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释文校补举隅
桑纤1,陈杰2
(1.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2.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济南
250100)
摘要:石刻墓志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材料,记录了墓主的生平事迹、家族历史等,对历史、语言文字的研究具有极高价值。但由于石面泐痕严重、文字字形变异等原因,墓志铭的释读会存在困难。本文就《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里收藏的部分唐代墓志拓片进行研究,对书中所给出的释文提出一些补正意见。江苏志愿填报系统
关键词:《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释文;校补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20)06-0049-06
Examples of the Proofreading on Annotations of The Collection
of Epitaphs in Xi'an Beilin Museum
SANG Qian 1,CHEN Jie 2
(1.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Text Studie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documentary material,the inscriptions on the stone recorded the life story and family history of the tomb.They have great value for the study of history and language.However,due to the se-rious scar on the surface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font,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pitaph would be difficult.This article studies some of the Tang Dynasty's epitaphs in The collection of Epitaphs in Xi'an Beilin Museum ,and gives some opinions.
Key words :The Collection of Epitaphs in Xi'an Beilin Museum ;annotations;proofreading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①
收藏
了130多种唐代墓志,该书不仅对这些墓志拓片做了简单介绍,而且附上了拓片对应的释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石面残泐、文字异体讹化等因素,《汇编》中给出的材料释文存在一些疏漏之处。本文就其中部分可考校之处,提出补正意见,兹分条列举于下。
一、误释
(一)一三○《韦晃墓志》(332)
②原释文:“未搏九萬之風,忽見三千之日。”按:《汇编》释文中“未”后为“搏”字,“搏九万之风”文义不通。复查原拓,该字
,字形微
泐。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前后文内容,复原该字轮廓,应该是“抟”字。从字形轮廓看,该字的右边更接近“專”,在碑刻文献中,“專”与“尃”常常相混,不易区分,“摶”既是“抟”的的异写,也是“搏”的异体,具体是何字,应该结合文义判断。在此墓志中,应该是“抟”字,这里“抟风”引用了
收稿日期:2020-07-30作者简介:桑
纤(1996—),女,重庆开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文字学;陈
杰(1995—),女,重庆武隆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2月
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第30卷第6期vol.30No.6Dec.2020
