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家公务员准考证号查询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0年第11期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升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重要路径。小学阶段正是儿童思维发展最旺盛的时期,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思维也相应更活跃,更具有灵活性。现今的统编本教材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构建起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课外阅读地位愈加凸显,为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优势
赵丽颖演过的电视剧 1. 阅读选择自由,更易点燃思维的火苗
我们知道,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的大多是单篇“课文”,这些教材虽然是编者精挑细选的文质兼美的选文,但数量、篇幅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由于阅读教学担负着学
生学会阅读的重要任务,学生的阅读往往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教师教到哪一课,学生便学到哪一课,教到哪一个段落,学生就关注哪个段落。而课外阅读的自由度相对较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方式,不用整齐划一地读。由于阅读选择的自由度高,学生涉猎的书本题材较广,内容丰富,学生也较容易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读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当然,课外阅读要给学生自主选择,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需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尤其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适切学生阅读思维发展的层级性。
郭艳 2.阅读行为独立,更易产生个体的思考
平时的阅读课堂,由于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任务,需要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便往往会出现学生的思维被代替的现象。如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集体讨论代替个人的阅读思维,以及学生借助购买的一些教辅材料代替自己的自主思考等等。而课外阅读,由于是一种独立的阅读行为,学生的思维并不受老师、同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课外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等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对书中感兴趣
的内容也体现了个性化的特点。课外阅读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学生在阅读时会情不自禁地“哈哈”笑出声来,那是体阅读所不能体验到的酣畅淋漓。
3.阅读视域开阔,更易获得思想的源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已不再生活在象牙塔之内,但他们所获取的信息往往还是粗浅的、碎片化的,积累依然比较单调甚至单薄,不足以形成对生活的认知和体验。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视角,让他们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精神世界。而生活经验是思想的源泉,学生从书本中增添阅历,可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份阅历能促进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更好地表达分享,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阅读积累和思维提升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走向阅读的深处。
二、在课外阅读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建议
1.阅读迁移,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艳的成语 从课内到课外,以点带面,联读迁移,是学生在已有阅读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的积累与
建构,引领着学生读向理解,读向深刻。
比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后,教师补充了《夸父逐日》一文,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体会到神话故事的特点:想象奇崛丰富,人物个性鲜明。接着教师又出示一连串神话故事的题目: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都力大无穷,做着超乎寻常的英勇之事,这样的想象,寄寓着古代人民对自然的认知与探索。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再去读课本上推荐的神话故事以及其他的同类故事,便不再是泛泛地了解一个故事,而是能够读出神话故事的表达特,以及神话故事特有的文化内涵,阅读便有了深度。
除了同一题材、体裁作品的阅读迁移,还有阅读相近主题、同一作者作品的遷移等。如学完作家单元关于鲁迅的系列课文,学生对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对鲁迅的身份、个性、精神以及在他身上所发生的故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这样的深度对接,学生再去读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
2.阅读得法,提升学生思维的精准性
空调有异味怎么处理 阅读时,有良好的目标意识,有适切的方法策略,学生便有了阅读的路径与支架,阅读过程会更具思考性,对整本书的把握也会更为清晰。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起,每年级的上册都安排一个特殊的阅读策略单元。事实上,无论是三年级的预测、四年级的提问、五年级的提高阅读速度还是六年级带着目的阅读,对于学生来说,从开始阅读那天起,他们就已经在无意识地运用,这是阅读过程中本能存在于意识中的一些思维方式。如今在统编本教材中系统地编排起来,就是为了发挥语文课程的指导作用,把这些无意识思维转化成有意识的思考,从而让学习更可控,让阅读更高效。因此在阅读策略单元学习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策略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让学生在巩固中体会到阅读策略的真正价值,让思考更有指向性。
同时,使用一定的阅读工具也不失为好的阅读方法。语言建构本来就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在阅读中,做一些课外阅读的记录卡,进行字词积累、语句摘抄、阅读感悟等,会获得丰富的语言积累以及良好的语感熏陶,为学生的积极运用提供素材与基础。提供学习任务单,运用气泡图、思维导图等可视化思维工具,则可以作为一种阅读支架,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整理学生零散的阅读信息与碎
片化的思考。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便体现在结构化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有效的思维方法的尝试、练习和运用上。
3.阅读对话,提升学生思维的广泛性
在阅读中有了个体的理解、思考感悟,再与同学交流碰撞,是最有价值的阅读分享方式,能打开学生思维,产生1+1>2的效果。
学生阅读的过程,即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有着身心的投入与思维的参与。然而这只是一种单线的互动,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积累与情感的浸润是一种自我感知,至于这样的理解是否恰当,能否更为精准,还有对人物的认识是否全面,有没有其他视角的解读,都不得而知。因此,可以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互评,来进一步印证和丰富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认识,拓宽思维,获得对整本书更为完整的理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