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质
合肥地质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跨长江、淮河两⼤流域。地理坐标:东径116°40′~117°52′,北纬
淮南景点31°30′~32°37′。周边毗邻为:东⾄肥东县元祖⼭与滁县地区为邻,西⾄肥西县⾦⽜乡与六安地区交界,南临巢湖隔湖与巢湖地区相望,北抵舜耕⼭与淮南市接壤。东西横距133公⾥,南北纵距124公⾥。全市总⾯积7396.78平⽅公⾥,其中:陆地⾯积7163.38平⽅公⾥,占总⾯积96.8%,⽔域⾯积233.4平⽅公⾥,占总⾯积的3.2%。市辖区为:东、中、西三市区,⼀郊区;郊县为肥东、肥西、长丰三县。
⼀、地质
(⼀)构造:在地质构造上,合肥地区属于下扬⼦海槽和淮阳古陆边缘地带。震旦纪前,该地为烟波浩淼的海浸区,吕梁造⼭运动,产⽣了淮阳⾼地与古⼤别⼭。⽩垩纪的燕⼭运动,江淮间出现皱褶,形成了江淮丘陵。第四纪的喜马拉雅运动,地壳升降、断裂、波折,出现西东⾛向的江淮分⽔岭,形成江淮分⽔格局。
合肥地区断层较为发育,除郯庐(⼭东省郯城⾄安徽省庐江)深断裂通过其东部外,境内尚有纵横九道断层。从北向南依次为:孤堆⾄七⾥塘断层、⽡埠湖⾄护城岗断层、年家岗⾄吴⼭庙断层、朱巷⾄双墩
断层、肥中断层、蜀⼭断层、桥头集⾄东关断层、巢湖断层和六安断层(亦称肥西—韩摆渡断层)。
(⼆)地层:合肥市地区地层,除局部地区为太古界、元古界和古⽣界地层外,⼤部分为中⽣界地层。肥东郯庐断裂带以东低⼭残丘区,为古淮阳地质延伸部分,有太古界⽚⿇岩、元古界震旦纪前磷⽚岩和震旦纪变岩裸露。断裂带以西以垩纪地质为主,堆积约四千余⽶厚中⽣界地层。长丰北部属舜耕⼭脉地质,为古⽣界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岩持以灰岩和沉积岩为主,太古界⽚⿇岩、元古界震旦纪⽯英砂岩、页岩、⽩云岩亦有出露。中南部及合肥市城郊多为⽩垩纪地层。肥西县境内,⼤部分为⼤别⼭沉降地层(⼜称中⽣代合肥凹陷地层),除坊虎⼭南麓呈东西向狭窄地带有少数前震旦纪变质岩裸露外,其余皆为中⽣界侏罗纪陆相地层,地下分布着红砂岩、砾岩及⼤别⼭杂岩。全市境域内地层上部,⼴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其厚度,据钻探资料:肥东⼋⽃9⽶、护城岗29⽶、梁园33⽶、路⼝集38⽶、店埠44⽶、撮镇63⽶,郯庐断裂附近分别为103⽶和144⽶以上。郊区从西北向东南由薄变厚,在10~100⽶之间。肥西县境
内⼤柏店—上派——柿树岗—洪桥⼀线以西厚度在10⽶以内,五⼗⼩庙—花岗—桃溪以东厚度在20⽶以上,再东达40⽶。岩性以粉砂、粘⼟为主。巢湖北岸平原,为近代冲积型地层,堆积着数⼗⽶厚的内陆湖泊沉积物。
⼆、地貌
刘东强前妻
合肥市地处江淮丘陵地带,境内具有丘陵岗地、低⼭残丘、河湖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最⼤地貌单元。