49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典故。“未抟九万之风”是对墓主未实现壮志就逝去的惋惜。其他文献中也有此典故的用例。唐钱可复《莺出谷》诗:“抟风翻翰疾,向日弄吭频。”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八:“纵辔诚亏于远到,抟风勉屈于卑飞。”明张四维《双烈记·寇逸》:“夹攻里外施英勇,看他鹏翮怎抟风?”另外,在《唐代墓志典故误释文举证》中对“抟风”[1]一词也有相关讲解。因此,根据字形轮廓,结合文义及文献,释文中的“搏”应该为“抟”字。
(二)一三一《赵玄敏墓志》(334)
原释文:“德興時進,補隨氣奕。”
按:《汇编》释文中“德”字后为“興”,“德興时进”意义较通畅,但与后文“补随气奕”不对应,复
查原拓,“興”字
作,字形微泐。根据残存轮
廓,结合前后文内容,应该是“與”字。碑刻文献中,“興”、“與”的写法较接近,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上半部分,当两字不易分辨时,应结合文义判断。此句中,“與”和“随”皆为动词,意义相近,两字对应。另外。《西安碑林新入藏唐<;赵有君墓志>小记》中的释文也将其释为“德與時進”。此处“興”当为“與”,文义通畅。
释文中“補隨氣奕”文义不通,复查原拓,
“补”
字作。该字泐化严重,左边的“礻”旁较清晰。根据残留轮廓,结合前后文内容,应该是“神”字。从文义上看,“神”与“气”、“奕”搭配更常见也更通顺,是对墓主精神状态的赞扬。其他墓志中也有相关用例,如明朱国祯《资德大夫正治上卿高先生墓志铭》:“自幼神采奕奕,善读书,言动如成人”。“神隨氣奕”与前面“德與时进”对应,是对墓主幼年时期的赞美。
(三)一四七《暴仁墓志》(371)
原释文:“厚载以崩心,仰苍旻以泫目。”
按:《汇编》释文中“厚载”前一字写为
“”③,
原拓为,未给出规范转写字,今按当为“蹐”字。其他墓志中也有相关用例,如:《大唐故平凉郡都尉史公(索岩)夫人安氏(娘)墓志铭
并序》:“蹐厚載以長號,仰高旻而泣血。”[3]274其中“蹐”
作形。《唐故游击将军虢州刺史直中书省史公(訶耽)墓志铭并序》:“蹐厚載以長號,仰高旻而雪泣。”[3]285其中“蹐”
作形,拓印模糊,但字形轨迹仍可见。另有相似字形“塉”字形,《敦煌俗字典》
中收[4]字形,《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中
收[5]275字形,据此并结合例句中拓片字形,我们推
测字演变线索如下。“蹐”字右边“脊”
的上半部分变为,然后上面的四点横向
结合变为形,“人”字形再拉直为两条横线,形
高速怎么收费
成形;“脊”的下半部分则变为“日”字形,碑刻文献中也存在“日”、“月”字形构件通用的例子,如:《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间”
下收[5]292字形,“涧”
下收[5]294字形。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用例,《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跼;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碑刻原文中,“蹐厚载”与“仰苍旻”相对应。
(四)一六二《宋子墓志》(409)
原释文:“東臨黃柚,西望長流。”
按:《汇编》释文中“黄柚”一词用在此处不合文意,复查原拓,“柚”
字作。根据字形轮廓及结合墓志内容,应该是“岫”字。“黄岫”意为“黄山的峰峦”,用在此处文意畅通。拓片中“岫”字左边应该为“山”部,其下半部分的笔画疑为刻写过程中误刻所致,刻写者先刻为了“木”部,然后在上半部分加重刻痕,改为“山”。“黄岫”和“長流”对举,文意畅通。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用例。唐李敬方《题黄山汤院》诗:“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史氏墓志》:“岩岩远岫,浩浩长源。”[6]《唐故潞州潞城县申屠君(行)墓志》“前瞰神羊之岫,五龙通鸟道之川。”[7]
(五)一六四《李著墓志》(414)
原释文:“樞衣□道,才為時最。”
按:《汇编》释文中“樞衣”不词,复查原拓,“樞”杭州周边游
字作。根据字形轮廓,结合墓志内容,应该是“摳”字。在碑刻文献中“木”“扌”作为字的构件,常常混用,释文释错是由于作者未仔细理《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释文校补举隅
桑纤,陈杰
50
解文意。“抠衣”意为“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这里用以形容墓主恭谦好学的品质。释文中“道”前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
