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谈《北平无战事》:人强不如货强 我愿做手艺人
《北平无战事》首轮收官却热度未消。11红领巾心向党歌曲月1日广东卫视马上启动了独家跟播。正印证了刘和平那句“对重播率我特别有信心”,该剧热到等不及二轮的启动就来了个首轮跟播的概念,无缝隙地对接大结局。反腐话题是该剧引发集体持续关注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时代的关注和共鸣。当初很多人觉得这个话题敏感难以过审,这也是投资方和台方最担心的一点。然而刘和平却提到正是广电总局的相关领导帮助推动了这个项目的进行。刘和平在该剧再次播出之际接受了南方都市报的独家专访,首次解读《北平无战事》的诞生背后有怎样无法复制的能量,以及获得了哪些权力人物的支持。为了让观众能更好地品读《北平无战事》,刘和平作为创作者也献上了对该剧的独家导视,解读作者心中的建丰同志,以及为什么敢于设定大量的给建丰同志打电话的戏份。
A亲诉“北平”背后的权力支持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过审难而总局领导都挺他?关于备受媒体关注的《北平无战事》的过审问题,刘和平说时机对这部片子特别宽容。关于审查,他最清楚。因为投资方和台方觉得这是个巨大风险,他作为编剧更作为总制片人就亲自去面对总局和北京局。其实在这部剧制作过程中,相关领导早就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广电总局相关领导打
电话给侯鸿亮,希望他的制作团队“考虑一下这部戏”;北京有关部门到投资人李力,希望他“考虑一下这部戏”。为什么大家觉得很敏感的题材,却能最早得到领导们的支持?
南方都市报:这部剧最后能做出来,你的个人人品名望起到很大作用,听说包括总局领导也帮忙制作人什么的?
刘和平:刚刚采访之前,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常务副部长接连来了电话,第一件事就是,北京市现在正在讨论给考虑我们这个剧组奖励,我们这个戏是北京市的重点精品工程,在北京市立项的。当时他们也是全力支持我们。剧出来之后,它口碑收视都这么好,支持我的这些朋友,包括领导朋友,他们觉得我们也争气,他们当年的支持也是对的。所以准备破格在还没有获奖之前,他们就先给奖励。他们表示感谢剧组,给北京市重点精品工程推出一部精品艺术作品。他们对我都挺好,首先是信任,因为长期交往知道我就是一个一门心思搞创作的人,没有别的什么社会关系,跟他们交往也从来不谈私人的事,只谈创作。包括他们能给我解决北京的工作、落户,我都没有解决。甚至买个车一个车牌也没有,我都没有开口。他们愿意跟我交往,知道我比较纯粹。也就谈创作,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所以领导也是朋友。
南都:我有一个印象很深,你说其实在写的过程中你会先给总局领导看,他们很认同。所以其实在过审方面你一直是有信心的?
刘和平:这也是为坚定投资方信心我必然要做的一件事,因为他们当然有一半是信任我,还有一半是就担心。我就告诉他,你去证实,一看这个领导看了是肯定那个领导看了是肯定,这个时候就会大量地减轻投资方的风险性。这个当然也是不可复制的,我能够拉到领导在那么忙的情况下来看剧本,看的时候还能给出自己的看法。很多领导都是能够有拍板权的领导。然后你通过渠道去打听,领导可能说很好,这样使投资方的压力和担心也会相应地降低,所以这种事不是我的别的编剧朋友能够做到的。
南都:您能够直达一些关键人物,包括直接到大老板去给您做投资,这个也不是一般的编剧能够做到的。
刘和平:是啊,确实,20年媳妇熬成婆,熬到了这个业界就这个地位也是跟年龄相匹配的。就换句话说,开玩笑就是我随时可以跟建丰同志打电话,有些问题就能解决,不能跟建丰同志打电话就解决不了。
南都:您的人脉建立应该很大程度上是您的作品在讲话吧?
刘和平:人强不如货强。我还是很认同这句话的,打铁还要自身硬。主要是靠这一点,我是不善于交际的。
南都:那其实应该是《雍正王朝》播出您到北京之后?
刘和平:《雍正王朝》出来之后就已经有很多的人缘和人脉关系。大家认这个编剧,认这个作者。后来又不断地出,包括《大明王朝1566》,这些领导朋友也都看到的,就认为还能这样坚持一部一部地出力作,这样的作者也不多,他们也愿意跟文化人往来,在一起我们就谈文化,也不谈别的。
B
亲解
“北平”为什么值得看第二遍?
