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1月 Vol.31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9 ──────────
收稿日期:2008-10-24
作者简介:姜德辉(1972-),男,河北丰润人,唐山师范学院马列教学部副教授。 -96-
李运昌
唐山农村地区党组织建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姜德辉,高  东
(唐山师范学院 马列教学部,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由于唐山农村地区广大农民阶级的革命性不断增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唐山农村地区的传播,唐山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唐山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先进分子,为唐山农村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
关键词:唐山农村地区;党组织建立;社会历史条件 中图分类号: K 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1-0096-03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angshan Countryside Area’s Party Organization
JIANG De-hui, GAO Dong
(Department of Marxism and Leninism Teaching,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Hebei 063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middle and late of 1920s,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organization in Tangshan Countryside Area has been established because the general peasantry's revolutionary nature was strengthened in Tangshan countryside area. The Marxism-Leninism in the Tangshan countryside area was widely spread and the Tangshan Place Party organization's was esta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model members was trained. This sets the essential social class foundation,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founda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organization in Tangshan Countryside Area.
Key words: Tangshan countryside area; establishment of Party organization; society historical conditi
on
院内感染
从1924年8月唐山农村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乐亭党支部建立,到1928年11月迁安党组织建立止,唐山周围农村地区,共有6个老县建立了中共党组织。唐山农村地区建立党组织的时间较早且力量发展迅速,这与唐山农村地区所具备的建立中共党组织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
一、唐山地区农民遭受的剥削压迫深重,他们的革命斗争性强,这是唐山农村地区党组织建立的必要阶级基础
中英战争后,唐山农村地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随后这一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虽然出现并逐步增长,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并没有被废除。在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下,广大农民阶级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这里的旗地大量转让,土地越来越集中,农村地区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不足农村人口10%的地主富农占全部土地的70-80%,而占农村人口90%以上
的贫、雇农和中农,仅占土地的20-30%。”[1,p80]由此可见,唐山农村地区的地主阶级和富农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而广大的中农和贫农则无地或少地。豪绅地主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大量土地和资本通过雇工经营、变相增租、附加税捐、放、巧取豪夺等方式加紧对农民的榨取和掠夺。
唐山地区毗邻京、津和东北,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和军阀混战所必经之地。特别是以冀东地区为主战场的1922年和1924年的两次直奉战争,使唐山地区的农民遭受到了空前的灾难。清末至民国时期,政府增加了税种而且税率不断增加,这些捐税大部分由政府以投标方式包给豪绅地主,在征收过程中多方,繁重的苛捐杂税更使唐山地区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他们在“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2,p8]。唐山农民在残酷的压榨下,表现出了极强
的反抗精神,同时他们“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2,p8]
。如1909
姜德辉,等:唐山农村地区党组织建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97-
年迁安县爆发了数万农民的抗捐,1910年遵化县发生了万余农民因抗税而包围县城的事件。1921年12月25日,包括农民在内的滦县各界众万余人“召开公民大会并举行游行示威,大会散发了题为《国民注意》的传单,号召全县人民把反帝爱国运动坚持下去。”[3,p11]
广大贫苦农民中的一部分破产者成为了产业工人,农民这支庞大而有力量的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引
