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第39卷第3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Jun.,2021
Vol.39No.3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老城区广场
“社会向心空间”改造研究
李里,储凯锋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中国健康管理师
[摘要]城市广场是市民户外活动的基本单元和载体,其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公共生活品质。针对市民的休闲交往行为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匹配的现象,文章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以淮南市寿县为例,引入“社会向心空间”的概念,结合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分析老城区城市广场的场地现状、使用人及其行为特征,明确市民活动行为与广场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总结“社会向
心空间”的特征,并从“围合性”“社交性”“尺度感”等方面提出城市广场“社会向心空间”的改造方案,为老城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建议和新思路。
[关键词]城市广场;“社会向心空间”;环境行为学;老城区
[中图分类号]TU984.182[文献标识码]A
—、弓I言
改革开放以来冲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快速提升至2018年的59.58%[1],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逐渐趋于成熟。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休闲娱乐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是,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老城区公共空间与市民的精神活动需求之间矛盾重重。
"社会向心空间"(sociopetal space)被心理学家索姆尔(R.Sommer)描述为促进交流、创造一种轻松友好气氛的心理空间;在物质空间层面是由场所的内向弧形围合或座位半包围结构构成,使得空间有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⑵,以此形成内聚性的方向引导。城市广场作为传统城市区域的公共开放空间,可以调节区域土地密度,提高社会交往的有效性,是设计“社会向心空间”、激发城市活力的最佳选择。本文探究了环境行为学理论下居民公共生活的行为需求与“社会向心空间”构成的逻辑关系,以此对老城区广
场的开放性、空间尺度以及形态进行规划改造,促进邻里关系,为老城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改造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老城区广场“社会向心空间”的研究现状和问题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结局早在20世纪70年代,老城的复兴就在英国作为一项城市规划议题提出,英国《牛津词典》对于“旧城复兴”的解释为旨在为一个地区带来新的活力,发展新
2022十一国庆图片
[文章编号]1007-9882(2021)03-0078-02
的组织⑶。我国早期的老城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主要以文化、商业以及生态景观"7等主题为导向,与市民传统生活格格不入,缺少人性化设计。2015年12月,我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通过实施城市修补,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等问题,恢复老城区的功能和活力
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老城区广场的更新研究开始逐渐向“人本”理念转移,探讨市民集体记忆与空间更新⑷、市民活动与空间特征的关系何以及空间适宜性分析a〕等内容,但大多基于现状进行优化,缺少对“社会向心空间”的综合性研究:一方面,老城区广场的使用人和时间段单一,青壮年毫无参与度;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市民生活的深度调研,无法将传统生活行为与城市规划、文化宣传相结合;不仅如此,商业活动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得商业功能
无法和其他人本功能相协调。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老城区广场的更新不再是单一功能的置换,而是要解决限制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影响,探讨如何减小城市居民之间的距离,塑造新的邻里亲密关系,规划建设新型“社会向心空间”O
三、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社会向心空间”分析研究和基本特征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与周边不同尺度的空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通过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方
*[收稿日期]2020-11-03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畫点项目:"徽州踐县古民居门窗木雕统样系统化研究”(KJ2018A0076)
[作者简介]李里(1991-),女,安徽淮南人,硕士,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晩建筑学专业助教,从事建筑遗产改造,新农村规划教学与研究;
储凯锋(1975-),男,安徽潜山人,博士,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晓讲卯,从事古建筑、建筑丈化研究。
法,探讨人对不同空间环境产生的反应和情绪,以此研究人、空间感知以及行为偏好之间的相互作
