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柯电影风格之所以受到大家关注,主要原因在于他贴近生活、反映现实,导演本着从电影真实性角度出发,但又不能等同于现实,也并不能等同于某个时代的缩影。他致力于反映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并不是想展露人心的复杂和善恶,事实上,这些影片是对城市转型时期理性的审视,影片中人物所展现的不安与反抗也正是贾樟柯电影作品中一直坚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江湖儿女》中,贾樟柯人物塑造方法有了新的变化,人物的地位带有隐喻彩,通过这种隐喻使影片具有当下这个时代的烙印。贾樟柯将大时代的文化潮流与小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具有深刻的批判性。他依靠自己独特的美学理念,客观地揭露社会现实。
深圳世界之窗门票贾樟柯导演的电影《江湖儿女》,讲述了巧巧和斌斌几经波折爱恨情仇的故事。电影整体叙事结构可以分为三个段落,首先是在大同斌斌与女友巧巧在所经历的江湖纷争;接着是巧巧为郭斌并牺牲自己,出狱后辗转尝试和男友重归于好;最后是巧巧回到大同回真实的自己。这部电影展现了社会变化过程中男性地位的没落,赞扬了女性面对强大压力依旧努力拼搏的精神。同时,导演借助独特的视听语言,表现出浓厚的本土化的气息。
一、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和对女性形象的时代阐释关注底层是贾樟柯电影的最大特。贾樟柯的摄影机始终对准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其中包括小偷、民工、下岗工人、小镇青年等,以影像来留存个人体验是贾樟柯常用的方法,以纪录片的手法刻画这些小人物面对快速变化的中国社会时的种种困惑、失落、不安和焦虑。在艺术道路上,他谦虚低调,努力探索新的电影创作方法,在他的电影中,没有表
现社会强势体,而是把普通人搬上银幕,带得观众更多的思考。例如,《三峡好人》的主题是寻,影片讲述了两个山西人关于寻的故事,一是韩三明寻妻子,二是护士沈红寻未归的丈夫,影片从他们两个人的故事徐徐展开。在影片中,他仍然坚持一贯朴素的手法,不华丽,也不煽情,将普通人的生活展现给观众,不做任何解释。观看影片时,我们会觉得这是一部相对平淡的片子,观众也更喜欢商业大片,而对于文艺片的关注度还不是很高。整部影片没有戏剧化的情节设定,没有搞笑的台词,也没有知名度很高的演员和男女之间轰轰烈烈的爱情。而贾樟柯也正是抛弃了这些华丽的包装,才将劳动人民最朴实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女性形象的塑造是贾樟柯电影的又一亮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女性不再是男
性的附属品,而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在电影《江湖儿朱丹直播回应口误
女》中,导演重在于对女性形象的建构,这不仅是对女性的讴歌,更是揭开了男权社会虚伪的面纱。影片刚开始的巧巧,因为男友是江湖中人,她陪男友闯荡江湖,谁料最后却成为男友的牺牲品。当出狱后的巧巧去前男友斌斌的时候,却发现他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人,经历过现实苦难的巧巧决定重回山西,做回自己。因此,导演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勇敢坚韧、有情有义的女性形象,呈现出女性意识,有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话语权。一系列的情节架构,体现了贾樟柯对女性身份、地位以及社会价值的反思和特有的人文关怀。
二、视听语言的独特之处长镜头、实景拍摄的巧妙运用
长镜头是写实主义导演们常用的电影手法,在贾樟柯的电影里,长镜头随处可见。在《三峡好人》中长镜头的使用比比皆是,极少出现特写镜头,几乎都是中景拍摄下的长镜头,而这恰恰正是贾樟柯的风格,在他之前的影片中也同样可以看出这一手法。在影片中人们靠在桥边的围栏上,有的人在沉思,有的人在聊天,此时摄像机缓缓移动,画面中的人物就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人,这里就是运用长镜头来展现人物此时的状态以及导演特殊的人文情怀。在他的电影中,很多单独的一个镜头就构成一个场景。长镜头不是单纯的存在,更是导演对影片所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江湖儿女》中也使用了大量长镜头,巧巧出狱后第一次和斌斌相见,他们两人在宾馆里时,导演使用长镜头交代人物关系和人物复杂的内心,此时屋内的灯光时昏黄的,人物没有任何表情,再加上人物发自内心的话语,既表现出了巧巧的失望、无助,也表现了斌斌作为男性的不负责和无情。因此,长镜头是贾樟柯电影中使用最多的手法。
通过实景拍摄,追求更真实的故事氛围。贾樟柯的电影大都是采用实景拍摄。他没有特意为拍摄而搭景,就是凭借最真实最自然的实景进行拍摄。这种实景拍摄在影片的很多出都能看出来。首先,在光线的运用上,除了个别室内镜头,他一般不使用人工光照明,多数时候都是使用自然光,还原真实场景;在选择彩方面,没有大红大紫的颜,而是选择相对比较暗调的颜,为影片奠定情感基调,为影片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例如在《江湖儿女》中,阿斌和兄弟们一起打麻将,导演就是借用