(⼀)丘陵岗地:北⾃舜耕⼭南麓,南⾄巢湖北岸,其间绝⼤部分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岗地,地青呈岗、冲三种地形。江淮分⽔岭出⼤别⼭向东北延伸,在肥西县⼤潜⼭⼊境,蜿蜒逶迤,横贯市境中部,⾄肥东县元祖⼭北侧出境。市辖境内分⽔岭脊⾼程75~92⽶(废黄基点)。江淮丘陵岗地⾯积6303.77平⽅公⾥,占全市陆地⾯积87.2%。地表绝⼤部分为耕作⽥,作物以⽔稻为主。
(⼆)低⼭残丘:低⼭残丘区分布于市境东、西边陲地带。东部⼭区,⼭脉⾃肥东县东北部元祖⼭起,沿肥东县东境边界线向西南延伸,经马湖、⽂集、西⼭驿、桥头集等乡镇地界,直⾄巢湖北岸,绵延110公⾥,⼤⼩⼭峰24座。东部⼭区以浮槎⼭为最⾼,海拔418⽶(全市最⾼点),其余皆为100~300⽶之间低⼭。西部⼭区为⼤别⼭余脉,脉络西东⾛向,绵延25公⾥,⼭峰6座,并列于肥西县西部地带,以⼤潜⼭为最⾼,海拔289⽶,其余皆为200⽶左右低⼭。另外,市境中部有独出⼭体4座,以⼤蜀⼭为最⾼,海拔282⽶,为合肥城郊最⾼点。低⼭残丘区⾯积为358.17平⽅公⾥,占全市陆地⾯积5%。东部⼭区,矿产丰富;西部⼭区,林⽊繁茂;中部⼤、⼩蜀⼭,已辟为⾃然、⼈⽂景点。
(三)河湖低洼平原:长江流域巢湖沿岸及南淝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等河流下游两侧为冲积平
原,地势平坦,地地肥沃,圩堋相连,物产丰饶,地⾯⾼程7~15⽶。淮河流域,⽡埠湖、⾼塘湖沿岸为近代沉积所形成的沿淮湖滩。滩地平原,地⾯⾼程20⽶左右。河湖低洼平原⾯积为501.44平⽅公⾥,占全市陆地⾯积7.8%。河湖平原⾯积包括巢湖、⽡埠湖、⾼塘湖各⼀部分⽔域⾯积,肥东县黄荡湖沿岸及其各⽀流沿岸地带。
三、地壤·植被
(⼀)⼟壤
合肥地区⼟壤以黄棕壤、⽔稻⼟两类为主要⼟壤,约占全部⼟壤的85%。其余为⽯灰(岩)⼟、紫⾊⼟和砂⿊⼟。⼟壤计为5个⼟类,12个亚类,103个⼟种。黄棕⼟壤遍及全境,成⼟母系下蜀黄⼟。该⼟壤⼟层较厚,质地粘重,阻⽔、阻⽓,在30厘⽶深以上形成滞⽔层,⽔分难以向下渗透。降⾬时上层滞⽔,即从地⾯流失,⾬过天晴,⼟壤很快⼜变⼲,出现龟裂。适耕期短,肥⼒低,理化性关也差。此⼟壤俗称黄泥或“黄泥板⼦”。农民形容为“下⾬流不歇,晴天⼤开裂”,还有“⾬天⼀包脓,晴天⼀块铜”之说。⽔稻⼟呈黄⽩⾊或青灰⾊,下部有细砂层、砾⽯层,其成⼟母质为下蜀黄第四纪堆积物。原成⼟母质,经过⼈类长期耕作⽔稻后,逐渐发育形成⼀种特殊类型的耕作⼟壤。该⼟主要分布于巢湖沿岸低洼圩区及中部波状丘陵旁中间。该⼟
壤在上旁地肥⼒较差,下旁地及⼗阶地平坦地带,肥⼒较⾼,低洼地带,⼟性冷,团粒结构差,系⽯
灰岩风化物,属⾃然⼟壤。市境内东部和西南低⼭残丘及舜耕⼭南麓,零性分布着紫⾊⼟和砂⿊⼟。紫⾊⼟质地较轻,结构疏松,含有砂粘、砾⽯,成⼟母质为⼤别⼭红砂岩,含⽔性差,有机质贫乏。砂⿊⼟(⼜称⿊⼟)成⼟母质为黄泛沉积物,上部为⿊⼟层,下部为砂⽯⼟层,故⼜名砂⽯⿊⼟。⿊⼟层⼀般厚度30厘⽶,颜⾊浅灰或暗灰,质地多属粘壤,⽆⽯灰反映,中性偏酸,有机质含量低;砂⽯层局部出现在70厘⽶左右浅⼟层,多数在两⽶以下深⼟层。砂⿊⼟⼟壤组合变化,按地形从上到下划分为黄⼟、灰⽩⼟、⿊粘⼟三个亚类。三亚类⼟都是质地粘重,⼟性冷,耐旱,易涝渍,是⽔、肥、⽓、热很不协调的⼀种⼟壤。此类⼟壤亦是适耕期短,耕作阻⼒⼤,难以耕种。
