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训练题
七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班级 姓名
一、阅读《桃花源记》【原文略】,做题。
A.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B.诣太守 诣:拜访。
C.寻向所志 志:做记号。 D.渔人甚异之 异:对……感到诧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忘路之远近 B.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C.欲穷其林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欣然规往 豁然开朗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了标记,但当他和太守一
起再次寻访桃花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
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
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
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理想社会?
答:
6、请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的话。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
今天,你理解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呢?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1)桃花源美,美在
(2)我理想中的“桃花源”是:
二、阅读《小石潭记》【原文略】,做题。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水尤清冽 冽:凉。 B.往来翕忽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斗折蛇行 斗:像北斗星那样。 D.以其境过清 清:冷清。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心乐之 马之千里者 B.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D.乃记之而去 乃石性坚重
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
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B.文中的“心乐之”的“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
游者相乐”的“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C.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
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小石潭氛围以及环境
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
笔。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选文第二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
12、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3、作者通过描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
感情?
三、阅读《核舟记》【原文略】,做题。
1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罔不因势象形 因:原因。 B.矫首昂视 矫:举;抬。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竟然。 D.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15、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以径寸之木 箬篷覆之 B.桃花源记原文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启窗而观
C.为宫室器皿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若啸呼状 若听茶声然
1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述,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了刻舟者的
精巧技艺,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B.作者写舟的正面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符合
读者的认知规律。
C.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人是苏轼,因为核舟雕刻的主题是
“大苏泛赤壁”,对苏轼说得真切细腻也就符合这一主题。
D.文中对“舟尾”两个舟子的描述,虽然他们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
一个“视端容寂”,但却都表现了一种愉悦、轻松、活泼自乐的氛围。
17、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8、核舟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阅读《北冥有鱼》【原文略】,做题。
1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志怪者也 志:记载。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徙:迁移。
C.抟扶摇而上者 上:上面。 D.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离开。
2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南冥者,天池也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D.鹏之背 是鱼之乐也
21、下列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以大鹏南飞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处
于束缚之中这一道理。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
的辩论,表现出惠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的“鱼之乐”,实际上是庄子愉悦心境
的投射和外化。
D.从本课的两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散文构思巧妙、语言幽默、形
象生动,富有趣味性的特点。
22、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3、选文是怎样来描写“鹏”这只大鸟的形象的?有什么作用?
五、阅读下文【甲】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原文略),
做题。(2018·四川资阳中考题)
【甲】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
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
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节选自《庄子·徐无鬼》)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略)
24、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尽垩而鼻不伤 人不知而不愠
B.游于濠梁之上 至于夏水襄陵
C.子之不知鱼之乐 水陆草木之花
D.请循其本 天之苍苍,其正邪
2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听而斫之 听: (2)臣之质死久矣 质:
(3)是鱼之乐也 是: (4)汝安知鱼乐 汝:
26、翻译下列句子。
(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7、庄子与惠子是辩友关系,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析。
六、阅读《虽有嘉肴》【原文略】,做题。
2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弗食,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 B.教学相长 长:增长、促进。
C.虽有至道 至道:到达某个地方。 D.教然后知困 困:困惑。
2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
人、教别人的同时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B.文章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论述教与学的重要性及
其辩证关系,最后归纳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
C.“学学半”运用引用论证,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
D.本文为新时期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师生应多互动,学生要自主学
习,才能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30、翻译下列句子。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31、读了《虽有嘉肴》,你受到什么启示?
七、阅读《虽有嘉肴》【甲】(原文略)及下文【乙】,做题。
【乙】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