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翻译论坛
General Serial No.112
2021
No.3
1唐慧(1995-),女,安徽安庆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2冷冰冰(1974-),女,山东威海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翻译学研究,
科技翻译研究,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谈心理学翻译家高觉敷笔下的全译和变译
慧1冷冰冰2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93)
摘要:近代西方心理学著作的大量译介促进了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然而国内翻译学者对心理学领域
翻译策略的研究门可罗雀,本文基于高觉敷的《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两个时期译本的对比研究,从意识形态差异、文化适应性和国内心理学科的发展对译者策略影响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探究心理学译作的翻译策略。关键词:心理学;高觉敷;
翻译策略1.引言
虽然中国心理学思想历史悠久,但是心理学的历史却很短暂。“任何一门学科在一个国家的发生、发展,绝不仅仅取决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同时还要受到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制约”(侯怀银,2000:16)。所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会受到中国特定历史环境的影响。而我国心理学发展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由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演变来的,而是由西方传入和引进的”(赵莉茹,1992)。并且我国心理学是伴随着清末师范教育的兴起,
效仿日本的新学制,才从教育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刘毅玮,2006:94-98)。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的学习,可分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实践研究三个方面。
理论研究又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大量翻译国外学术著作;第二阶段:既翻译大量学术著作,又对此前的学术翻译给出自己的评论;第三阶段:国内开始出版学习心理学专著(钱革,1999:56-60)。这使得翻译与心理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这也标志着国内的学者越来
越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但是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发展研究几乎是空白的,且对于心理学翻译的研究则是更少,所以译界对心理学科翻译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也十分重要。
2.高觉敷的心理学翻译策略研究2.1高觉敷对《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的译介高觉敷
(1896-1993)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长期从事心理学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
尤专心于心理学史的研究。他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心理学著作,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中国翻译者”
。精神分析即心理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Freud,S.)创始。1933年弗洛伊德在维也纳撰写了《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原名Neue Folge der Vorlesungen zur Einf 俟hrung in die Psychoanalyse ,同年,由斯普洛特(Sprott )翻译成英文版本为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出版于纽约,再由高觉敷译为中文版本,并于1936年出版于商务印书馆(高觉敷,1987)。1987年,高觉敷对该版本进行了修订再版。《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属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大大促进了精神分析在国内的传播,而高觉敷也因此得名为“弗洛伊德主义者”(徐晓伟,2019:18-19)。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20世纪20年代初传入中国后直到20世纪末,经历曲折反复,出现了两度“弗洛伊德热”,在中国产生了广泛
影响(王元明,2002)。该学说不仅增加了中国心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如儿童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文学,美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以及医学和心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刘毅玮,2006:148)。
2.2两版译本翻译策略的差异分析
从翻译事件的外部驱动可辨别出本质不同的重译:即受社会历史意识形态影响而造成不同时代的重译、因读者需求不同而左右翻译目的的重译、为不断完善而改进校正效果的重译,也就是走入时代的重译、走近读者的重译、走
49··
向完善的重译(刘桂兰,2010:33)。下文从译者意识形态,文化适应性以及我国心理学科的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深层分析全译和变译在两版译文中的作用,从而探究心理学译作的翻译策略。