全市境域内⼟壤酸碱度适中,⼀般中性偏酸,较适宜各种作物⽣长。成都玩
(⼆)植被
合肥市境内⼟地,⼤⾯积已开垦为农⽥,植被覆盖主要是农作物,林⽊甚少。建国前,⼭峦多为荒⼭秃岭,⾃然景观极差,⽔⼟流失严重;波状丘陵地带⽆成⽚林,只是村屯宅旁有少量林⽊。灰⾊和黄褐⾊,是旧合肥城乡的两⼤主⾊块。建国后,经过30多年的⼈⼯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逐步在扩⼤。现全市陆地垦植指数为52.3%,其中农作物覆盖占垦植数92.9%,森林占垦植数7.1%。
农作物⽅⾯,以稻、麦、菽类为主,其次为薯类、⽟⿉、棉、油料、⽠蔬等。历史上合肥地区农耕制度多为⼀年⼀熟,即以⼀季中稻为主。建国后,耕作制度有所改变,麦稻轮作,⼀年两熟。南部低洼
圩畈区,1964年以来,推⼴油菜或紫云英和双季稻轮作,实⾏⼀年三熟耕作制。
森林⽅⾯,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组成的混交林,是全市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常绿树种主要有:⼥贞、松、柏、⼴⽟兰等40余种;落叶树⽊主要有:椿、枫杨、槐、柳、榆、桐等30余种。经济林⽊主要有:桃、李、柿、杏、枣、苹果、枇杷、桑等20余种。
庐江地质
第⼀节地质
〔岩层分布〕
庐江地质构造古⽼⽽复杂,地层有南北两相之分。城北丘⾩区出露有上元古界到中⽣界较全的沉积岩系;砖桥丘陵区拥有庐枞盆地⼴泛的⽕⼭岩系堆积;县境西部柯坦、浮祥⼭⼀带,隐伏着下元古界变质岩系。兹分述如下:
⼀、变质岩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出露有⽩云质⼤理⽯,含磷⽚⿇岩、⽯墨⽚岩等,分布在西部浮祥⼭、柯坦⼀带,但⼤部被侏罗系上统⽑坦⼚组⽕⼭岩系所覆盖。其中浮祥⼭穹折断束⼀带断续出露,在⽩⽯⼭北坡经罗家埠到青龙⼭西北有零星露头,洪家⼭出露较⼴。
⼆、沉积岩
1、震旦系下统张⼋岭组:绢云母⽯英⽚岩和上统灯影组硅质层,灰岩夹页岩及上部含硅质⽩云岩,零星分布于城西、盛桥——东顾⼭褶皱带之西,郯庐断裂带以东。
2、古⽣界寒武、奥陶系:⽩云岩、含泥质结晶灰岩及硅质页岩、泥质粉砂岩等,主要分布于东顾⼭、⼆蛟⼦⼭东侧,直到盛桥南零星出露。
3、志留系⾼家边组黄绿⾊泥质页岩夹粉砂岩,在城东部及东北部出露。茅⼭组和坟头组灰⾊中厚层细砂岩、⽯英砂岩、粉砂岩、下部夹页岩,在鲢鱼⼭、⼆⼗⾥铺、⼗⾥茶亭及盛桥西南地区和东顾⼭东坡,多呈低⾩和洼地状。
4、泥盆系五通组灰⾊⽯英砂岩、⽯英岩、夹页岩及粘⼟层,含鱼⾻化⽯、磷⽊化⽯,出露在城东北的东顾⼭、磨盘⼭、龙池⼭、夏砾⼭。
5、⼆叠系下统栖霞组为深灰⾊厚层灰岩,含燧⽯结核,局部夹泥灰岩。出露于⽯⼭到东顾⼭、黄⾦凹⼀带。孤峰组为灰⿊⾊燧⽯层及硅质页岩、含磷结核页岩。其上统龙潭组上部含碳质板岩,下部棕⾊板岩夹粉砂岩。⼤隆组为深灰⾊页岩、碳质页岩夹硅质页岩、粉砂岩常出露于钻孔中,地表少见。
