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摘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分别是:本质层面、基础层面和主体层面,这三个层面构成了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内涵;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适应了共享经济的要求,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应,其对产业业态也可以进行重组,更是经济一体化的催化剂。实现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两大产业集的良性互动,形成联动发展的共识,打造内外部环境,搭建标准化技术平台。
齐豫和齐秦关键词:物流业;制造业;联动;山东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发展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关系,但在应用实践中,距离理想状态还差距较大,需要进一步研究两业联动的影响因素,施行联动发展的动力促进机制。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血管,战略意义重大,但目前存在物流成本高、运作效率低的问题,需要更好地释放社会物流需求,主体之一是制造业物流。制造业是产业经济的中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下行压力巨大,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供给侧改革压力,为提高我国的制造业竞争力,适应工业4.0时代的到来,需要到更科学、可持续的发展途径。
1、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内涵与效应分析
1.1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内涵分析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分别是:本质层面、基础层面和主体层面,这三个层面构成了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内涵。
双赢是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本质。联动打破了物流业与制造业原有的边界,交易费用得到降低,经营风险相对下降,可以形成价值链与产业链的统一,使得产业运行速度提高,可以促进两个产业的效益提升。产业联动是基于双向的双赢活动,当物流业与制造业充分联动,制造业可以更多的时间关注制造自身的产品升级、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流程优化等,物流业也尽力于技术提升、成本控制、供应链畅通等环节,为制造业提供更好的物流或第三方物流服务,从而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双赢效果,为产业经济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共享、双赢的思路。
关联产业是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基础。物流业或者制造业是一个宏观的概念,联动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某些产业形态乃至企业个体上,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从传统的产业划分上分属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两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供求关系。二者要形成良性互动,实现资源、信息、资金等方面双赢,并不是物流业中的各个企业与制造业中的各个业态产生吻合的联动效应,关联产业必须是其中的先行者并起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关系研究
李运昌——以山东省为例
空调一匹多少w文/李运昌
到基础作用。
中国十大旅游胜地企业个体是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主体。物流业与制造业涉及到众多的利益主体,从政府到企业再到社区,两者的联动受到政策作用影响巨大,但不论如何联动,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企业个体之上,否则就是一纸空文。而市场竞争的压力和企业盈利的需求,会促使部分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联手,并推动了两业的联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客观上说明了制造业物流外包的态势。
1.2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效应分析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适应了共享经济的要求,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应,其对产业业态也可以进行重组,更是经济一体化的催化剂。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效应可以从物流业的效应和制造业的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包括物流外包等服务可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提高制造业企业效率,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产业联动物流外包能够使得制造业专心自身擅长的业态,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制造业利润的主要来源,通过剥离非主营业务,聚力核心部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等,所以可以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分工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共享是新经济的态势,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即是分工也是共
享,物流业促使制造业物流成本降低,从而降低整体社会成本,解决制造业部分资金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瓶颈,从而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两业联动可以促进物流业的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最终提升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分工,客观上要求物流业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促使物流业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带动物流产业结构优化。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带来了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供应链建设带来物流网络的更新换代,促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现代物流产业组织结构创新。制造业的提升必然要求其联动的产业即物流业的同步跟进,降低市场的集中程度,运输物流与制造物流、仓储物流等可以共同发展,物流服务模式的立体化、全自动化逐步要求建立,增加了物流业的利润空间,最终提升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
2、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
2.1 山东物流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的交通条件国内知名,尤其是以道路质量优良著称,另外航空和海运也比较发达,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都是国内排名前列的港口。山东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又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邻,交通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仅以物流业中的运输业为例,2015年山东货
4针刺棉
