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发脾⽓的⽗母,就是好⽗母吗?
作者|姜⽑⽑
来源|果壳童学馆
ID|guokr_kid
很多⽂章都强调带娃时,⽗母⼀定要情绪稳定。
可谁带娃谁知道,想要情绪稳定,做起来远⽐想象中难。
刚收拾好屋⼦,转头孩⼦就把乐⾼摔地上,零件散落⼀地;
⾟⾟苦苦压下不爽,准备按照⾮暴⼒沟通套路⾛⼀遍,娃跑了,说现在不想聊……
遇上这种时候,简直分分钟破功。
但每次冲孩⼦发完⽕,⾃⼰就开始后悔挫败,为啥⾃⼰⼜搞砸了,反反复复,花费⽆数时间内耗。
⽗母真的不能在孩⼦⾯前展现⾃⼰的负⾯情绪吗?
今天就来跟⼤家深⼊探讨⼀下:
•
带孩⼦做不到总是平静这件事⼉,到底有没有问题?
•
爹妈在娃⾯前,流露负⾯情绪,⾏不⾏?
•
我快破功了,接下来还能怎么办?
发⽕就发⽕,别陷⼊⾃责
赶紧告诉孩⼦发⽕≠不爱他
带娃时发⽕再正常不过,发⽕本⾝不可怕。
可怕的是发完⽕,⾃⼰长时间沉浸在纠结、后悔、⾃责等负⾯情绪⾥,⽽不去修复跟孩⼦的关系,这才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之前,李承铉谈全职带娃导致抑郁,冲上热搜。
他说⾃⼰带娃时,有段时间处在崩溃边缘,⽩天凶了孩⼦,晚上内疚,看着熟睡的孩⼦忍不住⼤哭,真实地道出了每个带娃⼈必经的⼼路历程。
“对不起,让你这么伤⼼,我算什么好妈妈/爸爸,明天我⼀定要......”,这样的话,你是不是也跟⾃⼰说过好多遍。可如果这些话,是别⼈对你说的,你会不会觉得他在PUA你?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把⼤部分精⼒⽤在⾃⼰PUA⾃⼰呢?
普通人千万不要买基金⽽且,孩⼦真正害怕的不是⼤⼈发⽕这件事。
记得有⼀次,我冲孩⼦发完⽕就睡了。那天晚上,孩⼦睡得很不踏实,时不时还闭着眼睛,⼲嚎⼏声。
第⼆天⼀早,他睁开眼就问:“妈妈你还⽣⽓吗?妈妈我们还是好朋友吗?”
⽐起发⽕,孩⼦更在乎的是,我们会不会不再爱他了。
孩⼦是很敏感的
你的负⾯情绪藏不起来
千万不要⼩看孩⼦,⽗母是真平静,还是假镇定,他们都能敏锐地从我们的肢体语⾔和语⾳语调中判断出来[1]。
毕竟,从⼩婴⼉开始,孩⼦就在解读⽗母的表情和动作,他们在氛围中感受到的信息量,远⽐我们语⾔表达出的要多得多。
查看硬盘序列号因此,当⽗母情绪和⾏为内外不⼀致时,孩⼦很容易焦虑[2]。
去年,温哥华华盛顿州⽴⼤学的 Sara Waters 和他的同事们做了⼀项研究。
实验总共有 107名家长和孩⼦参与,孩⼦的年龄在 7-11岁。
他们先让家长和孩⼦列出最容易引起⽭盾的5件事,然后再把孩⼦和家长分开。
此时,家长们需要去完成⼀项压⼒较⼤的活动,⽐如公开演讲。
研究者会测量家长的⼏项⽣理指标,当指标显⽰,家长已经处于⼀定压⼒下时,他需要⽴刻回到孩⼦所在的房间,跟孩⼦谈论先前列出的5件事⼉。
在谈论过程中,有些家长要尽量压抑⾃⼰的情绪,保持平静,有些家长可以顺其⾃然。
实验结果显⽰,压抑情绪组的家长以及他们的孩⼦,表现得⽐另⼀组更疏远,亲⼦互动的热情也更低。
由此可见,对孩⼦隐藏负⾯情绪,并不能改善与孩⼦的互动,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当⽗母需要分出⼀部分精⼒来控制情绪,在⾯对孩⼦时,就会表现出⼀部分注意⼒缺失。
从当前的⽓氛中,孩⼦得到的讯息是:“不要轻举妄动,跟我保持距离,不要问为什么,我不想告诉你。”
因此感到焦虑,进⽽调整⾃⼰的⾏为,让交谈草草结束。有些悲观的孩⼦,可能还会把⽗母情绪不佳的原因,归结到⾃⼰⾝上。刘烨和谢娜
也就是说,⽆论我们多么努⼒地想隐藏⾃⼰的负⾯情绪,孩⼦总有办法知道我们的真实处境,那何不⼲脆坦荡⼀点⼉呢?