6、中⽣界三叠系中统铜头尖组,下部为钙质粉砂岩,上部为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英砂岩夹泥灰岩。上统拉犁尖组,下部为灰⾊细粒、⽯英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碳质页岩,上部⽯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含泥砾和硅质,分布在岳⼭、龙桥⼀带。科目三考试全部过程
7、侏罗系中下统象⼭,在庐枞⽕⼭岩盆地边部及岳⼭和城北丘⾩区两侧,下部磨⼭组下段为浅灰中粗粒⽯英砂岩夹细砂岩,含砾⽯层,有时夹粘⼟;上段为杂⾊泥质粉砂岩,细粒⽯英砂岩夹碳泥岩,含植物化⽯。上部罗岭组下段泥质粉砂岩及细粒⽯英砂岩,局部含碳质,有砾⽯层;上段为紫红⾊铁锰质粉砂岩及长⽯⽯英砂岩,局部夹灰岩透镜体。上统为⽕⼭岩系(另述)。
8、⽩垩系下统杨湾组,为砖红⾊细砂岩夹细中粘砂岩,砂岩上部含⽯膏。分布在七桥、
泥河⼀带。上统浦⼝组为红⾊⾓砾岩夹薄层细砂岩互层,分布在龙王顶⼀带。
9、新⽣界第三系,以红⾊砾岩和砂砾岩为主,砂岩和砾岩相互成层,夹有薄层页岩,分布于庐北的魏家⽼屋、许家墩,西南部的⽯榴⼭、龙王顶、岱鳌⼭⼀带,⼴泛出露在罗昌河以北、菖蒲⼭以南地区。
10、第四系上、中、更新统,在各丘⾩区边部呈现为棕红⾊⽹纹状粘⼟夹砾⽯层。上部为黄褐⾊粘⼟、亚粘⼟,含铁锰结核,在黄屯南⼭⾄马鞭⼭⼀带,出露为砾岩卵⽯及红⼟、红黄⼟堆积,以次⽣⽯英岩与⽕成岩碎块为主,砾⽯⼤者1⽶以上,⼀般均碗⼝⼤⼩,形状不等,多出现单⾯刻划擦痕。
第四系全新统,呈现黄褐⾊亚粘⼟及砂质粘⼟、浮泥、沙卵⽯。⼴泛分布在县境低洼区、平坦地区岗垄地带及河⾕地带。
三、⽕⼭岩中⽣界侏罗系上统到⽩垩系下统。境内燕⼭期⽕⼭活动频繁,形成的⽕⼭岩系多分布在县境东南部庐枞⽕⼭盆地。其次有⽜王寨低⼭丘陵区、沙溪、巢湖岸边同春等地。庐枞盆地⽕⼭岩系,以其喷发旋回,可归纳为四组七段,⾃上⽽下列表分述。另外,沙溪、柯坦以及巢湖岸边同春等地,见有安⼭质、粗⾯质熔岩及碎屑岩等,因研究程度低,分布零星,统归⽑坦⼚组。
〔地质构造〕
本县位于下扬⼦准地台西北、⼤别⼭地盾的东部边缘,⼤部属淮阳⼭字型前弧东翼部份,⼜有郯庐⼤断裂带通过,构造较为复杂,就构造形式⽽⾔,可分“构造单元”和“断裂形迹”
两部:
⼀、构造单元境内较⼤的构造单元有四:
1、北东向复式背斜褶皱带北⾃盛桥⼊境,经龙池⼭、东顾⼭、县城⾄菖蒲⼭,长37公⾥,宽约5公⾥。出露地层呈紧闭线状褶皱,轴向北东~南西(30°左右),包括若⼲个不完整的背斜和向斜。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北北东向⾛向断层,该断层由于受两次以上⼒的⽅向不同,产⽣先逆后正断层性质,使地层产⽣迭⽡状或地堑与地垒。其次为北西向横断层(300度左右),为张扭性,有平移断距,⾃盛桥⾄庐江城北,已知⼤⼩断层在16条以上,常使纵断层和岩层发⽣错位。上述两组断层的切割,构成区