物运输量达到40.7亿吨,物流业虽然受到经济下行压力,但仍然保持增长。根据《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5-2020年)》,山东省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要占到地区增加值的6.2%,其中占第三产业的产值提高到16.5%,这是山东省未来物流业发展的目标。同时,山东省物流业存在发展很不平衡、运输效率比较低、服务水平不高、现代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另外,物流园区建设遍地开花,也存在定位不合理、设计有缺陷、配套不完备等现状。总之,山东省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不够适应社会物流发展需求,其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有利于物流业自身提升。
2.2 山东制造业发展现状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制造业一直是山东实现工业化的主导力量。“十二五”期间,山东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呈现增长态势,2013年的占比接近92%,制造业成为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山东省制造业比较发达,但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比《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标准,2013年在排名前十位的制造业中,高技术类制造业产业仅有三项:占12.23%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占5.99%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占5.00%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石油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制造业等传统的产业仍是山东省制造业的主要构成。
2.3 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基于山东省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现状分析,两业联动发展必须以双赢为目的,以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为主体进行。这种联动发展必须考虑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内部因素是指物流业内部及制造业内部,外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
山东省的经济比较发达,制造业规模巨大,但以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为主导;物流业起步比较晚,虽然有物流百强企业,但多是子公司性质,而且满足不了社会物流的需求;物流业与制造业从内部来看都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从内部因素而言,还存在供需双方联动的匹配问题,山东省的制造业体量要比物流业大得多而且增长得更快,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供需匹配存在不洽合的现象,联动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
山东省的制造业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物流业还比较滞后。“绿”是我国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制造业要走出这种高耗能的现状符合国家经济新常态发展战略,绿物流更是物流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是推动或延滞的外部因素,而且在现阶段成为了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应该要通过内部因素发生更大的作用,目前这是政府、行业等努力的方向。
3、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路径
3.1 实现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两大产业集的良性互动双赢是两大产业集联动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实
现这个本质要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是第一步。物流业能够为制造业提供专业化、立体化的个性服务项目,物流业可以在制造业发达区域设置物流园区,山东的青岛市、济南市、淄博市、临沂市等都有了较为成功的案例。物流业发展有利于物流业业务的拓展,有利于物流业沟通上下游企业,为制造业的采购、运输、装卸、搬运、仓储、销售、售后服务等提供专业化
服务,成为物流业与制造业供应链体系的共同组成。
3.2 形成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共识
联动、合作的行为首先要形成理念共识,物流业与制造业只有真正的认识到联动是双赢,是各自的发展机遇,双方才能去寻融合价值。物流业发展首先要明确发展的途径和未来,那就是社会物流的进步,社会物流的主体企业就是制造业,所以物流业针对制造业的服务升级正是自身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制造业要全力于主营业务,必须进行适当的服务外包,供应链价值化体系的建设是不可逆的,物流企业在这个供应链体系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与物流行业的联动发展可以促使制造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3.3 打造有利于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内外部环境是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微观和宏观条件,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外部环境打造保护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行业企业内部环境、政府、社区和行业组织等外部环境。我国的产业政策是针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不同的特征制定的,现在产业条块分割已经客观上不利于产业联动发展。从内部环境打造而言,从组织理念、企业文化、组织使命等环节开展;外部环境打造要从法律法规、市场环境、金融扶持、行业组织等角度进行。总之,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需要地方政府搭建合适的平台,降低联动的市场风险,促进两业良性互动。
3.4 搭建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标准化技术平台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技术基础是信息化、标准化,所以需要搭建一个标准化技术平台,以实现两业价值提升和客户满意度提高。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条码、AGV、WMS、RFID、GPS、GIS、EDI等技术的应用需要升级推广,另外物流业的技术标准与制造业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尤其在运输和仓储环节造成资源不足与资源过剩。标准化技术平台有利于社会分工的高效化,有助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这种标准应该成为国家标准(GB)或者行业标准,这种标准平台的建设对我国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国际化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方向产业互动是双向的积极产业政策,山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第三方物流是双业联动的主要形式,制造业对物流业的需求是刚性需求,物流业的发展也是制造业的产物之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其他产业的联动支持,目前阶段,山东物流业的发展可以成为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山东物流业的提升发展客观上是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制造业等传统或高技术行
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被动要求。两者的联动发展也是绿经济、共享经济的需求,可以突破环境与资源制约,在技术基础之上实现共赢。参考文献:
[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14-2015)[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5.
[2] 何青松,杨川.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3):68-73.[3] 陈宪,黄建峰. 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4(10):65-71.作者单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