导和带领之下,迅速觉醒,投身革命,为唐山农村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唐山农村地区的传播,为唐山农村地区党组织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问道乞丐唐山乐亭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家乡。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就利用回乐亭老家探亲的机会,“向家乡人民宣传妇女放足、男人剪辫子等新思想。”[4,p25]1916,年共产党人江浩在其家乡玉田县北刘家板桥村创建了“玉田第一所农民业余学校──农夜校”[5,p7],在教农民学文化的同时对农民宣传新思想。
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唐山后,立即引起唐山地区各阶层的强烈反响。特别是唐山地区的许多学校也开始接受五四运动的新思想,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1919年5月22日,滦县学生联合会发出通告,号召滦县学生自5月23日起“罢课讲演,唤醒同胞,联合各界”,得到了滦县中学和滦县师范学校的学生响应[1]。滦师学生刘作恒、王式曾、唐明时、杨玉安、裴文中等组织救国会,成立讲演团,号召“还我河山,抵制日货”[7]。遵化直隶省立第五中学学生也于当年的5月下旬成立了学生自治会,举行罢课游行活动。丰润县车轴山中学的学生也投身到这一伟大斗争中去,学校成立了“十人团救国会”,组织全校学生罢课,在车轴山北山集会,反对“二十一条”。
唐山地区的学生爱国运动迅速传播到广大农村中。如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利用暑期组成了“唐山夏令学生救国团”,以抵制日货、维护国货、唤醒民众为宗旨。组成一个个小分队,冒着酷暑深入农村,宣传讲
演,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号召商人不卖日货,村民不买日货,同时向广大农民宣传爱国思想。滦县中学和滦县师范的学生走进乡村给农民讲时事,讲爱国的道理。青年学生在农民中的宣传活宣传了爱国思想,动唤醒了农民,为日后在农村建立党组织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唐山地区的农村传播。丰润县阎家铺村人安体诚1922年在天津入党后,经常借返乡探亲的机会,在当地的农民中传播马列主义。李大钊重视在农民中间宣传新思想,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号召“青年呵!速向农村去吧!”[7,p150]1923年底,经李大钊介绍,深受革命影响的王岑伯和共产党员王德周先后来到乐亭中学。王岑伯到乐亭中学任校长后,摒弃旧教材,编写选
用了《我之马列主义观》等文章的新教材,向学生灌输新思想、新知识。王德周到该中学任教后,着手建立阅览室,为学生购买和订阅了进步书籍和报刊,如《益世报》、《晨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新青年》等。要求学生阅读后写心得体会,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与此同时,他还开设了读书报告会和评论课,丰富了该校学生的政治知识,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建立当地的党组织作了准备[8,p409]。
此时,迁安籍著名爱国人士杨十三,“他和侄子杨秀峰在家乡开办农民讲习所,宣传南方农民运动情况”[9,p164]。之后他建立了“立三私立平民女子学校”,这所学校于1924年正式开学,学校开设国文、
算术、音体等课。杨十三、杨秀峰还抽时间给该女子学校的学生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政府的腐败等内容的课,启发本校女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立三私立平民女子学校”的开办,不但开创了冀东农村女孩子的求学之风,而且还为革命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妇女干部。如离休前曾任国家卫生部人事处长的杨效昭就是该校学生。迁西籍的高照宇1925年在保定入党后,借回乡探家的机会,“向家人和亲友宣传新思想,鼓吹革命”[8,p30]。 1925年上海地区的“五卅惨案””发生后,反帝浪潮迅速扩展到唐山地区的农村。滦县、遵化等地分别举行了众性的集会和游行活动。滦县师范和县中的学生成立了中等学校救国联合会,学生们会后罢课20余天,并分别到当地的农村进行爱国宣传。江浩依据中共北方执行委员会的指示,在暑假里“带领北方区农民运动委员会负责人叶善枝和玉田在京、津读书的一些进步学生李立元、肖志斋、王佩青、赵玉生、冯伯歧等10余人,来玉田进行革命活动”[5,p7]。他们在小学教员和农民中控诉“五卅”惨案中英、日帝国主义的罪行,宣传了当时国内的革命斗争形势,并发展了张明远等几名共产党员,最终为玉田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革命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在唐山的农村地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使得广大农民、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和洗礼,一些人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为在当地建立党组织准备了思想条件。
三、唐山地方党组织的建立为唐山农村地区党组织的建立提供组织保证
北京公租房如何申请
唐山农村地区各党组织,是在当时的中共北方区委、天津地委和唐山地方党组织的努力下陆续建立起来的,特别是唐山地方党组织在其中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1921年秋,中共北京区委批准邓培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转为共产党员。邓培是唐山第一个共产党员。”[1,p197]1922年3月,邓培从苏俄回国后,依据北京党组织的重要指示,在唐山筹建党组织。当年的4月间,经中共北京区委批准,建立了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邓培任书记。这时,唐山共有党员5人,他们是邓培、李树彝、阮章、许作斌和田玉珍。
第31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1月
-98-
此后,邓培“在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和开滦矿务局继续发展
党员,有王麟书、刘玉堂、李华添、李星昌、只奎元等”[10,p5]