,字形泐化。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墓志
内容,应该是“问”字。此处,“摳衣問道”文意畅通,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用例。《王通墓志铭》:“抠衣问道,好古好新,如何不淑,奄丧斯文。”《宣州昭亭山广教寺讷公禅师塔铭》:“师虽久于自晦,一旦复出,四方释子抠衣问道,云集辐辏方来不已。”《礼记•曲礼上》:“毋践屦,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全唐文补遗》中也将其录为“问
道”[8]381。
二、阙文
(一)一二四《苗文墓志》(318)1.原释文:“子男居秩,□旐馳軒。”按:《汇编》释文“旐”字前缺一字,
原拓作
该字微泐,仅残存大致轮廓。根据残痕及前后内容,还原其字轮廓,应该是“斿”字。“斿”古同“旈”,《故训汇纂·方部》:“斿,俗又作旈”。此处意为“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旐”字意为“古
代画有龟蛇的旗”,与“斿”字对应。《玉篇·㫃部》:“斿,旌旗之末垂者也。”《集韵·尤韵》:“旈,旌旗之旓。或作斿。”《周礼·春官·巾车》:“建大常,十有二斿。”
2.原释文:“匍匐□天,忿窮拊地。”按:“天”字前缺一字,复查原拓,该字作
字形微泐。根据残存轮廓,再结合墓志内容,应该是“捫”字。“捫天”表示摸天,极言其高。《楚辞•九章·悲回风》:“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頫杳眇而无见,仰攀撩而扪天。”唐李白《游太山•六》诗:“扪天摘匏瓜,怳惚不忆归。”墓志中“捫天”与“拊地”对举,文义通畅。
3.原释文:“調諧宮□,德合商徵。”
按:释文中“宮”后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拓片有些磨损,但字形轮廓比较清晰,结合上下文内容,应该是“角”字。宮、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乐中的五个基本音阶,墓志中“宫角”与“商
徵”对应,行文通畅和谐,均是赞美墓主德行高尚。其他文献中也有“宫角”连用之例。谢庄《南齐书•乐志》:“时奏宫角,杂以徵羽。”宋曾巩《八月二十九日小饮》诗:“筝匏出人指,逦迤奋宫角。”
(二)一二五《宋元逸墓志》(320)
原释文:“灼灼含曜韜其明,汪汪不濁□其清。”
按:《汇编》释文“不浊”后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
,拓片中字形泐化严重,仅残存上半部
分轮廓。根据残留痕迹,结合前文内容,应该是“隱”字。俗字中,“隱”的字形有“”,《正字通•
阜部》:“隱,
俗作”。《广碑别字•十七画•隐字》
中收有“
”字。《干禄字书•上声》:
上俗中通下正。”
这些字的上半部分与拓片中的十
分像似。此外,墓志中常常对比行文。从句式上
看,该条志文前半句的“韜”
字与
字相对,“韜”
在此处意为“隐藏”,而“隱”也有隐藏意。所以,这里“不濁”后缺失的字当为“隱”,与“韜”对应,文义通畅。
(三)一二七《李嵩墓志》(324)1.原释文:“翦錯貞瑉,敬□懿德。”
按:《汇编》释文“敬”后缺一字,复查原拓,该
字作
。拓片中,该字残泐较严重,只有右下部
的“口”部较清晰,根据残存轮廓及前后文内容,应该是“昭”字。“昭懿德”就是宣扬墓主美德的意思。《全唐文•卷五百四十•贺顺宗谥议表》:“殷荐鸿名,光昭懿德。”《濂溪周氏广东族谱》:“祖妣何氏,诰封敬昭懿德一品夫人”。一些文献、工具书中也有类似用法。《汉语大词典》:“昭德,宣扬美
德。”[9]690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序:“镂山岳,雕篆
素,昭德垂勋,可谓多矣。”《清史稿•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传》:“抑有请者,垂谟昭德,莫先于史。”另有相关成语“昭德塞违”。《左传•桓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2.原释文:“□□兮聲振□,公傳芳兮□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2月
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第30卷第6期vol.30No.6Dec.2020
51
吴。”
按:《汇编》释文“公传芳兮”后缺一字,复查
原拓,
该字作,字形微泐。拓片中,该字左边为“纟”旁,右下部为“贝”,较为清晰,右上部大致有三横轮廓,竖画泐化。根据字形轮廓,结合墓志内容,应该是“績”字。“公傳芳兮績平吴”中的“平吴”出自一典故,“績平吴”是对墓主伟大功绩的赞扬。《汇编》第325页唐开元四年《申屠践忠墓