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出发,对比两版译文发现:1987版译文以全译为主,译本的内容和信息更加完整;1936版译文以变译为主,译本的内容更加精炼易懂。基于大量的翻译事实并未能涵盖于全译研究范围内,黄忠廉(1999)采用二分法对翻译现象进行概括研究,分为全译和非全译。变译与全译的最大差别就在一个“变”字,而“变”的实质具体体现为增、减、编、述、缩、并、改七种变通手段。通过变通迎
李艾电影合读者,较全译而言,需要较少劳动量,增加知识含量和智力投入,不同于全译的一种高效翻译手段(黄忠廉,2002)。全译在历史上属于“正统”翻译方法,优点是全面系统,但是出版周期较长,耗费一定的人、财、物资源。变译可充分利用国外信息的有效方法,而不受形式和内容的约束,更能体现译者的主观性和价值(黄忠廉,1999)。
全译和变译翻译策略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心理学著作翻译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下文从意识形态差异、文化适应性以及我国心理学科的发展三方面,具体分析《精神分析引论新编》译本翻译策略从变译到全译的转变内在因素,探究不同时代的心理学翻译行为。
民俗2.2.1意识形态差异
对于心理学的翻译,需要在正确的意识形态指导下进行,不正确的意识形态容易使译文带入译者“过左”或“过右”的主观情感彩,不利于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高觉敷心理学观念存在三大转变,第一次是由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转向于华生的行为主义,第二次由华生的行为主义转向于格式塔,第三次,是从三四十年代的格式塔和皮亚杰的心理学,转向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刘华,2000)。译者本身的意识观念在发生变化,所以对原文的理解和解读也有所差异。然而,变译的特点是鼓励译者的主观性,但在心理学术翻译中,若没有正确的意识形态指导,译员的主观性不一定正确,且可能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中,那么译员根据自己主观性所创造的译
文,可能会因为偏离原文,而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推敲。所以这两版译文中,如下例所示,全译可以有效避免意识形态影响下的译者主观性的带入。
例1.Once more,they offer to the analytic specialist little that is new,and they are addressed to that large group of educated persons to whom,let us hope,one can ascribe a benevolent,if cautious,interest in the special nature and discoveries of this young science.(Freud,1933:Preface x)译文1:又这些讲演对于分析的专家没有新的贡献,它们的对象仍为那些对于此新科学的特殊的发见及性质而表示同情的受教育者(高觉敷译,1936:序2)。
译文2:又这次讲演对于分析的专家没有提供新的材料。它们的对象是那些对于这门年轻科学的特殊发见及性质表示好感的,尽管是半信半疑的有教养者(高觉敷译,1987:序2)。
分析:例1中两版译文,在词句的表达上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原文主要意思并未改变,最大得出入是对“benevolent, if cautious”的处理,在1936版中都采用变译变通中的“减”,省略了“if cautious”的翻译,直接译为“同情的”。而1987版译为“好感的,尽管是半信半疑的”。这两版译文中,变译的版本更能体现译者的主观性,它省略了“if cautious”,而在原文中,它体现的是有部分学者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感兴趣,但又存在疑虑这种状态。从侧面反映出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和读者对该理论的态度倾向。但是1936版变译的处理是以译者的主观理解和判断为依据,将其省略。而再译本是高觉敷在
接触到辩证唯物观,马克思主义后,意识形态产生了变化,他采用全译的翻译方法来避免自己翻译时的主观性,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这实际上更能反映心理学在当时社会的认可接受程度,从而可以体现出客观的译文。
例2.When we trace things back like this we very often arouse the rage of all investigators who do not share the analytical point of view,as though we were seeking to deny or underestimate all the later developments which the raw material has undergone.(Freud,1933:39)
译文1:反对精神分析的学者常怒恨这种分析,似若责备我们忽略梦的内容所可有的他种意义(高觉敷译,1936:15)。
译文2:对于精神分析持有异议的学者却常对我们这种追踪的分析表示愤怒,似乎我们否认或低估了这些原料后来所经历过的发展(高觉敷译,1987:17)。
分析:1936年版对这句话采取变译策略,是译者受意识形态影响下的主观性和创造性的翻译,这种变译的方法,既带有译者个人彩,如1936版中“责备”含有主观彩,又如“他种意义”为何种意义,又未能明确所指内容,读者不能很好地理解。而在1987版本中,选择了全译的处理,即“似乎我们否认或低估了这些原料后来所经历过的发展”,其中“否认”或者“低估”属于直译的中性表达,贴切原文的同时也还原了原作信息的准确性,没有添加译者的个人情
50··
Testing and Evaluation(College English Teaching&Research)
感彩,读者可根据原文,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解读。
