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女装与日本和服造型研究
高 岩
(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
〔摘 要〕 唐代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服饰就是其中之一。唐代女装作为其代表,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此外,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日本和服受到中国隋唐时代服饰的极大影响,随之发展了起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两国服饰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造型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使我们对女装与和服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两个国家的文化有更新的认识。
关键词:起源;传统;习俗;服饰造型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3389(2006)03-14-03
  一、中日两国服饰的历史渊源
1.唐代服饰的文化背景
隋统一中国前后只有三十多年的时间,由于隋炀帝荒淫无道,被唐所推翻。唐初推行“均田制”的土地分
配制度和“租庸调”的租赋劳役制度,经贞观(公元627年至648年)、开元(公元713年至741年)两个阶段,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亿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代的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唐诗、书法、洞窟艺术、工艺美术、服饰文化都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域外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唐代疆域广大,政令统一,物质丰富,和西北突厥、回纥,西南吐蕃、南诏,东北渤海诸少数民族,都有密切交往。长安当时是最发达的国际性城市,由长安经新疆西通印度、波斯、地中海,商旅络绎不绝,海路以广州为海口,经南洋西通印度洋,直指非洲东岸和地中海南岸诸国,东方和朝鲜、日本交往更加频繁。当时长安和广州等城市住有大量外国人。唐代国家强大,人民充满着民族自信心,对于外来文化采取开放政策,由于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作用,使外来异质文化,一经被大唐文化所吸收,便自然成为大唐文化的补充和滋养,这是唐代服饰雍容大度,百美竞呈的缘由。我们知道,在文化意义上,任何事物的开端,其内涵不只是个开头而已,而往往奠定了它的总体格局与发展的思维模式,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不再是狭隘地将天下的思维拘束于一个模式,不是僵硬地强制天下只发一种类型的声音,而是以制度的形式让不同的宗教平起平坐,让纷杂的学说传布人间,给思想以尊严,还心灵以自由。唐人着装一切的一切当以此为根基,以此为背景,也就是从此着眼才可迎刃而解许多问题。
2.和服的起源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部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在日语中,它又叫做”着物”。和服除了保暖、护体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女性和服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后来移到了后而。
二、造型、款式特点,服饰彩的分析比较
1.唐代女装的造型款式特点服饰彩的分析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加之域外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唐代妇女所受束缚较少。在这独有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下,唐代妇女服饰,以其众多
的款式,艳丽的调,创新的装饰手法,典雅华美的风格,成为唐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唐代女子服装,分衣裙、冠帽、鞋履几类。唐制规定,女服分四种,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三种为后妃命妇女于朝会、祭祀等正式场合穿着的大、小礼服,后者为日常穿着。唐代女子常服,基本上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衫为单衣,襦有夹有絮,仅短至腰部。裙子长而多幅。此外还有袄、半臂、缦衫等。袄为夹衣,长于襦而短于袍。半臂短袖的紧身上衣,套于衫外,流行于唐前期。缦衫是女子歌舞时穿在外面的罩衣,短小易脱。其衣裙颜丰富多彩,以红、绿、紫、黄最为流行,如时人所云“红裙妒杀石榴花”、“藕丝衫子藕丝裙”、“折腰多舞郁金裙”等,衫、襦、袄、裙上多有织文和绣纹,如唐诗所描述:“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罗衫叶叶绣重重,金风银鹅各一丛”。衣料有丝绸、棉巾、葛、麻、毛等,而以丝绸最为常用。唐代女装有一定的流行变化,被当时诗人称之为“时世妆”。它造型华美,品类丰富。
2.和服的款式造型及服饰彩
和服虽然是以中国唐代的服装为基础,但也有其悠久的发展史。最初女装被称为”贯头衣”,男装被称为“横幅”,日本的和服就是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而成。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的服装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和服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今日本人所穿的和服,形式却是中国所没有的。和服采用上下连属的袍式,现以和服的一种——振袖为例来说明其造型特点。振袖就是长袖,振袖的长度可以到脚踝,是一种很有情调的和服品种。它是未婚女子在成人仪式,毕业典礼,谢恩会,结婚仪式以及各种重要的场
合中穿着的正式礼服,其中以黑振袖最为高贵。振袖采用直线裁剪,它取门幅为36cm的布料,采用直裁法,使其肩与袖,门襟与侧缝,领口都成水平或垂直状态,制作
中国女装牌子
(下转第17页)
的使用、维修、检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充实计量仪表检定维修人员。为了保证计量仪表检定的质量,纤维厂把从事仪表维护多年、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充实到计量检定岗位。这些计量检定员都经过有关部门考核,取得计量仪表检定证书,从而保证了计量检定人员素质,提高了计量检测与监督水平。
3.计量仪表管理人人有责。生产车间、工段设专职计量员对全厂一万余台件各类计量仪表进行微机联网管理。把计量检定维修人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好坏与经济效益挂钩,做到奖惩分明,把好计量仪表管理这一关。
4.深入现场及时解决问题。计量检测人员要深入现场对计量仪表的技术状态进行跟踪监控,直接掌握计量仪表的技术状态,确保量值真实反映产品的被检测参数,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有效期内的计量仪表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抽查,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进行校定;指导操作人员合理使用计量仪表,并对违反计量仪表使用操作规程、造成不良后果的责任人进行教育及相应的惩罚。
5.通过各类活动提高人们对计量工作认识。开展职能部门与生产车间之间的交流和评比活动,总结表彰先进,批评或惩罚违反计量工作规定的个人或部门,以保证计量监测工作正常进行。
在实施上述各项措施后,强化了纤维厂各类计量仪表的检测与监控,使该厂从物料进厂到产品出厂都置于各计量仪表有效检测控制之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材料消耗、节约了能源。
(上接第15页)
时从袖子入手,确定前片衣片和门襟的尺寸并缝和;接着缝下摆,镶边在绱袖与肩腋布缝合,最后绱领。振袖的整体造型衣身宽阔,袖管肥大,穿着完毕的振袖造型优雅华贵富有东方的装饰韵味。特别是系上“太鼓”以后,在视觉上把身体的重心部分提高,取得了“和风”这种既自由又严谨的日本服饰美的格调.
三、结论
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发展,两国的服饰也在随之而不断变化,如果追述起根源主要的还是两国的历史背景不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中国唐代服饰能够延续到现在的根本原因。唐代女子服饰,不仅为灿烂的唐文化增添了光彩,并影响着后世历代妇女的服饰生活与文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丽之花。当今世界正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阶段,这种发展也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服饰方面,
世界上有些民族很注重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日本民族虽然穿戴国际流行的西洋服饰,但本民族的传统和服也穿戴至今。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在过去传统装饰的基础上,还应该不断在用料、缝纫、彩造型等方面用新的观念加以发展变化和美化服装,使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更趋完善。