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经络学
上部总论
总纲
1.经络概念及经络学说。经、络、脉三者之不同,含义。
2.经络的起源,与内气运行、腧穴的关系。
3.经络命名的含义:
《灵·脉度》:“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脏,阳脉营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
《灵·五乱》:“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
马国毕离婚4.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
5.十二经脉概说——内行外行,流注,表里,分布,循行
6.经络的功能:
《灵·经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第一章经络概论
一、经络的概念及其涵义
针灸虽几经磨难,但现在依然生机勃蓬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因为经络系统的精确及完善。从体表至内脏其理论皆反映真正的人体变体,虽来自于解剖,但却高于解剖,更符合人体功能活动的实质。
通过对现代解剖及古代经络理论的对比,可以发现,经络体系是非常完善,是在当时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完整理论体系。而这种思维方法是相当超前的,即使是在现在亦是先进的。
1.什么是经络?
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十四经发挥》:“谓之经者,以血气流行,经常不息者而言。谓之脉者,以血理分行邪体者言也。”
经络学说: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即是探讨经络内容的学说。
经络名称的出处
张婉悠厕所门全图在《内经》中多是将经、络分称,如经脉、络脉等,但亦有将经络合称。
《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深浅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切循其经络之凝濇,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
《灵枢·小针解》:“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夫经络已通,血气已从。”
《素问·厥论》:“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
同时有《素问·经络论》专篇。
其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中经维络”。
《汉书·艺文志》则将“经脉”、“经络”合成一词。曰:“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
2.“经”、“络”、“脉”的涵义及异同
经:有路径,通道之义,贯通肌体,沟通肌体内外纵行于深层,是经络的主干;
络:是经脉的分支,分布呈纵横交错遍布于肌体浅表层,有网络之义。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为经络。
脉:“脉”之原义为血管。
(1)经的涵义[1]
①经:指纵行的主线为经,在古人天人相应的概念下,天地分为经、纬,正如地球仪上的纵线为经,横线为纬。因经脉皆为纵向走行,故称为经。《考工记·匠人》:“南北为经,东西为纬。”在时辰上则子午为经,卯酉为纬。《释名·释典艺》:“经,径也,如路径之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故经脉也可从人身联络体系的分布纵横与行走方向作为说明。
②经:指经曲和法度,经脉乃人身经常存在的合乎典范的沟通联系的基本体系。《汉书·司马迁传》:“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素问·离合奇邪论》:“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
有经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地有经常存在的水之常川,人也有经常存在的身之常脉。《素问·脉要精微》:“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说明经乃是天地阴阳变化的常规和常法。
③经是指经常和恒定,经脉乃是正常和恒定的脉象。《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即是以正常的脉象为基准,以测知异常的病理脉象。故此处之经脉,乃是指经常和恒定的生理脉象,而非指经脉的本体与实质。
④经:是指度量与里数。经脉是划分与度量人体表面的分界线,也是经脉所经过的地方。《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注:经,度也。《国语·楚语》注曰:“经谓经度之,立其基础也。”《周礼·序官》:“体国经野。”注:经谓之里数。《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注:经,割分界也。指经为划分土地之分界线。《淮南子·原道》:“经纪山川。”注:经,行也;纪,通也。凡是经过的地方都可称为经,如经历。故经脉也是各经的分布范围与长度之意,并因其所经过之处而有阴阳表进而的不同名称。
经:是指治理与经略。经脉也可指为是经营治理受病之脉。《庄子·渔父》:“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注:经,略也。略亦为治理之意。因此经脉亦可解释
为是对人身的经脉经营治理,使之不为邪所干也。《素问·示从容论》:“年长者求之于腑,年少者求之
