫卢沟桥》的主题曲,并且随演出剧团,赴各地
进行巡回演出,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创作了近四百多首歌曲,每到一处都响彻着他创作的救亡歌曲。
初级会计报名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在途中应贺孟斧之邀为影片《风雪太行山》谱曲。到达延安后,他一边教学,一边创作。写出《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歌剧《军民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以深刻的主题,独特的艺术特征,成为他的一部杰作,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39年又为纪录片《延安八路军》创作乐曲,以后赴苏联创作了《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曲》。在苏联期间,因积劳成疾,于1945年逝世。 他的代表作有:大合唱《黄河》、《生产》、《九·一八》等,交响曲《民族解放》和《神圣之战》,交响组曲《满江红》等,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独唱曲、独奏曲等数十首。是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的题材和体裁,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对全国抗日军民起了巨大鼓舞作用。著作有:《论中国的民族音乐形式》、《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等。
冼星海 - 个人大事记
锦里客栈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18年考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半工半读时,就参加乐队并担任小提琴、单簧管演奏员,还担任指挥。
1926年 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1928年入上海音乐专科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此期间,发表有《普遍的音乐》等音乐评论。
1929年 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后赴巴黎勤工俭学,师从丹第学提琴,从师杜卡斯(Paul Dukas)学作曲理论与作曲。
1931年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留学期间,创作有 《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中国古诗》等十余件作品。
1935年 毕业回国,积极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众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及话剧《复活》、《大雷雨》等作曲。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赴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5年到1938年创作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莫提起》、《黄河之恋》、《热血》、《夜半歌声》、《
拉犁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子大学兼课。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时,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写下了这部名垂青史的音乐名作。并创作有《生产大合唱》等著名作品。
1940年12月,冼星海来到苏联,这是他生活的最后五年。在此期间,他得以有较集中的精力对几部大型作品进一步修饰并最终完成。
1941年6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苏德战争”。连年的兵火战乱,颠沛流离,生活无着,再加上缺医少药,使本来体弱多病的冼星海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
1945年初,苏联有关方面将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接受。刚住进医院,冼星海便开始创作管弦乐《中国狂想曲》。
军歌1945年10月30日他病逝于克里姆林宫医院,年仅40岁。
翁美玲死亡现场照片
1945年11月14日,延安隆重举行了“冼星海追悼会”,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冼星海 - 主要作品
冼星海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百首音乐作品和大量的音乐论文,主要作品有:交响乐《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等作品。存世的作品近三百件,含四部大合唱、两部歌剧音乐、两部交响乐、四部交响组曲、两百余首歌曲、十余首器乐曲等。先后发表有《聂耳-- 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三十余首音乐论文。
《拓荒歌》《牺盟大合唱》《小孤女》《心头恨》《杨柳枝词》《夜半歌声》《赞美新中国》
《在太行山上》《战时催眠曲》《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做棉衣》《热血》
《青年进行曲》《怒吼吧黄河》《牧歌》《民族解放》《茫茫的西伯利亚》
郑伊健蒙嘉慧金钟奖中国音超《路是我们开》《梁红玉》《九一八大合唱》《江南三月》《黄河之恋》《黄河》《妇女进行曲》《反攻》《到敌人后方去》《打倒汪精卫》《别情》《保卫黄河》
《“三八”妇女节》《“满洲”囚徒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墩》《拉犁歌》
《二月里来》《救国军歌》《莫提起》《赞美新中国》《谁来跟我玩》《游击军》《生产大合唱》《追悼歌》《顶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