内“多”字型构造格架。⾄于庐南地段,因受庐江~⼟桥横断层影响,南盘下降,形成断陷,更受后期⽕⼭岩活动覆盖,特别是近轴部闪长岩体的侵⼊,与沙溪铜矿床有密切关系。
2、庐枞⽕⼭岩盆地位于县境东南部,属扬⼦准地台西北边缘和淮阳地盾东部结合地带。其⽕⼭岩系不整合于中、下侏罗系象⼭之上,呈⼀开阔的向斜盆地,地层倾⾓在边部约1 5~20度,中⼼部位平缓。由于在⽕⼭岩系底部,见有较厚的沉积⾓砾岩,说明在“宁镇运动”以后,该区有断陷活动性质。⽽在其下,象⼭底部也出现含⾓砾沙岩,⽽且厚度较邻区为⼤,⼜说明在更早的“南象运动”已使该区从震旦系到三叠系产⽣沉降断陷性质。因此说该盆地为“继承性断陷盆地”。本区的⽕⼭活动,具有明显的旋回性,每个⽕⼭旋回,产⽣不同类型的⽕⼭机构。早期旋回的⽕⼭机构,常被后期旋回作⽤所破坏或覆盖,⼤部难以恢复。据⽬前已知资料认为:罗河、⼤包庄、盘⽯岭、何家⼩岭矿区,皆系早期盘⽯岭、砖桥旋回期,岩侵性隆起。何家⼤岭(钟⼭铁矿)为盘⽯岭旋回期爆发⾓砾岩简。矾⼭、刘家⼭为盘⽯
岭旋回期破⽕⼭⼝。东部的古⽕⼭机构,由于剥蚀较深,保留不完整,已难辨认。⾄于双庙期和浮⼭期两个⽕⼭旋回的爆发,则认为:双庙旋回以溢流相为主,浮⼭旋回以爆发、喷发相为主。浮⼭期距今最近,⽕⼭机构保存也最好。区内对盆地有较⼤影响的构造,北东向“罗河~⾦湾断层”(罗河~善厚集断裂的南段)将⽕⼭岩盆地切割成东西两部,东部半边盆地北宽南窄,状如⼈⽿;西半边相对下陷,接受上⽩垩红层沉积。
3、浮祥⼭穹折断束该断束两侧皆为郯庐断裂所夹,成⼀狭长状,东北隔巢湖与“桥头集穹折断束”相对应,是“张⼋岭台拱”向西南延展部分。⾃戴桥⾄浮祥⼭⼀线,有下元古界地层零星出露,浮祥⼭磷矿点为⼀个破碎背斜的东翼。
4、⼤别⼭地质东部边缘该区位于县境西部和桐城交界处,属⼤别⼭台背斜南翼的倾伏处,轴向⼤致为北东东,分布在⼤狮⼦⼭⾄长岗岭⼀线、北翼在安⼭⼀带。地层出露较全,为上侏罗统⽑坦⼚组安⼭岩、粗⾯岩及其泥灰岩等,倾向北西,倾⾓20~35度。南翼受郯庐断裂影响,地层遭受破坏,产状较紊乱。东部鸭池⼭附近为北东向(约60度)次级构造裂隙,有萤⽯矿脉充填。
⼆、断裂形迹境内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北北东纵向断裂,其次为北西⾄北西西向横向断裂,构成交织格局。其中北东向纵断裂,主要为郯庐⼤断裂带及与之接近平⾏的塔⼭~中垾断层,盛桥~菖蒲⼭断层,罗河~善厚集断层、乌江~蜀⼭断层;北西向横断裂有庐江~⼟桥断层和泥河~黄梅尖断层。
1、郯庐断裂带该断裂于1956年由地质部航空磁测队概查时发现,它北起⿊龙江、吉林、辽宁、过⼭东的郯城、安徽的庐江,直⾄华南,是我国东部⼀条巨⼤的超岩⽯圈断裂带。该断裂在庐江有四、五条主⼲断裂及伴⽣、派⽣构造形迹,构成⼀个以断裂为特征的北北东向构造带。嘉⼭⾄庐江段断裂规模最⼤,北宽南窄,庐江以南强度减弱。主断裂⾃桐城孔城⼊本县境,以北东30~35度⽅向经浮祥⼭
⾄⽩⽯⼭⼊巢湖出境,⾼⾓度倾向北西。主⼲断裂确有导岩、导矿及地震活动带之特点。另⼀⽀⾃浮祥⼭南、乐桥镇北,经庐江县城西,⾄许桥附近出境,其产状和主断裂同。现已探明郯庐断裂带⾦刚⽯保有储量占世界第10位。