用关系0本文选取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博物馆前的城市广场作为研究对象。身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城市广场利用率却极低,城市公共生活缺乏“烟火气”。因此,必须通过了解市民体的行为偏好和空间现状的关系,总结适合古城传统生活的“社会向心空间”基本特征。
(_)分析研究
1•场地现状。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寿县老城区商业和文化空间的面积,城市广场的建设主要以展示城市形象为主,忽略了市民生活的重要性。现存的寿县古城平面呈正方形,面积3.65平方公里购,人口达到10万以上,具有典型的建筑密度高、人口密度大等特点。城墙的四门相连形成十字,打造出城市商贸文化轴线,沿线分布古城主要的商业、景点和教育资源。研究场地位于西大街的寿县博物馆前,场地的正北方为孔庙和奎光阁。作为展现寿县历史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公共空间,广场视野开阔,功能单一,平面以博物馆的中轴线为中心,左右的景观和铺装呈现出大致对称的形态。
2•使用人。如表1所示,由于古城的老龄化严重,目前广场主要的使用人共分为四类:分别为退休的中老年人、学生、游客以及研究团队等等。其中,老年人在广场的停留时间和频率最长,人数最多,主要以休闲娱乐等活动为主;学生主要来自于附近的中小学,一般于放学后在这里游戏玩乐;游客和学者通常以广场作为有标志性的集散地,仅仅作短暂的停留和休息,目的较为单一。
3.行为特征。由于中老年人对交流和公共活动的需求较大,因此,由表1可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
老年体在广场上呈散点状分布,主要集中在边缘墙角和树下,活动时间段以清晨和傍晚为主。附近的工作人员、散步的市民以及游客由于停留时间较短,因此更倾向于选择相对安静、人数较少的地方休息,如树下、花坛边以及博物馆入口处。而放学后游玩的孩子,由于其活动路径的规律性小,缺少限制要素,因此活动范围较大,往往分散在广场的各个角落。
表1传统文化古城镇的主要游客团体与其行为目的、偏好的对应关系
旅游团体停留时间目的行为分布
中老年居民清晨、下午和傍晚共约3~4小时打牌、跳舞、锻炼、聊天、休息乘凉边缘绿地处,树下学生约0.5-2小时游戏广场
游客学者约5~30分钟游览、休息、拍照博物馆前、树下其他约10分钟~1小时散步、休息树下、广场
(二)老城区广场“社会向心空间”的基本特征
根据分析可知,目前古城广场缺乏空间的限定和规划,导致目前的市民活动杂乱而分散,且主要沿边界分布,空间利用率低,不利于绿化维护。因此,古城广场“社会向心空间”应具有以下特征:
1•引导性。根据人对交往行为的需求,诱导不同个体进入场地,提升在场地内面对面的几率,增加聚集和交谈的可能性。
2.聚合性。通过塑造围合和内向型的几何空间,提高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3.安全性。保障老年人、孩子等特殊体的安全和健康,远离道路、集市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创造积极的空间尺度,提升市民精神状态。
4•舒适性。空间的设计要根据不同体的身体和尺度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创造优于室内物理环境的室外空间,提高市民外出的几率。
5.社交性。帮助市民在公共空间中寻具有共同爱好的体,激发交流的可能性,增强邻里的亲密度。
淮南景点四、旧城区城市广场“社会向心空间”的改造设计研究
通过对老城区广场使用人的行为和“社会向心空间”特征的分析总结,可以发现:目前广场存在封闭性较强,功能简单以及使用体缺乏交互行为等不足,因此要分别从广场和绿地的边界、树下以及铺装、景观等不同的方面对空间的围合性、社交性以及尺度感等进行更新。
(-)围合性:打破封闭的沿街商业空间
目前,广场的边缘主要由用墙隔离出来的沿街商铺、围墙以及孔庙遗址的根星门组成,在视觉上形成
了一个封闭的效果,对人流的引导性较差,必须通过打破边界吸引更多的人:第一,重新构建一个内向型的商业空间,通过打断沿街商业,规划一个新的广场入口。第二,将原始的旅馆、店铺改造成向内围合的院落式休闲餐饮,不仅契合城市年轻人的生活模式,也可以增加休息空间的面积,为更多的年轻体和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等待和餐饮场所。
(二)社交性:促进交流的休息空间桑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为了保证广场展示城市形象的功能,对边缘绿地和花坛进行了空间拓展,并在边缘设计了具有高低层次的休息座椅。作为新的交流空间,一方面保护绿化的完整性,增加优化环境的生态空间;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高度,拓展行为的多样性。老人和孩子可以通过大小、高度更换姿势,选择合适的地方打牌、读书写字和聊天。不仅如此,座椅由拼接的六边形构成,通过钝角空间,增加人面对面的可能性,刺激社交行为。
(三)尺度感:触发小体的微空间
针对有共同爱好的小体,诸如打牌、跳舞以及聊天等,可以对舒适度较高的树下空间进行改造:一方面打破原有花坛和绿地的边界,在树的周围设计通道、桌凳以及铺装等,让小体可以根据人数选(下转83页)
目前有很多城市都把建设“绿生态建筑”作为目标[7〕,这也是融合环境、绿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
刘天佐方慧
五、结语
本文从本土化建筑的设计、景观设计中植被的选择、本土材料的循环利用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四个方面对本土化绿生态型设计进行了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生态发展的理念以及对于城市建设中绿生态的设计追求,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骏提出的生态工程就为后期人们进行城市与规划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人们一直不断地调整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及环境。美好生活需要良好的城市环境,人们将更多的关注集中在城市建筑中绿生态的设计上。绿生态的设计追求不仅仅存在于过去,更应实现于未来。绿生态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实现城市美好生活的需求,更要满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绿生
