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知止》[台湾]张继高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
经常喝柠檬水好吗>中国好声音里好听的歌
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渐渐地被淘汰……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高散文》,有删改)小题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小题2: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小题3: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4: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3分)参考答案:小题1: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或:不能从社会上取得过多利益,应适可而止。)小题2:举例论证(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正反论证)。通过列举王安石的反面例子和华盛邱泽的图片
张力尹>任务栏变宽了怎么办顿的正面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人要“知止”这一观点。小题3:总结全文;再次阐述“知止”的含义,突出了中心论点,强调自觉培养“知止”的精神。小题4:观点明确, 能适当阐述,言之有理即可。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词语含义的题型,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解决这类问题,就要从文章中进行发掘,那就要细读文章,联系文章的上下文意及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或文章的主旨加以考虑。本文的“知止”表面意思是知道节制,对过分的行动及时停止。文中与这个词语意思相关的句子有“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 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这样就得出了本题的答案。此题难度不大。小题2:试题分析:立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本文第③④段分别列举了王安石和华盛顿的事例,这属于举例论证,而这两个自然段又是一反一正,因此又属于对比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的具体句式:举例论证——举﹍﹍事例,证明了﹍﹍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对比论证——运用对比,突出了﹍﹍,强调了﹍﹍,使论证更鲜明,更有力。此题就套用此句式即可。小题3:试题分析:议论文结尾段的作用有:(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强调……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
杨二车娜姆微博
严密。);(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根据这些理论总结返回阅读本文的最后一段,第一句,再次阐述了“知止“的含义;第二三两句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第四五两句希望人们自觉培养“知止”精神。日常学习中一定要善于归纳现代文阅读的相关答题套路,这样答题时才会游刃有余。小题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本题考查了多方面内容:既要明确表态,又要联系实际补充事实论据,再谈体会。方法运用:紧抓原文中心,至少写三四句话,语言通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启示可适当用原文)。可分三步走:①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②用生活或自身实例来印证;③总结强调主旨意思。答此类题需注意的是:谈启示一定不能脱离文本。紧扣主旨,走进文本,这是答题的基础;表达明确,语言通顺。表达时观点要鲜明,同时注意表达层次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