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作家作品风格和创造背景;背诵这首诗,赏析并积累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畅达的胸怀;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感受并学习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1.指名朗读下面的材料(有感情的朗读)
苏东坡:享受人生
如果要在古人中一个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那么应该是北宋文豪苏东坡。
懂得享受人生的人,应该是一个热忱、悠闲、无恐惧的人,而苏东坡正是这样一个人。
苏东坡对人赤诚热心,心无芥蒂,从不防人,曾经对他弟弟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又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苏东坡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贬谪中度过的,艰苦的生活并不能打压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总能把生活过得悠闲如诗。
贬官黄州期间,为了一家人的口粮,苏东坡亲自开荒种地,挖鱼塘,筑水坝,
栽橘树,托人从四川老家捎来菜籽种下。
但是他没有一点不高兴的意思,自认为远离纷争,安于世界一隅,每天睡到自然醒,逢上雨天就赖赖床……不亦快哉!
吃野菜的时候,他感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面对自然界的美景,他自豪:“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他是美食家,东坡肉、东坡肘子,都是他发明的做法。
他在惠州时,吃着美味的荔枝,笑眯眯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有时也会戴上自己亲手缝制的高高的东坡帽招摇过市……
苏东坡自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人,但是从不畏惧退缩,他为老百姓祈雨,捕蝗,兴修水利,对朝廷党争不愿“站队”,敢于直言。
对于人世的挫折打击,在他的眼里,如同路途中遇雨,他潇洒地吟咏:“一蓑烟雨任平生。”
临终前他坦然说道:“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
2.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听后感。
苏轼不仅是文学家,更是生活家;苏轼的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赞赏和学习……
3.齐背《定风波》感受他的乐观与旷达。
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代表他这一人生态度的另一篇作品《新城道中》(其一)。
鲍国安
二、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一)知人论世,明确背景
资源管理器已停止工作公元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变法运动。由于苏
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于是遭到一些变法人士的诬告和陷害,苏轼感到处境艰难,想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于是在公元1071年做了杭州通判(知州的助理官)。神宗熙宁六年(1073 )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写下了两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
(二)倾情朗读,感知诗意
1.自由朗读后再指名读。
⑴注意读音:絮帽(xù)铜钲(zhēng)
篱笆(líba)西崦(yān)
饷春耕(xiǎng)贾斯汀比伯分手
⑵节奏停顿: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2.听诵读录音(鲍国安朗读)。
你听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双十一活动宣传语愉悦、热爱自然。
3.有感情地齐读。
4.疏通全词大意。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
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三)缘景明确,品味鉴赏
1、读了本诗后,你认为哪个字最能表达人的情感?
明确:乐。
2、结合诗歌内容,诗中都有哪些人是乐即愉悦、高兴的?
凌豹姿 替身情郎明确:西崦人家(即农人);诗人。
3.西崦人家(即农人)为什么高兴?
明确:煮葵烧笋饷春耕。
这其实写的是什么景象?
明确:春耕繁忙。
以前在其他诗歌中我们也学过描写类似场景的诗句?
明确:《观刈麦》中:“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4.分析诗人之乐。
⑴看到如此热闹繁忙而又温馨的景象,谁也一定是快乐的?
明确:诗人。
⑵请同学们逐一出作者乐的原因,分组讨论。
①原因之一:雨过天晴。
首联中关于天气的描写,雨过天晴让诗人带着愉悦的心情出发上路。
思考:首联中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来描写东风?
明确:拟人(知我),诗人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
首联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奠定了轻松活泼的感情基调;领起下文对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的描写。
②原因之二:山村美景。
颔联、颈联的景物描写也让诗人心情愉悦。(山村美景)
思考:颔联之中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两个典型意象?
明确:岭上晴云、树头初日。
在描写它们时,作者又运用了哪种修辞?
手相算命婚姻明确:比喻。
作者是如何将本体、喻体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抓住二者的相似点。
颈联之中作者又选取了四种典型意象,其中重在描写哪两种?
明确:野桃、溪柳。
写野桃和溪柳时,作者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赋予野桃、溪柳以人的情感,使山村的景物更有生机和活力。
5.我们刚刚分析首联时,知道作者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出发的,所以在作者眼中普通的山村风物也格外清新美丽,其实这里作者运用了最常见的一种写景抒情手法就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进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6.作者笔下的山村风物如此有生机、活力,自然作者对其实无比热爱的,但这之中是否还蕴含着作者的其他情感呢?
明确:这里蕴含的是苏轼虽身处逆境仍乐观、豁达、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地人生态度。
三、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1.齐读苏轼的《浣溪沙》两首诗词你,感受苏轼的闲适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