高觉敷对弗洛伊德的理论的翻译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既肯定其贡献,也指出了其缺陷。解放后,两个译本再版时,高觉敷更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对弗氏的理论进行了全面评价(叶浩生,1992)。这种意识形态的变化对译者翻译西方心理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变译方法不适应马列主义指导下实事求是的思想,一是译者主观情感的带入,如高觉敷对精神分析理论持有的态度会大程度地反映在译文中;二是对信息的解读也更以译者个人的理解意译为主,对译文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要求不严格,所以高觉敷在1987年时将先前译本中变译的部分进行了全译再译。
2.2.2文化适应性
不同文化之间的壁垒是天然存在的,而翻译作为中间的桥梁,起到吸收和输出的效果。翻译的艰难之处是既保留其准确性,又要求可读性,面对文化的差异性,译者应该更注重翻译的交流作用,而非强加于人。循序渐进地增多文化信息,才是可行的策略(孙艺洲,2012)。在面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时,译者需要根据读者对文化的适应性不断调整翻译策略。
例3.Our work of interpretation uncovers what one might call the raw material,which often enough maybe regarded as sexual in the broadest sense of the word,but which has found the most varied application in later elaborations.(Freud, 1933:39)
译文1:释梦的工作使梦的内容还原而为广义的性(高觉敷译,1936:15)。
译文2:释梦工作揭露了我们所谓原料的意义,我们常有足够的理由把这些原料看作最广义的性,但后来的研究提出了极不一致的看法(高觉敷译,1987:17)。
分析:在1936年版中,该句采取了变译,这是由于在19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对于性话题敏感程度决定的,“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距甚远,特别是弗洛伊德对于行为动力的性本能说观点,在传播过程中,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极大波动”(刘毅玮,2006)。所以当时国内思想虽然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但传统的儒家思想使得人们对性话题的谈论,接受度还很低。并且国内学者对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观点都是呈现批判的态度。但自从改革开放后,弗洛伊德主义再次掀起热潮后,精神分析理论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对于性文化的研究和看法也更能客观看待,性也变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话题。所以在1987版中,译者将全部信息译出,因为坚持把性欲作为人类活动的普遍动机因素,这
是弗洛伊德的基本分析原则(车文博,1991:123-198)。所谓“原料的意义”和“但后来的研究提出了极不一致的看法”在原文中都有所指,即精神分析中“性本能”作为内驱力来解释梦的原料。所以直译译出,
而非一笔带过,这是翻译策略文化适应中的一种体现。
例4.None the less such ways of looking at things are instructive and interesting.The same is true of the tracing back of various motifs of plastic art—as,for example,when J.Eisler(1919),guided by the dreams of his patients, interprets analytically the young man playing with a little boy, portrayed in the Hermes of Praxiteles.Finally,I cannot help mentioning how often mythological themes find their explanation through dream-interpretation.The story of the Labyrinth,for example,is found to be a representation of anal birth;thetorluous paths are the bowels,and the thread of Ariadneis the umbilical cord.(Freud,1933:40)
译文1:其实,我们这个观点是很有效用的。塑雕艺术的种种动机也可据同理推测(高觉敷译,1936:15)。
译文2:但是我们的这种看法依旧是有意义和兴趣的。塑造艺术的各种主题的追本穷源的研究也可得到同样的结论,例如艾斯勒(J.Eisler),1919年受了他的病人的梦的启发,对普拉克西提[古希腊的雕刻家]所雕塑的赫耳墨斯[希腊神话中的神](the Hermes of Praxiteles),即同一个小孩玩耍的年轻人做了分析的解释。最后,我们不能不指出神话的题材常常通过释梦而得到了说明。例如(希腊神话克里底王所建的)迷宫的故事是肛门出生的象征,那弯曲的小路是肠,希腊传说中的女子阿莉阿德尼(Ariadne)的引线代表脐带(高觉敷译,1987:17)。
分析:在1936年版本中,整段采取变译中摘译的策略,提取这段话中心内容翻译,省略了“as,he thread of Ariadne is the umbilical cord”的翻译。因为翻译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信息的交流,当时的中国虽然处于“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但普通民众对于西方的文化和西方世界的交流还十分闭塞,读者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所以全译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降低了可读性。而在1987版中将划线部分,关于希腊文化片段全译出来。这是由于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西文化的交融,人们对西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里的全译既保全了译文的忠实又不影响其可读性。
2.2.3心理学科的发展
我国心理学起步较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以前,只有中国古代心理学,心理学科是从西方引进,且欧美