于经,年壮者求之于脏。”又曰:“夫圣人治病,当循法守度,援物比例,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是指脏与经相对,当遵循取象比类的法度与规律而神明变化,不能为治理经脉的局部情况所拘泥。
(2)络的涵义[1]
西安个人二手房网①络:网络之意。络脉是指包罗网络之脉。扬雄《解难》:“绵络天地。”注:谓包络之也。《灵枢·动输》:“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灵枢·玉版》:“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素问·痹论》:“故能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如心包络、脾之大络大包亦指包罗网络之脉之意。
②络:是缠绕之意,络脉乃是指缠绕裹缚之脉。《山海经·海内经》:“有九邱之水络之。”注:络,绕也。《广雅·释诂》:“络,缠也。”《楚辞·招魂》:“郑绵络兮。”注:络,缚也。人身有许多络脉裹缚缠绕,使周身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络:是络縸与张罗之貌,络脉是指人身张罗屏幕之脉。《后汉书·马融传》:“纤罗络縸。”注:络縸张罗貌也。縸与幕通。人身有无数络脉,从而组成人体表层的屏幕,起到张罗覆盖的作用。歌曲北国之春
④络:是指正经的旁支,络脉是正经以外的支派之脉,包括经络体系之络脉。《后汉书·隗嚣传》:“断
绝地络。”注:络,犹经络也。《广雅·释器》:“络,犹经络也。”《灵枢·本输》:“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都是以正经与旁支互相对待而言。
⑤络:是联络与维系之通称,不同的经脉就有不同的络脉。《灵枢·经脉》:“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是指人身有不同的经脉,因而也各有其旁行别出的络脉。
物流管理专业是干什么的(3)脉的涵义
脉:“脉”之原义为血管,《说文》:“血理分袤(斜)行体者”。所以在《内经》时期或更早,对实体解剖所发现的血管是经络系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原型。
经络古称“脉”,在《帛书》中全部十一条循行线皆以“脉”命名,至《内经》中始出现的经、络的名词,可以推断“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也就是说在《帛书》中所称的“脉”,在《内经》中分别称为“经”、“络“、“脉”。
(4)经与络
《十四经发挥》:“络脉传注,周流不息。络脉者,本经之旁支,而别出以联络于十二经者也。本经之脉,由络脉而交他经。他经之交,亦由是焉。传注周流,无有停息也。夫十二经之有络脉,犹江汉之有沱潜也,络脉之传注于他经,犹沱潜之旁导于他水也。”
承淡安注云:“所谓经络,分而言之,经为经,络是络,内经上所谓‘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者为经,其常见者皆脉络也。’他指的似乎经是动脉,络是静脉。如果经络二字合言之,经络亦名经脉,就是内经上指的十二经脉,是‘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的经络。又说‘直行者曰经,支而旁出者为络’这就是指的经为本干,络为旁支,每一经络,皆有旁支,称为络脉,分络于皮肤之间,是经与经之间的连系线,像河道的支流,可以彼此交通,于是十二经籍支络的联系,此衔彼接,连贯一气,输送营养,如环无端的周流不息。”
(注:沱潜是指地下隐藏之水湾,亦喻络脉潜于于经脉之间。)
[1]周楣声:灸绳,青岛出版社,1998,42-44
3.经、络的异同与区别
《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pdf电子书制作《灵枢·经脉》:“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
《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二、经络的起源及发展
经络最早的起源,是源自于古代的解剖学:
在远古时代,古人从朴素的唯物观入手,对人体进行的解剖,正如《灵枢·经水》所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可视之。”
说明在《内经》时期,在活体与尸体上既有解剖观察。通过尸体解剖对脏腑组织器官进行测量,得知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由此确定了五脏六腑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同时,从《内经》各篇中,如《骨度》、《脉度》中对人体各部位的解剖都有非常详细的记载,而《难经》则对解剖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说明当时的解剖学是非常先进的。只是由于在天人相应这种至今仍是超前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后世医学走向了从外取象,以测其内的辨证论治方法,从而舍弃了对解剖学的更深一步的研究。从而使中医学走向与西医实证方法不同的医学研究之路。
经络系统的发现从朴素的唯物论角度,可以认为是在古代解剖基础上的一种对人体的认知。如经脉是指血管,而经筋则是指肌肉,经别则是古人在血管以外发现的深在的与经脉相似走行的通路,如淋巴
管、神经等,皮部则是指皮肤,因此,由内至外则是经脉、经别、经筋、皮肤,由线至网、至条、至面。形成一个立体的图象。
经是指纵行的大的通道,其命名亦是依据古天文之理,天文地理中能经纬之说,经是指纵行,纬是指横行,而人体经脉则全部为纵行之在道,故以经命名,同时,必有血液流在内,故以脉名之。而络则是网络、联络,是指体表之纵横交错的部分。
经与络的区别就在于一为主干,一为分支;一在深部,一在表浅。