生活中最普通的场景,展现在这场戏中,大家表面上看起来和和气气,背后却暗藏着江湖的险恶与江湖义气的碰撞。(下转第167页)
摘 要:众所周知,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的典型人物,一直以来都受到影视行业关注和观众的喜爱。贾樟柯的电影作品深深植根于中国近二十年的社会现实中。他的作品很接地气,始终坚持从社会现实中寻求切入点,聚焦于描绘社会底层人物的故事,反映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换句话说,贾樟柯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中那些最平凡小人物的见证人。他致力于描绘小人物的生活以及心理状态,将人物最真实的状态表现出来。因此,针对这种现实采取了一种直接的,甚至是纪录片式的方式来刻画这些小人物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本文以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和《江湖儿女》为例,对他的电影风格进行深入解读。关键词:贾樟柯;电影风格;三峡好人;江湖儿女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3-0165-02
终结孤单 歌词探析贾樟柯的电影风格特征
董海霞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124)
作者简介:董海霞,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金善雅个人资料
情绪,以及表现环境氛围的一种手段。
在影片的情节发展到3分17秒到3分45秒的时间的时候,导演将这时的声音处理成为一种“蒸空”的效果,妻子骂马山的声音“你这个!没文化!没知识!没水平!……”处理的似乎是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的回音。人声在这里成为了一种环境音响,具有了环境音响的效果,使观众关注的不再是人物说了些什么,而是关注影片中听者在当时的状态。外界的声音和听者之间产生了距离感,外界对他的影响在此刻几乎不产生作用,他完全转入自我的空间当中,丢使他没有心思去考虑别的事情。声音在这里的变化使得客观存在的声音不再是简单再现,而是将客观转化为了一种主观情绪状态的表现。这种表现也不同于音乐,需要借助音符、旋律、歌词这一载体将人的情感情绪间接地传达出来,而是将人物的心理状态直接以影视所特有的视像性特征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一种直接的情绪表达。就如同摄影机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和剧中人物的眼睛合为一体一样,这里的通过对声音的特殊处理,成为了剧中人物主动的一种表达,而不再具有间接的被动的被窥探心理情感的意义。另外,在马山的朋友帮他分析情况,以及影片结尾处也都出现了这样的处理方式,也都同样产生了刻画人物情绪的特殊效果。
同时,导演还善于通过细节上的音响反映马上当时的心理状态。在马山刚刚摸到空的套的时候,在这一画面空间中只能听到一个无声源音响——笛子声的突然响起。在安静的画面空间中突然的这一声,展现了马山对于一下没有摸到的惊恐。紧接笛子声后出现了皮带的吱吱声,这一声音无疑是被夸大了的音响,更加加强了人物的紧张心情和环境氛围的紧张程度。加之摄影镜头的轻微晃动,镜头
和声音的配合,使得人物紧张的心情由内向外展现在银幕上。另外,影片还通过马山钥匙、拿钥匙时钥匙所发生的碰撞声,以及其走路匆匆的脚步声,都生动地刻画出他内心对于丢手的害怕和紧张。
王宝强离婚真相
三、结语
电影和文学不同就在于它有着自己的语言,而每个镜头的组接,每个声音的加配,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产生不同的效果。就如同《寻》的电影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较强调对于主人公内心的刻画一样,每一部电影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语言要求。《寻》在表现人物心理状态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上并非是首创的,但是它却在运用的时候时刻考虑它主要想反映表现的是什么,因而就使得它的电影语言看起来非常的“统一”,因而这也是其在电影语言运用方面成功的一点。
参考文献:
[1]【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M].于培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2]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3]吕洁.基于电影《归来》看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之间的矛盾[J].电
影评介,2015(11).