2、中垾~塔⼭纵断层北东向,南段和郯庐主断裂平⾏,北段以40度⽅向和盛桥~菖蒲⼭断裂相交于巢湖中。
3、盛桥~菖蒲⼭纵断层北北东向,北段沿盛桥~菖蒲⼭复式背斜褶皱带东侧,南部发育在菖蒲⼭复式背斜轴部,构成沙溪矿区导岩、导矿通道。
4、罗河~善厚集纵断层北北东向,在本县罗河~⾦湾段纵向切割了庐枞⽕⼭岩盆地。东边⼤部为庐枞盆地主体,蕴藏有多种矿产;西边⼩部断陷下降。
5、乌江~蜀⼭纵断层北东向,南段在本县砖桥~黄屯⼀线东北⼊⽆为县境。
6、庐江~⼟桥横向断层北西向,西段南盘下降,切割盛桥~菖蒲⼭复式背斜褶皱带,东段控制了庐枞⽕⼭岩盆地北部边缘。
小学描写春天的诗句
7、泥河~黄梅尖横断层北西向,西段⾃菖蒲⼭南,再次切割菖蒲⼭复式背斜褶皱带,南盘下降;东段在黄梅尖⼀带为控岩构造通道。
〔岩浆岩活动〕
侏罗系末⽩垩系初,剧烈的宁镇运动造成本区断陷和破裂,给岩浆活动以通路。境内的岩浆岩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侵⼊岩⼀次侵⼊体主要为闪长岩、⽯英闪长岩,次为辉⽯闪长岩、辉⽯闪长斑岩及其它变种。主岩分布在沙溪的福泉⼭、凤台⼭⼀带,⾯积长约10公⾥,宽约3公⾥,矿
物成份简单。次岩分布在矾⼭、砖桥东、焦冲、缺⼝及冶⽗⼭⼀带。分布在矾⼭2平⽅公⾥,主要矿物为正长⽯,次为酸性斜长⽯、辉⽯,副矿有磁铁矿、黄铁矿、磷灰⽯、锆⽯等;分布在焦冲约11平⽅公⾥,主矿为正长⽯,少量⽯英,副矿为磁铁矿,蚀变有黄铁矿化;分布在缺⼝北三公⾥处为辉⽯闪长岩和⼆长岩等杂岩体,钻探控制北东西南向长5000⽶,宽1800⽶,矿物成份为中长⽯、更长⽯;分布在冶⽗⼭,⾯积约3~5平⽅公⾥,岩体结晶较好,有少量黄铁矿化。
⼆次侵⼊体为⼆长岩、⼆长斑岩,多为⼩岩株,岩脉分布在巴家滩、青⼭⽔库、岳⼭等地。其中主要分布在巴家滩,⾯积约3平⽅公⾥。矿物成份为拉、中斜长⽯,钾长⽯,少量辉⽯、⿊云母,岩体边缘有轻微铜矿化。
三次侵⼊体为正长岩、⽯英正长岩、正长斑岩、⽯英正长斑岩、花岗闪长岩,以岩株、岩脉为主。主
要分布在枞阳的黄梅尖、浮⼭、⼤岭脚等处。县境为⽜王寨岩体,罗河、砖桥⼀带有脉岩。⽜王寨正长岩体在县之西境,跨桐城县境,出露⾯积约150平⽅公⾥。主矿为钾长⽯和少量熔蚀状⽯英斜长⽯,副矿为磷灰⽯、绿帘⽯等。在郯庐断裂的西侧安⼭岩、粗⾯岩中,接触带蚀变有硅化、⾓岩化、黄铁矿化、萤⽯化等。
⼆、脉岩境内脉岩主要分布在⽕⼭岩盆地,以南北向为主,少量为北西向和北东向。
闪长玢岩、辉⽯闪长玢岩、安⼭玢岩、微晶闪长岩主要分布在砖桥⼀带,其中微晶闪长岩分布在⽜王寨岩体内,咏宽0.5~10⽶,长⼏⼗⽶到千⽶。此类脉岩形成较晚,不伴⽣⾦属矿化。
正长斑岩、粗⽯斑岩,脉宽1~5⽶,长⼏⼗⽶到数公⾥,规模较⼤,分布较⼴泛。矿物主要成分为钾长⽯、少量⽯英和斜长⽯。这类脉岩和铜矿化关系密切,如黄树堡、⽯门庵等地,脉体本⾝即铜矿化。流纹状⽯英正长斑岩,脉宽1⽶左右,长⼏⼗⽶,主要产于⽜王寨岩体和黄梅尖岩体。
⽞武岩、粗⽞岩、拉斑⽞武岩数量少,规模⼩,仅在何家冲⼀带见到,常和含铜⽯英脉相伴⽣,可作脉状铜矿矿标志。