《北平无战事》的好品质颇让媒体兴奋了一阵。这部剧从历史事件到人物命运,从角演绎到台词、歌曲都被深度解读。刘和平最自信的是,该剧值得被反复品味,每看一次感觉
岳阳楼记的翻译都会不同。在11月1日该剧在广东卫视启动新一轮跟播的时候,《北平无战事》又成关注焦点,该剧的长尾效应初现。再品该剧,不如让刘和平老师亲自来导读该剧的人物、情景,有了这番解读,也许这杯酒的回香会更浓。
●与之前作品有何不同?它有很强烈的呼吸感
刘和平:《北平无战事》有很强烈的呼吸感,大家能听到它。《大明王朝》还是有历史距离感,有时候尽管距离产生美,但《北平无战事》让大家感受到更加亲切。它有一种你能听到的呼吸感,人物的命运、人物的情绪、人物的态度,人物的思想,很多时候您能感同身受。
李维嘉妻子这部剧的节奏与以往也有调整。我更多的是停下来写,不是靠外在的情节去结构它,而是它内在的一些内容决定了它要停下来。让大家去关注它的内容、它的思想、它的韵味。这个时候就要静下心来看。很多段子它单独一场戏,你就只是去品那场戏,就会像看戏曲的折子戏一样。这个是我有意和前面的戏不同的地方。
姚笛刘诗诗●怎样理解建丰同志?写他的时候特别小心
小熊梦工厂
刘和平:这个人有两面,他比较没有国民党上层官僚的那种东西,这个跟他的经历有关,他毕竟是第一批由我们党创始人李大钊介绍去苏联的,而且那个时候正是他思想转变的紧要关头,15岁嘛。在苏联一待就是十几年,经历了太多事情,接受了很多共产主义思想的东西。尽管回来以后他跟随父亲,但他绝对跟一直在中国待着的国民党上层是有区别的。但同时他也有另一面,就一个人当他在对于职场跟自身的修养已经达到有洁癖的时候,他的亲和力也会衰竭,就他不容许下级和别人私德有亏。蒋经国对于自己的手下也好同事也好,哪怕以往关系再好,只要违背了这个底线,他是毫不留情的。这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我们只有理解了他就会知道。我在写他的时候还是特别小心的,他表现出来的好像是一种平等的思想,我们都是战友我们都是同志。但毕竟他手里掌握了决定人家命运的权力。(南都:很多文章说蒋经国在台湾民调中民意仍然最高?)这个是可靠的。他们曾经通过几次的民意调查,就历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民意调查里面,最高的,远远高出别人的是蒋经国,当然最差的是陈水扁。
●为何“报告建丰同志”会走红?这种上下级关系大家常遇到
刘和平:在考虑受众的审美和他是否跟你的作品产生共鸣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受众现在的
生活状态。今天更多的人是生活在职场之中,在职场里面工作它的一大特点就是上下级关系。这种上下级关系里面大家经常会遇到,上级不理解下级,下级不理解上级,或者在考虑那个人为什么跟上级关系那么好,我怎么跟上级总是沟通不了等等。尽管大家不会直接联想到,但是你一定会产生感情共鸣和自我的观照,有意无意的。所以每当下级的曾可达向上级的建丰同志遇到困难也好、棘手问题也好,汇报也好请示也好,这个时候大家就特别关注上级是怎么来处理,上级是怎么看这个问题,包括怎么看待这个下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处理的,仅从这一点我都敢于大量用电话来写戏。因为受众一定会有强烈的感情共鸣和自我观照,这就是审美学里面更深层的一层考验。
●崔中石等人的地下党身份最后为何不能曝光?为历史而活
刘和平:有些地方是我得天独厚的,我了解很多内容。由于以往曾经也有相关部门希望我写同类题材,我看过很多内部资料。比方说我说的敌工部,解放前的联络部,就是中共地下战线,现在我们这些部门还是存在的。但到目前为止,甚至在台湾,都有当年的共产党,人家不知道,包括在大陆,也有当年的共产党,很多在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承认他共产党身份甚至现在都有不承认他身份的。他不能承认,很多人是为历史而活着,不是
08年奥运会男篮冠军为自己而活着。据我所知现在两岸还有,正式身份不能曝光的,而且在墓碑上都不能写是共产党员某某某。所以最后我跟导演商量还是写一下“谨以此献给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做出牺牲的无名英雄”。这个东西是我所了解的。像这样一来,就是让现在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民,更多地去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主要是理解那些承受历史的人。
●剧中为何出现《曾文正公全集》和曾文正公字?不能不谈他
刘和平: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巨大存在。你不能够不谈他,不谈他很多东西不到根。你说民国的时候不说曾国藩是很奇怪的,在青少年时候最推崇的人也是曾国藩,这个大家都知道。就自己说过“独服曾文正公”。韶山的故居翻过去几十里,就是他舅舅家、他外公家,就是曾国藩的家乡,曾国藩就是湘乡荷叶塘的人。后来的小学就在湘乡读的。那个地方言必称曾文正公,言必谈曾国藩。你们没有到湖南去不知道,这个人深刻地影响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你绕他绕不过,尤其是国民党。国民党到后来要榜样,蒋介石远一点王阳明,近一点就曾国藩。
C
亲点
“北平”人物得与失
方孟敖:有些难为刘烨了
“我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借鉴了很多西方的美学表现手段。为了接近现代的审美,我曾经想他的眼睛会拿出东西来,他的眼睛分析出来,从瞳仁里面拿出来很多符号化的东西,象征意义的东西。但要实现这个风格,别的地方要跟着加大成本,所以导演跟我商量说这个拍不出来,这次拍出来,后面也跟不上。我最早的构思就是方孟敖一旦在看你的时候就会出现他当年跟日本人作战的场景。这些外在的辅助手段如果一旦出来这个人物就会挺光彩,我当时把大量的笔墨用一种很现代的手法来塑造他。这种现代的手法一旦拿掉,就要靠他自己去诠释了。这些元素都没有了,有些难为刘烨,我不说别人不知道。没有这些东西,人物就失不少,所以这个东西责任不在刘烨,我觉得演员挺努力的,也挺准确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