[4]马莉,刘芳.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比较研究[J].电影文学,2011
(13).
[5]赵岚,王晓英.从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空间叙事策略的运用——
以小说《昨日当我们盛年》电影改编为例[J].电影评介,2015(17).
[6]胡伟东.追寻诗性的电影语言[J].电影文学,2004(03).
[7]崔梅,赵兴元.试论电影语言符号的语义表现层级[J].当代文坛,
2010(03).
[8]韦星.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J].电影评介,2006(21).
[9]徐诗迪.舞蹈在丰富电影语言中的作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8
(04).
(上接第165页)
选择非职业演员来表现电影的纪实性。由于他拍摄的影片大多都是普通的人物,如果选择成熟的演员,一方面拍摄成本会增加,另一方面明星是否能够放下偶像包袱,所以他选择的很多演员都没有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也没有多少经验的小众人物,往往都是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因为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诊,可以更好地安排剧中角。这样不仅会减少模仿的痕迹,而且可以更真实自然地表现出人物形象。在电影《三峡好人》里,扮演煤炭工人韩三明的演员本身就是个挖煤工人,而且真实名字就叫韩三明,所以这一角对他来说就是本出演,没有太大的难度和挑战,只需要他面对镜头时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即可。
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位优秀的导演一定是在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手法和善于反思和思考的道路上不断成长的。从《三峡好人》到《江湖儿女》,贾樟柯导演也在不断进步,努力创作符合观众口味的电影作品。在电影《江湖儿女》中,它反映了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印记,女性的地位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影片中,巧巧从大哥的女人变成拯救大哥的女强人,展现女性占据主导地位而存在,具有主动话语权,也表现出女性有刚强的一面,也有温柔善良的一面。这种“人物地位的时代转换”也成为贾樟柯电影的美学特征之一。
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江湖儿女》,它揭示了生命的真谛,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带给我们思考。时代在
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变化,人心叵测,世事难料,贾樟柯用他独特的镜头,表达对小众体的关注,给观众一种温暖的感觉。贾樟柯的电影《江湖儿女》所表现的人物的生活状态以及情感生活正是当下社会人们普遍所面临的事情,因此,影片更能激发观众的兴趣,产生共鸣。
四、结语
贾樟柯电影的生命是纪实,他将这种手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通过采用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突显影片的真实性。电影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取悦观众,观众买账你的作品,你的作品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贾樟柯作为一名特立独行的电影导演,他注重记录社会的变化发展,不断揣摩自己的作品,坚守自己的创作理念,最终形成了带有个人鲜明特的美学风格,对纪实性电影的创作方式与电影主题的选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白云武.贾樟柯电影风格分析[J].戏剧之家,2014(03).
[2]刘婕妤,李广龙.贾樟柯《江湖儿女》的美学分析[J].2018(12).
[3]马丁丁.探析贾樟柯电影视听语言的风格[J].现代装饰(理论),
2016.08.
[4]周爱华.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2009.
[5]赵华珍.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特征探赜[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
[6]张放.探究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特征[J].电影文学,2017.
我喜欢搞老奶奶的知道了吗
[7]郭婧.贾樟柯电影的创作心理探析[J].电影评介,2010.
[8]Jason McGrath,聂伟.我对贾樟柯电影的一些看法[J].杭州师范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9]巫佳熙.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风格研究[N].南京师范大学,
2012.
[10]姚温丽.贾樟柯电影作品纪实风格探究[N].河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