1922年8月,中共北京区委根据中共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将原来的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改建为唐山制造厂中共党支部和开滦矿务局中共党支部,并在这两个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由邓培任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唐山地方党组织建立后,在唐山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革命斗争活动,对其周围各县革命活动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与此同时,唐山地方党组织还派干部深入到农村地区直接建立党组织,为唐山农村地区党组织的建立与革命运动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1926年5月,经中共唐山地委同意,开滦赵各庄矿工人、共产党员杨春霖,回到原籍丰润县杨义口头村去开展当地的农民运动。当年9月,杨春霖在当地农民中发展了刘连枝等5人为中共党员,并领导建立了杨义口头村党支部,负责人是刘连枝,隶属中共唐山地委领导。丰润县杨义口头村党支部是京东地区早期建立的农村党组织之一。这个支部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中长期坚持斗争,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初期。1927年2月,杨春霖与张明远一起在开展遵化农民运动的同时,着手建立遵化县党组织。同年4月,张明远、杨春霖首先介绍原遵化县教育局督学兼纪各庄小学校长王麟阁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在遵化县境内发展的第一名共产党员。接着,王麟阁发展自家长工和邻村的几个农民运动骨干分子入党,并建立了遵化县第一个党支部——纪各庄村党支部。
唐山地方党组织建立后,党组织队伍不断壮大,掀起了唐山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五卅运动期间组织唐山人民投身到反帝爱国运动。唐山地方党组织的影响不断增强,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唐山农村部分党组织的建立。唐山地方党组织建立为唐山农村地区党组织的建立提供了组织保证。
四、唐山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唐山农村地区党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干部准备
明清以来,唐山因地处京畿,教育文化素来发达。1885年,遵化建立了汇文小学,开唐山近代教育的先河。至1911年唐山地区共建有小学堂527所,师范学校和师资培训机构6所,并建有一些中学堂。1902年,唐山地区建成遵化州官立中学堂(今遵化一中前身);同年建成永平府中学堂(今唐山一中前身)。民国后,唐山地区近代学校数量迅速增加,且中学数量增加更多。1912年,丰润车轴山中学建成;1923年,乐亭县初级中学建成。
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学,许多教师是聘请当时全国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其中有一些人就是共产党员,如1926年,时任玉田县教育局督学的肖质斋、时任珠树坞小学名誉校长的原北京大学学生李立元以及时任玉田师范讲习所教员的王佩青等,均是中共党员。当时,中共天津地
委指示,肖质斋、李立元和王佩青在县教育局内建立了玉田第一个党支部,化名“玉芝”,肖质斋任书记。
寒食节的由来
这些教师在给当地学校带来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思想,在他们的影响之下,培养出了一大批先进的青年学生,成为唐山地区较早的一批共产党员。如李大钊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就读,后走上了革命道路。1924年,李大钊又介绍共产党员王德周到乐亭中学任英语教员。王德周于1924年4~5月间发展十余名进步学生加入社会主义共青团,并建立了乐亭中学团支部,1924年8月,把青年团员中18岁以上的徐步云等4人转为中共党员,建立了乐亭中学党支部,王德周为支部书记。唐山农村地区第
一个党组织是在李大钊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建立的。张明远,1920年毕业于玉田师范讲习所,入党之后成为玉田县早期领导人之一。1926年9月,中共北方区农民运动委员会,派张明远到玉田开展农民运动,同年10月,玉田县的8名党员在珠树坞小学召开会议,建立了中共玉田县特别支部,张明远任书记。李运昌,1923年就读于乐亭中学,在此期间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乐亭党组织建立时的成员之一。1925年就读于滦县中学的沈芝、徐德瑞、杜宗周,成为了滦县的第一批共产党员。
唐山近代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志青年,他们积极投身革命,成为了唐山农村地区党组织建立之初的中间力量。
唐山农村地区的党组织建立以后,曾领导了当地的农民进行反“旗地变民”斗争,发动了“玉田”,进行了长期的反恶霸地主的斗争,并在唐山地方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革命斗争,最终迎来了唐山广大农村地区的解放。
[参考文献]
[1] 王士立.唐山近代史纲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奶粉排行榜10强
社,1996.
[2] 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冀东革命史编写组.冀东革命史[M].河北人民
出版社,1988. [4] 王昆.冀东革命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 [5] 张葆文.玉田农民[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 [6] 政协唐山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唐山文史资料(第十三
辑)河北滦师八十年[C].唐山:1992. [7] 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8] 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冀东革命人物(第三辑)[C],
1991.
[9] 王士立.唐山名人[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10] 王士立. 中共唐山地方组织创建的时间和早期的历史
作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4).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