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1-01-20
基金项目:南京审计大学校级课题: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 )社会实践金课;《运营管理》课程思政示范课;新时代大学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彭红霞(1975—),南京审计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创新、企业运营决策、高等教育
爱因斯坦曾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中说过,要培养学生明确区分善与恶。因此,要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渠道,坚持以道德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实现全民教育和全方位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是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责无旁贷。本文首先阐述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之后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模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是新时期适应形势,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这一模式探索和运用思想体系,丰富各学科的政治教育资源,完善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手段。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向一致,形成协同效应,这不仅是新时期高校教师的新神圣使命,也是高校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协同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育中,
使各个教育学科相互协作,相互协调,融合互动,相互交流,有机联系,可以更好地达到“1+1>2”的效果,可以充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因此,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高校不仅要把德育和智力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要把道德的目标放在培养大学生的第一位。这是教育的方向,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使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能真正渗透到大学生的心中,使大学生树立愿意学习、勤奋进取、有社会责任感的情怀,“修好公德、私德”。使他们在获取科学和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的特点
以我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毕业所需的总学分为160学分。培养计划包括五个模块:通识教育(80学分)、学科专业教育(67学分)、素质拓展和就业创业及毕业环节(13学分)。通识包括革命理论、历史、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等。专业教育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经济法概论、国际贸易基础、统计基础、组织行为学、管理运筹、产业组织理论、公司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创业管理、企业管理研究方法、管理前沿等课程。
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社会性。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大都属于社会科学。例如,“管理学原理”和“会计基础”等课程侧重于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济学基础”和“国际贸易基础”介绍了外国经济知识和管理理论。根据“管理二重性”原则,向学生介绍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二是综合性。涉及政治和社会问题。三是实用性。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等均与课程教学息息相关,通过教学向学生提供信息,使学生可以专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四是创新性。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彭红霞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211815)
要: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政治工作的需要。文章就工商管理专业课
程的特点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特点和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模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工商管理;课程;思政工作中图分类号:G40工商管理课程
文献标识码:A
127
Exploration of the Mode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eng Hongxia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 211815,Jiangsu)
Abstract:The coordin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need of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urses and the pertin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urses and the mode of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and proposes a model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urses and ideologi 鄄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main content and methods.
Keywords:business administration;cours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管理类课程中蕴含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创新管理工作上。
三、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探索
(一)挖掘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师需要在专业知识的各个方面、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元素”。在实际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如2020年的疫情,我们就结合《管理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等教学,对国内国际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中国的抗疫表现出,并在自己刚刚阶段性控制国内疫情的情况下,毅然伸出援手大力支援全球其他国家的抗疫行动,并以最快速度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复工复产,开足马力为世界生产抗疫医疗防护用品。但是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造谣、攻击和污名化动作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深,这不仅仅是意识形态问题,也是对中国经济短时间内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快速发展到一个产业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工业化大国的羡慕、嫉妒、恨,更是对中国社会制度的恐惧、不信任和敌视等情绪造成的。在这些西方传统殖民者眼中,没有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因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必须抛弃幻想,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维护几十年来改革开放创造的文明成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除了大量的综合理论教学,还有模拟实践教学环节。如《工商管理企业模拟》《TOP-BOSS 模拟》《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引导学生将他们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实践教学课程,均是模拟不同的市场环境,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例如总经理、市场经理、财务经理、生产经理、研发经理等,要求学生在多变的环境中进行决策。这些
课程涉及多门工商管理课程理论知识的应用,例如商业管理、市
场营销、战略管理、生产运营、财务管理、商业案例分析等。要求学生整合各种课程知识并在实际层面进行验证、评估、分析和改善理论应用的效果。学校还创建了一个平台,可以运用各种创新手段、概念和方法来实现创业目标。它使学生能够寻各种变化的规律,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培养创新思维。同时,老师组织学生组建成一个个小型经营团队,通过共同决策,体现每个参与者的智慧,明确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通过模拟培训,使参与者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意义,继而学习如何定位自己以及积极探索合作方法。在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发掘“思政元素”,结合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特点进行融入讲解,有效地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协同育人。
同时,结合国情探索中国特的管理理论。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西方发展的最新动态,明确国际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异同点。掌握国际企业与国内企业所面临的不同环境。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国内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
[1](美)爱因斯坦著,许良英,刘明编.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选自
爱因斯坦文录[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2]牛秋叶.以专业课教学为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1):78-81.
[3]栾红旭,刘世刚,栾淞婷,车长印.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经
济法教学过程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5):8-
9.
[4]袁小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模
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06):100-102.
[5]Gao DY,Zong AD.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an in 鄄evitable choic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channel function of classroom education[J].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Theo 鄄retical Education,2017(1):31-34(in Chinese)
[6]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