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基金课题
基金项目:
高海宁个人资料本论文为湖北省民宗委文化研究课题“社会变迁下的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重点课题(QSZ13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SQ13038)
刘诗诗和杨幂谁漂亮
苗族服饰的变迁
孙菲菲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 430073)
逆水寒配置摘 要:本文按新中国成立以前和成立以后两个时间段,
复联3结局
对历史苗族服饰变迁和现代苗族服饰变迁进行了分析,并对
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苗族服饰;变迁;传承
dnf连接不上在了解苗族服饰变迁的过程中,我根据变迁的时间段把苗族服饰变迁划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历史上苗族服饰的变迁,时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另一部分称为现代苗族服装的变迁,时间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贵州是苗族人们生活最为集中的地方,从偏远的山区小乡村到繁华的新民族城市都是我们田野调查的对象。然而由于语言不通大多数交流都只能依靠手势和图案,更多准确的资料信息来源还是依靠翻阅了大量的图书。苗族虽然人口众多但是没有统一的文字,所以本民族的文字记载十分缺少。清朝以前国家对苗族的相关记载也过于简单,对苗族服饰的记载就更是少之又少了。1 历史上的苗族服饰变迁三苗髽首[1]是对苗族头饰的描述。贵州被称为小花苗的苗族支系的男女们仍然是将红的毛线混在头发里面一起盘在头上。还有一些地方的苗族女子更是将大把的假发或是黑丝毛线掺在头发里盘起来。苗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居住的地区也很广泛,与中原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相邻居住,这样以来,接触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民族服饰的变迁受到了内力作用和外力呈现自发性和被迫性的变迁。自觉性变迁一是一种渐进状态,主要由于科技进步和时代的变化;被迫性变迁表现为一种突变,一般由于外界力量的介入,比如政治,军事等原因。清代文献记录相关苗族服饰到如今,苗装变
孙菲菲
化显著,男装的变化尤为突出。《黔书》《贵州通志》《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记载了清代别具一格的男装。在清朝中后期以后,苗族男人改装的景象增多了。这种改装主要是因为与外界交流频繁,受到外族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市场的纺织布料的影响。谷蔺苗道光年间改装,与汉俗同,是因为他们与外界联系密切。她们织布名叫谷蔺布。《黔南识略》说其布最精密,名谷蔺布。在清代,苗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杂居的地方或者苗族搬迁的地区,苗族服饰的自发性变迁严重。自然变迁的背后隐藏着高压的移民屯军政策。清朝以后,苗族社会的相对稳定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雍正年间,湖南、湘西、云南、四川改土归流,[2]并且清朝在苗族地区安营设堡,苗族人民生活环境突变,被迫加快民族融合的进程,苗族服饰变迁随之加剧,苗族男穿满襟,女改裙为裤,大量吸收汉服饰特点,女装圆领大襟右衽,袖裤宽大,腰间系绣花围裙。衣襟、袖口、下摆及裤脚镶绣宽幅、多层花边,有时包头帕。男子衣穿对襟袖短、长裤,头帕绑腿。男女上装式样无大差别,女装滚边绣花。同时历代封建王朝的强制同化政策对苗族服饰的变迁也是影响深远,其中清王朝的尤为严苛。时至清末民初,苗族男装几乎全部消失,女装中用斑丝、红布作成的褶裙消失,服饰彩从尚红到尚青。民国时期也下令过强制换装如“剪发换带”的事件。再者苗族内部精英倡导服饰改革。锦屏县杨学沛在娄江、偶里、稳江、铜坡等“二十一早半”地区倡导了有关妇女服饰的改革。[3]此次改革影响深远,至今很多地区沿用此服装制式。清末民国初雷山县西江地区及周边把褶裙和多襟绣花衣“欧贝”(译“雄衣”)演化成为节日、婚庆、走亲访友的盛装,以紧袖短上衣,贴身上裤为日常生活装、劳动装的服饰款式。巴拉河流域至今仍在沿用。2 近现代苗族服饰的变迁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也是研
究贵州服饰变迁重要的分水岭。伴随新中国成立而来的是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随着56个民族的统一,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也逐步进入了国家一体化体系。苗族人逐步接受现代学校的教育,经受现代文化熏陶,融入汉族主流文化。随着苗族与外界的交流,很多苗族人到沿海城市工作,生活,受到现代服饰文化的影响,不会在日常生活中着民族服装,着装方式参照其他汉族装扮。原居住地区同样受到了影响,贵阳、凯里苗族妇女上衣襟花饰很少,头帕为花格布帕,长达十几米的,服饰便装化,呈圆筒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90年代后贵州苗族服饰“回归”,同时也因为现在审美的需求,款式上做了部分改良。典型服装有领,宽衣大袖,上衣下裤,及各式围裙,颜多用青、蓝、白、红,花饰和图案简化,日常服装讲究实用,几乎没有绣花。旅游工作人员的女性服装满襟右衽,衣襟、袖口、下摆虽然保持了绣花,但都用机绣代替了手工绣花。整体衣身造型采用了立体式的现代剪裁方式,尺寸修身合体,符合现代审美。百褶褶叠保留,裙长且宽大,裙脚边沿绣满花纹,或者改为流行摆裙、一步裙,符合轻松自在的现代审美。另外服饰原材料由于传统的手工艺方式,供不应求,服饰原材料寻更多的供应渠道,日趋多元化。随着材料和工艺的现代化,科技逐渐涌向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也未能幸免,逐渐走向衰落。即使在雷山这一苗族文化的中心地带,种棉、养蚕、蓝靛种植等逐渐消失,苗族人只是在成品纱基础上织布,或者使用化学染料在成品布的基础上染织。这也意味着纺车、织机、染缸逐渐废弃,手里有着绝活的工匠相继逝去。年轻人在现代社会环境的熏陶下,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中,也不再可能回到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中,失去了大的生活背景,年轻人很少从事这些活动,传统工艺后继无人。综上所述,贵州苗族服饰
变迁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未能幸免,无论是款式、面料还是工艺都发生了变迁。面对变迁,通常都会发出两种声音,一种认为“百年之后,研究苗族服饰要到国外去”。[4]另一种认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固然要继承,但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法则是人类不能违背的。笔者认为,服饰文化的产生是由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我们要想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必须还原服饰文化产生的大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服饰文化传递的一部分应该有生活方式的内涵,审美情趣以及社会风尚,所以简单的保护只能说保持了苗族服饰中物质外形的一部分,文化内涵的这一部分也会逐步丢失,因此给予一定的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延续以往的生活传统习俗,减少对他们生活的打扰,这样或许是一种完整意义的保护和传承。参考文献:[1]…辛丽亚.黔西北白苗与箐苗支系女性头饰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4(13):63-64.[2]…伍新福.试论湘西苗区“改土归流”——兼析乾嘉苗民起义的原因[J].民族研究,1986(1):15-22.[3]…周梦.苗侗女性服饰文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4]…武鹏冲.苗族服饰文化研究综述[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3):16-19.作者简介:
孙菲菲,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服饰与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