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商场——联营还是自营
现在的百货商场,联营比例越来越高,联营合同越来越复杂(尤其是促销条款),自营比例则越来越小,有些甚至干脆取消自营。

自营商品,尤其是经销类型的商品,毛利还是高过联营的。(当然一切都建立在经营得法基础上。)

有人说,联营降低了管理难度。不尽然,应该说联营改变了商场的管理重点方向。况且,如果联营真正简单,那反而要小心——因为门槛低了,你的竞争对手就多了。

是不是该重新重视科技含量更高的自营呢?还是,联营才是未来方向?联营比自营简单在哪里呢?

联营有联营的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如其商品的价格难以控制,商品的品类难以达的要求
目前的百货店基本是以联营的方式为主,他们已经不再做所有权交换的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了,换句话说大部分百货店都在做商业房地产,他们提供营业场地,作整体的物业管理,卖的是服务。有人称这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及谁在哪个方向上投资,谁就在这个方向上承担风险并接受回报,从表面来看的确如此。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只能是百货店与操作规范的大供货商之间合作的说法,大供货商组织商品、培训员工,商场做好店面管理就行了。
问题在于现在百货商店的主力商品如服装在流通渠道上大多采取的是分割的代理制,很少部分是生产商或大代理商进店合作的,尤其是在二线城市,百货店的合作商户大多数为中小资本,他们对卖场的陈列、导购员培训等商业经营也不专业,他们希望百货店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支持来提升销售业绩,而百货商店由于不做自营以后,没有了经营风险的压力,实际上真正的商业经营能力在退化,百货店的管理人员还想依靠供货商来培训管理好员工,于是出现了合作上的断档缺位,而不再是专业分工合作了,导购员在最实质性的商品知识、售卖技巧以及心态上得不到好的培训引导,无法得到好的成长,如何来做好销售?更谈不上卖文化、卖知识、卖艺术了。


所以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还是倾向于自营,但是不排除联营,而这只是所占比例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逐步加大自营比例,增加企业的商业经营能力。
自己经营和自己不能经营固然前者比后者好,有自己能够经营的团队可以在自己的控制下调整自营和联营的比例,不至于全部受到联营商的牵制,失去对商场的整体控制能力,这样是一种主动的招商,而全部采用招商的形式,不做自营,也没有自己的经营团队,是一种被动的招商,当然前者更加具有竞争力。
现在的百货店普遍自营能力很弱,自营的控制把握能力也不够,灰的东西真多,远远不如超市行业和家电大卖场。百货商店起名
可以看到,随着游戏规则的改变,自营的薄弱将成为百货店的无法挥去的痛!
就目前的百货经营形态来看,不是扣点就是租赁,自营的商品在百货的经营中应该占的比例很少。目前一些一线的化妆品品牌应该基本上都是自营的商品,这些品牌的代理商不允许小的代理来经营他的品牌,必须商场自营。
自营有一定的自主权利,能获取较高毛利,但涉及到抗风险能力,包括经营、资金等;联营将风险分摊、转嫁,但获取毛利较低,管理上有一定难度。
大多数百货店采取联营的招商方式,商店的利益来自于进场经营的厂家或商家。这种经营方式虽然大大降低了百货公司业主的资金投入和经营风险,却使百货公司的自营能力下降。
最严重的是当商店自己的营业员为联营合作伙伴的导购员所代替后,商场在对导购员的管理上也出现了难度,你不给我发工资我凭什么都听你的?商场的经营理念、服务意识大概在贯彻上就会出现断层,如,场外交易、窜码销售等,商场处罚再严,导购依然以身试法,因为有人在背后支持,这势必大大影响到百货业自身的发展
当联营成为百货公司主要的经营方式时,百货公司在零售业中的主力地位就大大下降了,它对工业的主导作用也就下降了。有人说是工业在经营着百货店是不无道理的,但这种由于要支付给百货店昂贵的费用(如固定的扣点、支付广告费、通道费、员工工资等、以及长达45—60甚至更长的延期付款),工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百货店的联营方式是主动退出了与工业争夺流通渠道主导权的竞争,而把这种竞争地位让给了其他的零售业态,特别是以连锁经营为经营方式的零售业态,因此也是让出了零售业的主力地位,那么百货业态走向衰落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