更何况,压抑⾃⼰的负⾯情绪,还会让孩⼦学到错误的负⾯情绪应对⽅式。
⽗母是孩⼦情绪发展的第⼀位⽼师,⽗母处理⾃⼰情绪的⽅式,会影响孩⼦对⾃⼰情绪感受的信念[3]。
认为负⾯情绪有害的家庭,孩⼦在⼈际交往中,会倾向于压抑⾃⼰的负⾯情绪,并将表达负⾯情绪,视为犯错[4]。
这样的孩⼦,长⼤后⾯对⾃⼰正常的负⾯情绪时,不会变通、悲观、⾃责,在所难免。
打个⽐⽅,如果把⽗母的情绪看作⼀个家庭的背景⾳乐,总是努⼒保持平静的⽗母,就好像家⾥只放舒缓的轻⾳乐。可其实孩⼦早晚会听到其他类型的⾳乐。
试想⼀下有⼀天,孩⼦不⼩⼼听到了躁动的摇滚乐,他会不会吓⼀跳?
⽽且允许⾃⼰表露负⾯情绪,还有⼀个好处,就是有利于培养孩⼦的同理⼼。
爹妈也是普通⼈,压抑负⾯情绪
不是最好的处理⽅式
当然,这篇⽂章不是⿎励⼤家对孩⼦发⽕,⽽是想要探讨:
作为⼀个鲜活的⼈,⼀个有⾎有⾁有情绪的⼈,当我们有负⾯情绪时,如何处理亲⼦间的互动?
根据我查阅的资料和亲⾝实践,建议⼤家不同的情境,分情况处理。
1、如果因为孩⼦调⽪捣蛋⽣⽓,注意 “对事不对⼈”
孩⼦做错事,家长表达愤怒是合理的,但要注意语⽓和内容,避免过度批评、嘲笑、恐吓孩⼦[5]。
张敬轩 占中⽐如,因为孩⼦打烂了乐⾼⽽发⽕,要将关注到的焦点放到孩⼦的⾏为上,⽽不是性格。
可以告诉孩⼦,妈妈现在感到很⽣⽓,因为他摔坏了乐⾼,还乱扔零件这件事,⽽不是说:
你太烦⼈了,怎么那么爱给⼈添⿇烦,以后不给你买乐⾼了。
如果此时,还能跟孩⼦保持理智地交流,可以观察孩⼦的⾏为,去体会他在现在的感受,帮助他把感
受表达出来。⽐如,妈妈看到你⼩嘴⾓朝下撇,还在流眼泪,你感到害怕和伤⼼,你被妈妈吓到了吗?
梁静茹好听的歌再进⼀步,还可以解释背后的原因,指出孩⼦⾏为的后果:
再进⼀步,还可以解释背后的原因,指出孩⼦⾏为的后果:
“妈妈已经很累了,还要再多花时间收拾,有点⼉委屈。如果你还乱扔零件,可能会让妈妈感到⽣⽓。”
但如果感觉到⾃⼰太⽣⽓,⽽不能清晰地思考,不妨停下来休息⽚刻,等恢复平静后再回来。
尤其是感觉⾃⼰要攻击或侮辱孩⼦时,⼀定要停下来,⼀定要避免体罚、讥讽、威胁、蔑视或贬低类的话语。
2、如果是⼯作等外部压⼒导致的坏情绪,尽量在情绪失控前,向孩⼦做出预警。
具体来说,最好告诉孩⼦⾃⼰现在的感受跟可能出现的后果,同时,给他两个积极的选项[4]。
⽐如,我们正忙于回复⼯作⾥的消息,孩⼦却缠着我们陪他玩⼉。
我们可以先告诉孩⼦:“爸爸妈妈正在忙⼯作,如果他再继续缠下去,我们很有可能会发⽕,现在你可
以⾃⼰去玩会⼉新玩具,或者吃点⼉好吃的吗?”
即便孩⼦没有理会我们的预警,当我们真的发了⽕,孩⼦会知道我们的怒⽕从何⽽来。
⽽且这样,我们还向孩⼦传递了⼀个积极信念—— 即便在冲突中,他也有选择,让对抗关系转为合作。
3、如果是夫妻关系导致的怒⽕,最好的做法是快跑,⾃⼰跑或者让孩⼦跑
在这样的场景下,孩⼦很容易成为爹妈的出⽓筒。
我们的怒⽓,主要来⾃对另⼀半的不满,来⾃ “为什么孩⼦跟你⼀样讨⼈嫌” 的错误归因。
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孩⼦,⾃⼰现在很沮丧,想要⼀个⼈待会⼉;
也可以个房间静静的待着,要么哭⼀会⼉,或者搞点⼉⽆伤⼤雅的⼩破坏,⽐如撕点⼉卫⽣纸啥的,释放⾃⼰的攻击性。
师范类大专另外,当解决了夫妻之间的⽭盾,⼀定要及时告诉孩⼦,爸爸妈妈已经和好了[5],这能让孩⼦停⽌担⼼,平静下来。
当然,我们发⽕的原因,细分起来还要很多,但⽆论哪种情况,第⼀步都是跟孩⼦谈论当前的真实情绪感受。
刚开始,孩⼦可能会被我们吓到,会不配合。
但长期来看,这是最能够让孩⼦理解我们、理解负⾯情绪、学会情绪调节的⽅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