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便舍船(shè) 屋舍俨然(shě)
B.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 捕鱼为业(wéi)
C.男女衣着(zhuó) 便要还家(yào)
D.遂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
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缘溪行(沿着,顺着)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B.具答之(详细)
阡陌交通(交通要道)
C.诣太守(拜访)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
D.寻病终(随即,不久)
及郡下(到)
3.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原文B.具答之
C.闻之,欣然规往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C.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渔人甚异之
异:名词活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异。
B.复前行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C.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贫穷。
D.处处志之
志:名词,标记。
6. 对下面各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林尽水源。
桃林在溪水的发源地就到头了。
7.对下面各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林尽水源。
桃林在溪水的发源地就到头了。
8.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是 ( )
A.暮春花落时
B.深秋季节,百花凋谢之时
C.冬末春初时节,春水暴涨之时
D.初夏水涨之时
9.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花源中人感叹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自己逃脱了外界
的纠纷与祸乱的幸运。
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的美好世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
C.文章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晋代名士,与陶渊明同时代,把他写进作品中,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D.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觉桃源仙境好像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1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俨然( ) 阡陌( ) 黄发垂髫( )
豁然( ) 平旷( ) 怡然自乐(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未果,寻病终?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 下面是从陶渊明《桃花源诗》中节录的诗句,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③王税。
荒路暧④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 ①肆:尽力。②艺:种植。③靡:无。④暧:遮蔽。⑤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
(1)这些诗句和《桃花源记》中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
答:
(2)这些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
答:
13. 下面两个画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你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①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②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
(1)第①句话应该如何修改?
答:
(2)第②句话成分残缺,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下面。
答: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有改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渔人甚异之 异(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
(3)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引( )
(4)迫暮,与老人同出 迫( )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渔人甚异之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以耕以蚕 以其境过清
C.杨氏谢而从之 乃记之而去
D.不可取食于人耳 生于忧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4)甲、乙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有共同之处,都属于
(5)你认为《桃花源记》所写的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真实存在吗?为
什么?(
答:
15.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一文,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事业
C.咸来问讯 咸:都
D.欣然规往 规:计划
(2)下列句子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愿意张扬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