51··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的行为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在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是1949年到改革开放,心理学教研和人才培养蓬勃时期;第三阶段,心理学科复苏,国家极度重视,确立了国家心理学一级
学科,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纷纷建立并逐步完善(崔荣宝,2013)。早期心理学科中国化发展更多是基于对心理学科社会性、工具性特点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性运动,是心理学家的一种主动的内源性活动。在西学中用的思潮的影响下把内化的心理学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而当前的心理学科结合民族特的内化,即中国化,是心理学科在世界心理学科“本土化”大的学科发展背景下进行的,是中国心理学家回应世界心理学科“本土化”运动的一种应答性行为,其深受心理学科科学体系建构的学科内部特征影响,更多地考虑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学科研究对象的全面性、学科体系的科学性,而较少考虑心理学科的社会性、工具性,显示出与早期心理学科中国化的本质区别(刘毅玮,2009)。所以不同时期,社会对心理学存在不同需求,对译本的要求也不同。
例5.From more than one point of view it is right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turn our attention,in the first place,to the theory of dreams.This theory occupies a peculiar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analysis;it marks a turning point. (Freud,1933:15)
译文1:由好几个观点看来,我们都应先注意于梦的学说,因为这个学说在精神分析史内占一特殊的地位(高觉敷译,1936:1)。
译文2:从好几个观点看来,我们都应当先注意梦的学说,因为这个学说在精神分析史内占一特殊的地位,标志着一个转折点(高觉敷译,1987:3)。
分析:在1936年版本采取变译,省略“it marks a turning point”的翻译,而在1987年版本中,采用全译。探究该翻译策略的变化,根据上文中提到的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简史可知,1936年,国内对心理学概念知之甚少,由于译文与原文的受众对心理学的认知水平不同,所以译者选择省略此处的翻译,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但随着心理学科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学有了基本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精神分析的外部发展则扩大了精神分析的影响,精神分析与社会文化、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后现代思潮的结合将精神分析的思想渗透到社会文化思想的各个领域,由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为一种包罗万象的人生哲学”(郭本禹,2006:81-86)。随着这种影响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精神学说本身的发展也更为关注,所以译者在1987年版本中译出,来表明梦的学说的重要意义。
例6.But this pressure also changes within the same dream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gaps,the obscurities and the confusion which may upset the coherence of the most beautiful dreams.(Freud,1933:25)译文1:而此压力变化也可见于同梦之不同的部分;而为梦的不相连贯及纷杂难解的原因(高觉敷译,1936:7)。
译文2:而此压力在同一个梦里可由这一部分移至另一部分;成为梦的残缺、含糊、混杂、而破坏梦的连贯性的原因(高觉敷译,1987:9)。
分析:划线部分在1936年版本中,采用了变译中“述”的变通手法,译为“而为梦的不相连贯及纷杂难解
的原因”。而在1987年版本全译为“成为梦的残缺、含糊、混杂、而破坏梦的连贯性的原因”。1987版本的译文信息更完善,更具体表现出弗洛伊德强调梦的碎片化,更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研究。“梦的残缺、含糊、混杂”与“梦的不相连贯及纷杂难解”相比而言更为准确。这是心理学科发展到一定高度的需求,它不再满足于精神分析思想的传播,而是需要对西方译著进行深入研究,所以全译使得译文的精确性和信息量都大大提高。
例7.You know that it is one of the tasks of psycho-analysis to lift the veil of amnesia which shrouds the earliest years of childhood and to bring the expressions of infantile sexual life which are hidden behind it into conscious memory. (Freud,1933:44)
译文1:你们要知道精神分析有一种工作的目标即在重复引致幼年及幼年性生活的记忆(高觉敷译,1936:17)。
自己做的小麻薯方本译文2:你们要知道精神分析有一种任务就是要将笼罩在最早期的童年的失忆症之上的面纱揭开,而将隐藏在其背后的幼儿性生活的表现召入意识的记忆之内(高觉敷译,1936:20)。
分析:对比译文1和译文2两译本,译文1在表达上准确性弱,如“...the expressions of infantile sexual life”,译文一直接译为“幼年性生活”,首先该译文存在读者所不能接受的文化误读,原文实指幼儿对于性生活的潜意识的表现,所以“幼年及幼年性生活的记忆”这样的表达是不符合读者的文化常识和传统思
