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说唱艺术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奏。藏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传》就是以说唱形式来表现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说唱体英雄史诗《传》是世界上最长史诗,它的散文部分除外,仅史诗部分就有100万至150万行,史诗估计有36部,1500万字。史诗《传》自11世纪以来陆续创作而成,塑造了以为首的一英雄人物勇敢机智地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形象,篇幅宏大,情节奇特,语言优美…… 说唱音乐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1、叙述性 为了能将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传述清楚,说唱音乐以叙述性曲调为主。它主要采用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的曲调讲唱故事。同时,它的许多曲调又兼具叙事和抒情的弹性功能:速度较慢、曲调装饰较多时,适于表现抒情的、委婉的性格或悲哀的情绪;速度中等、曲调简洁时,适于表现平静的心情和客观叙述故事的发展;速度很快、曲调起伏跌宕时,适于表现欢快的、激动的或愤怒的情绪。由于这个特点,说唱音乐的叙述性与抒情性的转换中既方便又协调。 2、叙事和代言想结合的表现方法说唱音乐采用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在讲唱故事的过程中,既使用第三人称的傻事体,也使用第一人称的故事人物的代言体。叙事时从客观的讲述故事情节的发展,代言时则模拟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表情、姿态、性格,将我物的音容笑貌准确地表现出来。这种模拟不能像戏曲表演那样依靠演员的性别、音、化妆和道具,而是靠一两个说唱演员的表情、语气和有限的姿态、动作。因此说唱演员对人物的表演更要强调神似。从这一点上来说,说唱赏的表演难度更大。说唱演员不能充分进入角,而是时进时出,时而是角的模拟,时而又要加入客观的叙述和评价。评弹艺人曾将这种表现方法与戏曲表演进行了比较,说:“演戏是现身中的说法,评弹是说法中的现身。”由于这样的表演性质,说唱音乐就要对曲调进行选择,既要便于讲故事,又能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鲜明形象。 林心如走光 3、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 说唱艺术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说唱脚本首先以声调、语调、遣词造句等形式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用音乐来突出和夸张语言的表现。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主要体现在两点--声调各节奏。汉族传统声乐艺术,在腔词关系的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诸如:依字行腔,字正腔圆;腔随字转,字领腔行;以字行腔,寻声达意等待。现时,在腔词不能相协时,又有“换腔就字”、“换字就腔”等一套补救办法。说唱音乐继承了传统声乐艺术的这一成就,在语言的节奏方面,汉语本来就具有优势。我国语言学家申小龙曾说:“汉语是一种单章节占优势的语言,在复音化趋势的要求下,语词的”块然“状与可拼合性自然就为分合收缩提供了可能。于是单复相合,智短长相配,于整齐中含铿锵,于参差中合自然,文辞便掷地可作金石声了,汉语语言节奏的多样性为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说唱音乐又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的节奏。 |
一:古代说唱艺术
【诗话】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其体制是韵文与散文相同使用,韵文多是通俗的七言诗赞。宋元间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现存最早的一部作品。
二:说唱艺术——为戏曲铺就的文学土壤
中国戏曲是融诗歌、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这个综合形态不是拼凑杂陈,而是一个有序的组织。它是以叙事诗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以演员装扮、表演人物形象的原则来进行结构的。其它艺术成分进入这个戏剧结构形态,必须承认、服从这个原则。如果说,民间歌舞为中国戏曲的形成做好了第一种准备的话,那么叙事诗就是第二种准备,即文学准备。
这种文学准备,是由说唱艺术提供的。因为说唱艺术一方面为之提供了引人入胜的有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另一方面又提供了有说有唱的艺术表达方式。
☆ 骆玉笙与《剑阁闻铃》
骆玉笙,1914年生,艺名小彩舞,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歌王”。《红梅阁》是骆玉笙的代表作,她那哀婉曲折的行腔,时而深沉,时而激越,动人心弦。如:“都只为粉黛多情含冤死,就是薄命的佳人叫李慧娘。”中国新说唱6强唱腔上句是慷慨激越的高腔,下句则是迂回婉转的下行低腔,鲜明的旋律对比唱出了歌者对李慧娘诚挚的同情,引起听众的共鸣。犹以“粉黛多情”一句“嘎调”直上云霄,撕人肺腑,几经跌宕,再落入深沉有力的甩腔,成为流传一时的佳唱。
《剑阁闻铃》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是清代韩小窗所作。描写唐玄宗避安史之乱,西行途中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随叮咚作响的檐铃声中,思念惨死马嵬坡的爱妃扬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这首名篇被大鼓艺人演唱了近一个世纪(先是山东大鼓艺人演唱)非诚勿扰谷慧子牵手视频,终以“骆派”京韵大鼓将它推向了顶峰。骆玉笙以韵味浓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颖的鼓套,悦耳的丝弦伴奏,鼓箭轻敲慢击,弦声如
金镇雄泣如诉,使人如醉如痴。当唱到“莫不是弓鞋懒踏三更月……”一段时,感情真挚深沉,听来令人回肠荡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骆派”演唱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骆玉笙演唱了多半个世纪的《剑阁闻铃》,如今已成为一代绝唱。所录制的唱片,销售量超过了50万张。为此,骆玉笙于1989年获得了中国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大奖。 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
与刘宝全同时并起的艺人有张小轩、白云鹏。京韵大鼓在五四运动时期,曾出票友张云肪等人编写厂一些新曲目,由白云鹏、崔子明等人演唱。崔子明创滑稽大鼓,成为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起伏腔是“刘派”唱腔的主要创造,包括有各种长腔、悲腔、花腔。此外,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韵白(包括在板眼节奏之内的韵白和没有板眼节奏的韵白)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与唱腔衔接自然。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四胡,有时佐以琵琶。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传统曲目有《单刀会》、
《战长沙》、《博望坡》等数十段,以及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一、以往学者对于说唱音乐的分类
在目前我国音乐专业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院、系中常用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教材中,对于说唱音乐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说唱音乐主要分类方法一览表
分类方法 | 具体分类 | 出 处 |
八分法 | 1)鼓词类2)弹词类3)渔鼓(道情)类4)牌子曲类 5)琴书类6)杂曲类(时调小曲类)7)走唱类8)板诵类 | 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1963年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版。 |
七分法 | 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走唱类、快板快书类。 | 连波:《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曲艺音乐卷》,上海音乐出版社农行查询1989年第一版。 |
八分法 | 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五大类。此外还可以分出时调小曲类、走唱类、杂曲类。 |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一月第一版。 周青青: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1版。 |
七分法 | 鼓曲(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时调小曲类、走唱类 | 栾桂娟:《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
六分法 | 弹词类、鼓曲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渔鼓道情类、杂曲类(走唱类) | 于林青:《曲艺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第1版。 |
二分法 | 鼓书类、牌子曲类 | 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2000年10月第1版。 |
以上分类法当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民族音乐概论》提出的八分法和《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的两分法。上表中的六分法、七分法实际上都是在《民族音乐概论》分类法的基础上的进行的。笔者在此将它们统称为多分法。
阿里巴巴女装批发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