志》中“庶績其凝”的“績”
写作,
在字形上与
相近。
(四)一二九《王君妻独孤氏墓志》(329)
1.原释文:“曾□義順,右光禄大夫。”
按:《汇编》释文中“曾义顺”意思不通,复查原拓,“曾”后有一空格,由于泐化严重,该字字形轮廓几乎不可见,结合墓志内容,应该是“祖”字,可以补上。“祖”与前文组成“曾祖”,后文有“祖元恺”、“父思庄”,文义通畅。其他墓志中也有此用法。《汇编》第330页唐开元十年《韦晃墓志》:“曾祖万顷,隋秘书监、开府仪同三司。”《汇编》第375页唐开元十七年《和善墓志》:“曾祖德,隋豫州司马。”《汇编》第453页唐天宝三年《韦正己墓志》:“曾祖琬,潞王府司马、赠礼部尚书。”
2.原释文:“父思莊,右□吾將軍。”
按:《汇编》释文中“右”下缺一字,复查原字,
该字作,泐化严重。根据残留的些许轮廓,结合前后文内容,应该是“金”字,可补上。“金吾”是古代官职名,“右金吾將軍”是指墓主父亲的职位。《汉语大词典》:“金吾,古官名。负责皇帝大臣警卫、仪仗以及徼循京师、掌管治安的武职官员。其名称、体制、权限历代多有不同。汉有执金吾,唐宋以后有金吾卫、金吾将军、金吾校尉等。”[9]1148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例子。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醉曾冲宰相,骄不揖金吾。”唐韩愈《送郑尚书序》:“入朝为金吾将军,散骑常侍。”马其昶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权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充左街使。”宋乐史《广卓异记·三世执金吾》:“程知节为武侯将军,知节子处弼,处弼子孝伯,并为金吾将军。”
(五)一三一《赵玄敏墓志》(334)
1.原释文:“始偶酆城之劍,先孤葉縣之□。”
按:《汇编》释文中“葉縣之”后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字形微泐,上半部分磨损严重,周围有许多石花,下半部分轮廓较清晰。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墓志内容,应该是“鳧”字。此句前半句中的“酆城之劍”即是指“酆城劍”,出自《晋书•张华传》中的典故。与此相应,后半句中的“葉縣之鳧”,为“葉縣鳧”这一典故。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耳。”后常以“葉縣鳧“”指代得到皇上眷念的县令。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用例。如唐高适《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诏宠金门策,官荣叶县凫。”唐岑参《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句中“酆城之劍”、“葉縣之鳧”对举,文义畅通。
2.原释文:“祥鸞且□,采□知□。”
按:《汇编》释文中“且”后缺一字,复查原拓,该字
作,字形泐化。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前后文内容,疑为“報”字。从字形上看,拓片中的字与“報”有些差距,由于该字所处的空格位置狭窄,并且此墓志文献中许多字形变化较大,此字疑为“報”的变形,我们推测有两条演变线索。在《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中,“報”字下收
[5]21字形,《华山碑》中“報”字
作,同時代“報”
的行书体有。所以拓片中“報”的左部分
“”应该是由“幸”先简化为
“”形,最后简省为类似“丰”形;该字右上部应该是由于原类似“口”的部件泐化或“构字重叠符号”替代下方“口”而形成。《曹全碑》中收有“”字形,所以该字第二条演变途径可能是
情人节快乐祝福语大全
“”上面的两横画位移到右上部,两点再异写为横画,形成
“”字形;然后右边的横折讹变为“口”字形,形成
“”。“祥鸞且報,采翟知馴。豈□黎庶,獨懷其仁”,文义较通《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释文校补举隅
桑纤,陈杰
52
畅,其他文献中也有类似用例。明邹智《送温重廉还临江》“祥鸾忽报当年信,灵鹊真成此夕缘。”汪莘《沁园春·自题方壶》“尘寰外,被鸣鸾报客,飞鹤传书。”《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良以安国郡,金(今)喜迴鸾凤。”
释文中“采”字后缺一字,复查原拓,该字