维。其次,对比译文2,直译既保证了原文信息的准确性又保证了其完整性,即“就是要将笼罩在最早期的童年的失忆症之上的面纱揭开,而将隐藏在其背后的幼儿性生活的表现召入意识的记忆之内”其中,“幼儿性生活的表现“以及“意识”的说法,涉及弗洛伊德主义“性本能”和“潜意识”的重要观点,这些观点需要精确地翻译,这对儿童心理学以及儿童犯罪心理学具有重大的促进和依
52··
Testing and Evaluation(College English Teaching&Research)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Complete Translation and Variation Translation in the Works of Psychological Translator Gao Juefu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western psychological works in modern time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sychology.However,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in China.Based on Gao Juefu ’s two translations of the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 -analysis ,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Gao ’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psychological 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deological differences,cultural adapt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in China in different periods.
Keywords:psychology;Gao Juefu;translation strategies
据作用。所以心理学科发展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兴思想的传播需要已经不能满足心理学后期的科研需求。
3.结语
本文对比分析全译和变译在高觉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两版译本中的应用,发现心理学翻译策略会受到意识形态、文化适应性和心理学科发展的影响。变译发展的初期动机之意是为了开发国外信息,但全译会受到知识产权的限制,而且全译的成本,周期都更高,变译则可以减少,所以变译的价值体现在其实用价值和时代价值(焦鹏帅,2018)。所以高觉敷1936年采取变译的翻译策略,
能深刻体现时代特的“西学中用”内源化思想,推动了新兴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传播,目的是为了引入新的学科思想。而1987版的译文以全译为主,也是呼应心理学科发展的结果,变译的时代价值和实用价值更适用于信息类文本的翻译,不满足学科的发展需求,所以对于心理学翻译,全译的策略虽然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可读性较弱,但是其权威性和信息完整性强,更利于学科的开发和研究。
参考文献
[1]Freud,S.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 -analysis [M].SPROTT,trans.New York:W.W.Norton,
1933.
[2]崔荣宝.我国心理学发展现状[J].哲学研究,2013.[3]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123-198.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上海:
商务印书馆,1987.
[6]郭本禹.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逻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81-86.
[7]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8]黄忠廉.变译(翻译变体)论[J].外语学刊,1999(3):80-83.
孙艺州
[9]黄忠廉.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J].外语学刊,2002(1):93-96.
[10]焦鹏帅.变译研究二十年:哲思、
发展和国际化[J].外语与翻译,2018(2):18-21.
吴亦凡回归
[11]刘桂兰.重译考辩[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12]刘华.试论高觉敷对20世纪中国儿童心理学的贡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3]刘毅玮.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
发展[D].保定:河北大学,2006.
[14]刘毅玮.心理学科中国化早期发展的历程与特点[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78-82.[15]刘毅玮.清末师范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
产生[J].河北大学学报,2006(1):94-98.[16]钱革.中国近现代学习心理学发展轨迹之初探[J].心理科学,1991(1):56-60.
[17]孙艺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J].中国翻译,2012
(1):122.
[18]王元明.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南开
学报,2002(5):34-40.[19]徐晓伟.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9.
任泉李小璐[20]叶浩生.高觉敷对心理学史研究的贡献[J].南京师大
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15-22.[21]赵莉茹.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自序[J].心理学动态,199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