煌斑岩规模⼩,主要分布在⽜王寨和黄梅尖岩体中,在雾顶⼭和獭猫尖之间,岩脉和含铜⽯英脉平⾏或穿插其中。
三、次⽕⼭岩或称超浅成侵⼊岩,也称潜⽕⼭岩。其形成多发⽣在⽕⼭旋回的末期。隐伏于盘⽯岭、罗河⼤包庄地区和何家⼤⼩岭地区,也有出露地表。
砖桥旋回次⽕⼭岩,岩性单⼀,为粗安玢岩,分布最⼴,呈岩床、岩⾆状出露在⼭间沟⾕。
双庙旋回次⽕⼭岩,为斜长粗安玢岩,暗⾊矿物较少,分布在庐枞盆地中偏南。
浮⼭旋回次⽕⼭岩为粗⽯斑岩,多充填在⽕⼭管道中,呈柱状突出地表。其分布地区已出县界,在枞阳北部、庐枞盆地之南沿。
地貌
境内地形复杂。西部属⼤别⼭余脉,层峦叠嶂,绵延⽽南;东挟黄(陂)、⽩(湖)⼆湖、北襟巢湖,圩畈相连;中多丘⾩,纵横起伏,冲塝相间。海拔最⾼为境西的⽜王寨595⽶,最低为境北同⼤圩的同⼤浦5.8⽶,相对⾼差589.2⽶,⼀般海拔为20~40⽶,形成西南⾼、东北低的地势。在全县总⾯积(含巢湖⽔域12.4万亩)中,⼭区、低⼭区⾯积422平⽅公⾥,丘陵区1270平⽅公⾥,圩区400平⽅公⾥,湖泊260平⽅公⾥,⼤体是⼭、圩各两分,⼀⽔五丘陵。
〔⼭区丘陵区〕
⼀、⽜王寨低⼭丘陵区位于县西境。地括果树、马槽、长冲、⽔关、柯坦、汤池、⽯桥、岳庙、葛庙、陈埠等10乡39个村。西与舒城、桐城毗邻,为⼤别⼭东伸余脉,呈西南西北东⾛向,⾯积约52平⽅公⾥。该区⼭陡⾕深,形势险峻,其东北向丘
⾩起伏,顶阔⾕浅;浮祥⼭、⽩兔⼭⼀带已成⽼年残丘。⼀般⼭峰标⾼在199~438⽶之间。
十大名校主峰⽜王寨(⼜名刘郎寨),海拔595⽶,是县境最⾼点。峰北⽼和尚包583⽶。峰西荒草尖545⽶,南与桐城交界。三⼭301⽶,三峰尖326⽶,两峰之间有⼤⼩马槽⼭(⼭上有⽯槽、旁有⼈马迹,相传为曹操屯兵饮马处)。主峰东侧为龙池⼭(⼜称檽⼭,顶有龙池,⽔常不涸)438⽶。主峰外围有平顶⼭,脉⾃起风尖,上有⽼虎洞,下有关⼭(⼜名冷⽔关,相传为曹操拒吴守隘处⽴关⽽名),明设巡检守隘并设驿站。其东北闸⼭,有半⼭亭迹,黄蜀⼭座落在芮岗乡,海拔199⽶。鸭池⼭202⽶,巅有⽯池,边有鸭嘴迹,在岳庙乡境。
⽜王寨外围东侧有浮祥⼭106⽶,座落在⾦桥乡境。
本区⽓候温和,⾬量充沛,相对湿度⼤,植被良好,适宜林茶,是本县主要茶叶产区。
⼆、沙溪⾄龙王顶丘⾩区在县城南境。地括⼤化、乐桥、杨岗、桂元、沙溪、⼩墩等乡及庐城南侧。该区⼭低⾕浅,多为残丘⼩⾩,地势起伏,冲沟罗列。
区内以龙王顶为最⾼,海拔265.4⽶,呈西北~东南⾛向,⽅圆8平⽅公⾥。龙王顶西有⽼虎洞,双层可容数⼗⼈。龙王顶之北也有个平顶⼭,在桂元乡境。龙王顶南马鞍寨⼭,上有风洞岩,连脉绵亘的便是岱鳌⼭,海拔245⽶,南为枞阳县境,西北为庐江县境。峰间⽯婆岭有仙⼥岩,三⽯峭⽴,称谓⽯公、⽯婆、⽯⼩。
区内菖蒲⼭117⽶,在盔头乡境。福泉⼭175⽶,在沙溪乡境,传⼭下有泉,饮可愈疾。⼭之东有凤台⼭156⽶,以“五峰并列,中⾼如台”⽽名,“凤台秋⽉”昔为庐江⼋景之⼀。与之相连的铜坑⼭,旧曾冶铜,今探为铜矿产地,介于马⼚、沙溪、胜岗三乡之间。沙湖⼭8 9⽶,在胜岗乡境。
