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欧阳超山西省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阶段评估(E)
语文
一、读·书(12分)
【书法 陶冶性情】
1.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请赏读下面书法作品,指出其书体并用楷体将古诗第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书体:______
【诗文 抒情言志】
2.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诗文佳句往往给人美的愉悦。静听,《关雎》中的“______,______”有和谐动听的
悦耳鸟鸣;慢品,王勃笔下的“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超越时空限制的深厚情谊;细读《子衿》中的“______,______”有主人公久等心上人不至而唱出的无限情思。
(2)本真的诗文显露出诗人的初心。“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两句,孟浩然用渡湖没有船为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______,______”(《式微》)两句,作者用劳役者在露水中劳作,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哀怨沉痛。
坦克世界任务 二、读·思(38分)
(一)
读书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精神之旅,尺幅之中,畅游三山五岳;片刻之间,淘尽千年沧桑。为大力倡导读书活动,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学校开展以“阅读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一:材料探究】
殷桃的老公
【材料】犹太人爱看报,好读书。以列全国有500万人口,平均每5人有一份《耶路撒冷邮报》;每个村镇都有图书馆和阅览室,人均占有图书馆量和出版社量居全球首位。犹太人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社会学家马克思,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之父奥本海默、音乐家贝多芬、画家毕加索、诗人海涅、经济学家巴菲特等杰出人才都是犹太人,犹太人获诺贝尔奖人数也居世界各民族首位。
3.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拟写标语】
4.老师结合活动主题拟写出了一则宣传标语的上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出该标语的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宣传标语:博览增长智慧,__________。
【活动三:方法分享】
5.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对《经典常谈》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展开了交流,请你结合名著内容,把你的阅读方法分享给同学们。(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72万次铸就“完美一刻”
吕梁景点 麦克·费登是英国的一名摄影师,他有一个梦想——______。然而要完成他的梦想,并非像想象的那样简单。
翠鸟入水的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达40公里,这使得麦克·费登按下快门的时间要么太早,翠鸟还没有接触水面;要么太晚,错过了翠鸟入水的一刻。尽管试了无数次,麦克·费登始终无法拍出心目中的完美构图,但他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相反,他更加耐心地做着准备,不仅仔细观察、了解和掌握翠鸟的生活习性、捕食动作,记录了大量的翠鸟生活片段,而且还为翠鸟筑巢,尽力保护它们,帮助它们繁殖。
就这样,麦克·费登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拍了72万多次,终于成功拍到一张翠鸟俯冲入水却没有激起任何水花的完美照片,堪称经典之作。
6.麦克·费登的梦想是什么?请结合语境,补写在文中画横线处。(3分)
7.优秀的作品能给人有益启示。请你结合文本和生活积累,写一段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8分)
写作提示:①根据文本提炼观点;②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移动积分商城兑换 (三)
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
诗文。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辨其音·走进文本:与“并怡然自乐”中“乐”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霍尊的妈妈 A.闷闷不乐 B.鼓乐齐鸣
9.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3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率领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悟其理·丰富思想:《小石潭记》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请摘抄下面诗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诗句,并将这句诗蕴含的情感批注在相应位置。(3分)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取其精·学以致用: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准备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游乌龙潭记(节选)
谭元春
冈合陂陀①,木杪②之水坠于潭。清凉③一带,坐灌④其后,与潭边人家檐溜沟勺入浚⑤潭中,冬夏一深。阁去潭虽三丈余,若在潭中立;筏行潭无所不之,反若往水轩。潭以北,莲叶未败,方作秋香气。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初上蒙翳⑥,忽复得路,登登至冈。冈外野畴方塘,远湖近圃。宋子指谓予曰:“此中深可住,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頫⑦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绿。天下升平,老此无憾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