(上接79页)择用于聚集的微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草地和植物的围合,加强微空间的边界感和安全性,减少空间内外的相互干扰。
(四)参与性:利用地面铺装打造游戏场地
由于原始的场地缺乏游憩功能的规划,导致儿童的游乐行为往往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因此,可以通
过不同彩的铺装在地面打造儿童的游戏场地,将孩子的游乐空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边缘绿地与根星门附近的区域增加与城市文化、历史有关的游戏景观小品,不仅强化城市广场的文化形象和博物馆的宣传功能,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游览行为,也让孩子通过游戏的形式认识和学习区域的历史文化,对传播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结论
人的社交行为和需求可以通过空间形态、功能和氛围等特征进行刺激和引导,以此增加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和交流性,促进城市活力和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改造具有社交引导性的“社会向心空间”,应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城市广场的市民体和行为特征,将行为和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作为规划依据,总结“社会向心空间”应具有的特征,并针对城市广场的现状,提出具有社交聚合性和引导性的空间规划策略:第一,打破城市广场边缘的围合性;第二,引导并创造内向型空间;第三,增强休闲娱乐空间的交流性;第四,根据不同尺度设计小体微空间;第五,利用铺装和环艺装置丰富娱乐性和文化性。
[参考文献]
[1]李志刚,陈宏胜.城镇化的社会效应及城镇化中后期的规划应对[J].城市规划,2019,43(9):31-36.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司艳涛.以全装修方式推进绿住宅发展的研究
[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6.
[2]王芳.浅谈低碳理念下山西省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绿化树种的选择[J].山西交通科技,2020(2):97-99.
[3]常泽辉,朱国鹏,李建业,等.接收体对太阳能建筑采暖用聚光器性能彩响[J].太阳能学报,2019,40(12):3651-3656.
[4]苏宇.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D].北京:清华大学,2015.
[5]朱芷贤.基于雨水收集系统的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
[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6.
[6]喜文华.被动太阳房的设计与建造[M].4b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11.
[7]李华忠.建筑节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0):116-117,
[责任编辑:周立君]
[2]舒平,张冉,汪丽君.既有住区"社会向心空间”自发参与性探究[J].建筑学报,2020(2):50-55.
[3]刘丽荣,邱二龙.汕头老城区复兴中的“3D”改造模式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5,28(1):58-64.
[4]于立,张康生.以文化为导向的英国城市复兴策略[J].国际城市规划,2007(4):17-20.
[5]卢济威,陈泳.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的旧城复兴——福州市八一七中路购物商业街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学刊,2008(4):54-60,
[6]周湛曦,龚卓,宋志强,等.自然山水式园林理念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运用—
—以长沙高岭组团兴联东路市民广场醉樱园绿化设计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2):148-150.
[7]秦迪,王悦,何东全.城市有机更新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方法[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2):36-40.
[8]Azadeh Lak,Pantea Hakimian.Collective memory and ur­ban regeneration in urban spaces:Reproducing memories in Baha-restan Square,city of Tehran,Iran[J].City,Culture and Society, 2019,18.
[9]Khalilah Zakariya,Nor Zalina Harun,Mazlina Mansor.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quare and Sociability:A Review of the City Square, Melbourn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53):678-68&
[10]李东升,张宝龙,李露.基于AHP法的城市广场静态休憩空间适宜性评价—
—以洛阳市城市广场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1):82-85.
[11]方昌婷.环境行为学视角下文化创意街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以贵阳市“时光贵州”文创小镇为例[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1):51-55.
[12]寿县人民政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M].合肥:黄山书社,1991:3.
[责任编辑:周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