三、砖桥丘陵区位于县境东南部。地括砖桥、天桥、店桥、洋河、双凤、矾⼭、黄屯等乡、镇45个村。东南与⽆为、枞阳接壤,南北⾛向。该区⼭势陡峻,⾕底切割较深,多成悬崖峭壁,层峦叠嶂。地形属壮年期,出露地貌多随⽔流向呈南北或北西向纵列。区内有釜顶⼭、寨基⼭、獭猫尖、双顶⼭、钟⼦⼭、黄⼭寨等⼭峰,其中釜顶⼭(486⽶)、寨基⼭(4 63⽶)、獭猫尖(462⽶)较⾼,(黄梅尖657.6⽶在枞阳县境),其余数峰在342⽶⾄422⽶之间。
釜顶⼭形如覆釜,⼭西为西峰岩。峰西南有黄⼭寨406⽶,⼭巅凸起,⾼耸云际,上有⽯⽜、仙⼈洞胜迹。釜顶⼭南与⾹炉尖(294⽶)相峙,东为獭猫尖(⼜名三公⼭,462⽶)处庐江、⽆为、枞阳三县交界。东北为寨基⼭,⼭顶四围如城,有⾦华寨址和饮马池迹。
钟⼦⼭(⼜名钟⿍⼭)418⽶,顶上有龙池,泉⽔常流。矾⼭的东西⼭分别为238⽶和303⽶,产矾,为古今矾矿开采地。双顶⼭海拔344⽶,在双凤乡境。郎官⼭,原名栏关⼭,⼜名南宫⼭,⼭下有黄演冲,⼭上有寨址,相传黄穰屯兵于此。
四、城北丘陵区地括晨光、庐北、冶⼭、迎松、顺港、魏岗、⽥埠、五⾥、⽯⼭、盛桥、七⾥、东岳、许桥等乡及⾦沈、戴桥、同春等乡⼀部分,其间丘陵呈西南⾄东北⾛向,间显陡峭,是巢湖与黄陂湖、⽩湖的分⽔岭。
区内有冶⽗⼭,海拔375.4⽶,传为春秋越⼈欧冶⼦在此冶铁铸剑⽽名,⼭上有伏虎洞、
得名),东南为独⼭(208⽶)。冶⽗⼭东为⼆蛟⼦⼭,⼜称栖凤岭(219⽶)。东北为龙池⼭,⼭之东麓有⾼岭⼟矿。再东北为夏砾⼭、三⼭(207⽶)。
五、其它低⼭还有不属于以上⼭区的独⽴⼭峰。县境西北20公⾥的⾦⽜⼭,海拔107.8⽶。⽩⽯⼭距治东北30公⾥,滨临巢湖,海拔134.8⽶,⼭之东临湖尚有⽛⼭、双⼭等⼩⼭丘。姥⼭有⼆:⼀在⽩湖中,⾼136⽶,峰南有将军庙;另⼀在巢湖中,⾼105⽶。梅⼭(⼜称梨⼭)⾼70⽶,位于境东南30公⾥的杨柳圩西北隅。
〔圩畈区〕
城北丘陵区和⽜王寨丘陵区以北的⼴⼤区域多呈圩畈,地势较低,河⽹交错。庐北⼤圩,位于县北,东滨巢湖,南临⽩⽯天河,西界马槽河,北濒杭埠河,圩⽥⾯积122617亩,内含同⼤、⽯⼤、⽜⼴圩,地括北闸、南闸、新河、常丰、黄道、古圩、新渡、⽜⾸、⼴寒等乡。⾦同圩滨巢湖,地括⾦沈、同春乡,圩⽥⾯积12055亩。⾦⽜、⽩⼭、盛桥⼀线,傍⼭有部分岗塝⽥地,沿河流是平畈和圩⽥。
城北丘陵和砖桥丘陵之中,东有黄陂湖和⽩湖,地势低凹,为河湖平原和近湖圩区,河⽹纵横。座落在盛桥乡的盛桥联圩,⾯积11570亩。座落在杨柳乡的杨柳圩,⾯积43000亩。裴岗联圩介于⽩湖和黄陂湖之间,⾯积20248亩。黄陂湖南岸天井乡的天井圩,⾯积15000亩。丘陵间的城关、盛桥、缺⼝、泥河区,⼭岗冲畈相间,共有14个千亩以上圩⼝。
其它丘陵、丘⾩区间,除罗河乡的千亩同⼼圩外,多为岗塝冲畈,有⾃然河流及⼈⼯⽔利设施,利于农耕。
〔湖泊〕
光绪《庐江县志》载:南有五湖,即沙湖、黄陂湖、后湖、排⼦湖、⽩湖,北有焦湖(巢湖)。今只有黄陂湖(含沙湖)、巢湖,余湖均围垦。
⼀、巢湖位于治北35公⾥,是我国五⼤淡⽔湖之⼀,湖⾯积820平⽅公⾥,跨巢湖市和肥东、肥西、庐江县界。本县⾃⽩⼭、盛桥两区临湖南畔,拥有巢湖⽔域12.4万亩,纳杭埠河、兆河、⽩⽯天河诸⽔,岸阔⽔丰,航运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