作,泐化严重,根据残留轮廓,结合墓志内容,还原字形轮廓,应该是“翟”字。《龙龛手鉴·隹部》中收有
”,从上半部分看,与拓片中的字形接近。
墓志铭文常常讲求对仗,“采翟”即指“彩野鸡”,与“祥鸞”对应。其他文献中也有“采翟”用例。如《元史·列传第一·后妃》:“春宫主馈,共瞻采翟之辉;椒掖正名,莫际飞龙之会。”隋仁寿三年《萧秒瑜墓志铭》:“采翟荣隆,油軿礼盛。”
释文中“知”后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
字形微泐。该字左边的“馬”旁因磨损严重几乎不可识,只剩下一些竖画、点画,右边的“川”字较清晰。根据字形轮廓及墓志内容,当是“馴”字,与“采翟”对应,指采翟顺从。文献中也有“馴翟”例。《南史·六遵传》:“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人结去思,野多驯翟,此亦威凤一羽,足以验其五德。”
(六)一三二《申屠兴墓志》(336)1.原释文:“君稟质岐嶷,體□温雅。”按:《汇编》释文中“體”后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
,字形残泐。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墓志
内容,还原其字形轮廓,应该是“度”字。“體度”意为风度,此处是赞扬墓主风度温和温雅,其他文献中也有类似用例。《闾伯昇及妻元仲英墓志》:
“公禀灵秀气,资庆岳神,体度闲凝。”[10]《周故人冯处士墓志》:“惟君体度儒雅,器宇淹深。”[11]72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徐幼文、张来仪如乡士女,有质有情,而乏体度。”
2.原释文:“望□□□□□,□空堂而飲淚。”按:《汇编》释文中“空堂”前缺一字,复查原拓,该字
,左边“亻”旁较清晰,右边泐化。
根据字形轮廓及结合墓志中相关字形,应该是“何”字。墓志文献铭文“魂兮何处”中的“何”字,
拓片作,
同字形相近。
(七)一三七《董忱墓志》(342)
原释文:“□山桂白,王孫攀折之郊;大谷梨紅,張□□□之池。”
按:《汇编》释文中“山”前缺一字,复查原拓,具荷拉哥哥发文
该字作
,字形微泐。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墓志
内容,还原其字形轮廓,应该是“小”字。“小山”即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姓名不详,“小山桂白,王孙攀折之郊”出自其辞赋《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大谷梨红”出自晋潘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小山桂白”与“大谷梨红”对举,文义通畅,句式整饬。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用例。明柳如是《西陵十首·其六》:“桂白小山惟叶落,梨红大谷识春阴。”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一》:“邱庸谨诗云:‘小山桂白天香晚,大谷梨红树影秋。’传为佳句,盖亦有所袭也。”南朝梁庾肩吾《寻周处士弘让诗》:“梨红大谷晚,桂白小山秋。”南宋陆游《初夏昼眠》:“葱蒨小山桂,潺湲幽窦泉。”北周庚信《枯树赋》:“小山则从桂留人,扶风则长风系马。”另外,原拓铭文中“小山”之“小”金所泫
字形相近。
(八)一四○《崔思忠墓志》(354)
1.原释文:“琳為社稷之器,孟康表之而豈慚;寔為謀□之□,黃瓊薦之而莫愧。”
按:《汇编》释文中“謀”后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
,字的左部分一泐化不清,有部分较清
晰。根据残存轮廓及结合前后文内容,还原该字轮廓,应该是“略”字。此句中的“寔”为“崔寔”,用了“黄琼荐寔”这一点典故。《后汉书卷五十二·崔寔传》:“时,鲜卑数犯边,诏三公举威武谋略之士,司空黄琼荐寔,拜辽东太守。”根据残留字形以及相关文献,当为“略”字。释文“之”后所缺字拓片已残缺,根据文献及文义,疑为“士”字,“社稷之器”与“謀略之士”对举。《全唐文补遗》中《大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廓州诸军事廓州刺史上柱国崔公(思忠)墓志铭并序》也将其录为“谋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2月
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第30卷第6期vol.30No.6Dec.2020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