经与纬相对,经为纵行,纬为横行,故经是指人体中纵行的通道,而脉则指血管,内有血液的流动。因此,最早的经脉实是指纵行的血管。
1.经络名称是古之脉的延续
在古代著作中最早出现的是“脉”,又作“血
”,马王堆汉墓帛书写作“温”,其本义是指血管。从字源上蕴含着古人朴素的自然观及取类比象的认识方法,它把人体的血液流动比喻为自然界之水流。《管子·水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中所阐述的观点正反映这种宏观的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的五输穴“出、溜、注、行、入”理论,也形象说明了经脉的运行如水之流注。《灵枢·经水》曰:“经脉十二者,
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即是将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与自然界的十二条河流相比象,并指出经脉是受血液而营灌全身。
从字源考证上,在《内经》中“脉”、“经”、“络”三者同时并见,并常将“经脉”连称。随着实践水平和认识的提高,在《内经》中又将不同部位的“脉”作了进一步的分解,《灵枢·脉度》认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就是将“脉”按其深浅、大小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络脉”、“孙脉”,而经脉多指深在的大血脉,表浅的静脉由称之为络脉。但经脉亦有浅而可见者,如《灵枢·经脉》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可见之经正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中的全身最大的浅静脉大隐静脉,这从一个侧面更加证实了经络的相当一部分就是血管中的动脉或静脉。
从经脉命名上,在《帛书》中全部十一条循行线皆以“脉”命名,并没有后来《内经》中出现的经络一词,由此可以推断“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也就是说在《帛书》中所称的“脉”,在《内经》中分别称为“经”、“络“、“脉”。“脉”之原义为血管,所以在《内经》时期或更早,对实体解剖所发现的血管是经络系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原型。说明古人发现经络的循行路线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解剖实物基础的,但此时的脉并不完全等同于《灵枢·经脉》篇中的十二经脉。这也说是现代指出的十二正经的循行路线与血管吻合率达50%以上的客观实据。
2.经络系统的完善与升华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其理论的生成和完善在同一历史时期自然也会遵循同样的法则。在藏象理论的形成过程中,经络作为信息传递的通路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发展学角度分析,经络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和藏象理论一样,都是在“天人相应”的“有其内必形诸外”的整体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方法,将“人与天地相参”融会于认识论当中,从而得出“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的理论。
具体来说,经络的形成是在古代解剖所发现的血管基础上,结合临床诊治实践及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感传路线而形成的。大量临床实践发现的“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异感”为经络学说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实证。另外,古代的养生思想以及“导引行气”等“气”在体内循环的感觉也是经络形成的依据之一。微针的广泛使用,一方面促进了腧穴的精确定位,促进了腧穴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针刺技术的提高,大大增强了针刺感应(知觉),出现气的感传现象,更加重视得气和感传,逐渐将含糊不清的“血气”概念加以分离,分化为精确特指的“经气”、“血脉”概念。如《灵枢·小针解》说:“‘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并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此时已注意到针刺得气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经络的形成及完善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经络也成为针刺的必备条件和原理所在,正如《灵枢·禁服》所说:“凡刺之理,经脉为始”。在藏象学说的影响和促进下,结合阴阳、脏腑、手足,经络由最初的雏形(《帛书》十一脉)渐而演变为十二经脉,脏腑亦由“形脏四,神脏五”的九脏增至六脏六腑十二脏腑,以与十二经相配属。至此,经络与藏象理论在相互沟通促进下共同达到极致,趋于完善。
综上所述,经络学说在解剖血管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感传路线、循经性感觉病以及导引行气的诸多感传现象,在中医整体观及循环论思想,及“有其内必形诸外”的理论指导下,采用“不以数推,以象之谓”的方法,对经络的循环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升华,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